第八十回番王寵任百裡雁王爺計擒百裡雁

第八十回番王寵任百裡雁王爺計擒百裡雁

詩曰:

將軍昔著從事衫,鐵馬沖突馳兩銜。

披堅執銳略西極,昆侖月窟東嶄巖。

君門羽林萬猛士,惡若哮虎子所監。

五年起傢列霜戟,今日過海揚風帆。

卻說寶船千號,掛帆飽風,行瞭數日。藍旗官報道:“前面望見城池,又是一國。”元帥請過天師、國師,商議進止。天師道:“前日開船之時,貧道劍頭上出火,此國當主一兇。”國師道:“貧僧適來也看見前面這個國,一道白氣騰空而起,想應還有個妖僧、妖道在這裡,須則是著實仔細一番。”馬公公道:“既是這等煩惱,不如不過去也罷。”元帥道:“為山九仞,豈可功虧一簣?”即時傳令水陸安營,不可造次。船到之後,果是水陸兩營,四營大都督崖上紮一個大營,兩個先鋒分為左右兩翼,各遊擊前後左右策應,提防不測,四哨副都督紮住水寨,水軍都督等官往來巡哨,以戒不虞。安排以畢,元帥叫過夜不收,吩咐他體探本國動靜,各賞銀五十兩。這正叫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夜不收一擁而去。去瞭一日,卻來回話。元帥道:“是個甚麼國?”夜不收道:“是個銀眼國。”元帥道:“怎麼叫做銀眼國?”夜不收道:“這一國的君民人等,兩隻眼都是白的,沒有烏珠,眼白似銀,故此叫做銀眼國。”元帥道:“似此說來,卻不是個有眼無珠?”夜不收道:“若不是有眼無珠,怎麼不來迎接二位元帥?”元帥道:“可看見麼?”夜不收道:“白眼上就有些瞳人,一樣是這等看見。”元帥道:“前日那金眼國,眼可象金子麼?”夜不收道:“雖不象金子,到底是黃的。”元帥道:“銀眼國山川何如?可有城郭?”夜不收道:“國中有一座大山,叫做寶林山。山有四面,就出四件寶貝。那四件寶貝:一面出紅鹽,番子們把鐵錘去鑿,就象鑿石頭一般,鑿下一塊來,就有三五百斤重。要用之時,逐些兒擂一下碎,鹽性堅,番子們把來刻成器皿,刻成盤碟,食物就不用鹽;一面出紅土,就是銀銖,大者就是朱砂;一面出白玉,就是石灰,用瞭粉飾墻壁,任是風雨,不能損壞;一面出黃土,就是薑黃,染練顏色,無所不宜。國王額設四員官,四面看守,各處番船都來收買,各處去賣,這卻不是四件寶貝?”

元帥道:“前日忽魯謨斯國也是這等一個山,也出這等四件物事。”夜不收道:“忽魯謨斯國的山小,周圍不過二三十裡。這個山大,周圍有數百裡之遙。”

元帥道:“可有城池?”夜不收道:“疊石為城。四圍都是支河,直通海口。正東上就是一個關,叫做通海關,盡有些利害。”

元帥道:“有些甚麼將官?”夜不收道:“有一個總兵官,叫做甚麼百裡雁。用的兩口飛刀。舞起那兩口飛刀來,就象兩隻翅關,一飛可過百裡,故名就叫做個百裡雁。”元帥道:“這卻就是個費嘴的。”夜不收道:“還有四員副將又是費嘴。怎麼又是費嘴?一個叫做甚麼通天大聖,一個叫做甚麼沖天大聖,這兩個都是會飛,一個叫做甚麼撼山力士,一個叫做甚麼搜山力士,這兩個著實有氣力,俱有萬夫不當之勇。”元帥道:“怎麼這一國就有這些狠的?”夜不收道:“還有一個狠的在那裡。還是那一個狠的在那裡?就是百裡雁嫡嫡親親的老婆,叫做百夫人。慣使九口飛刀,騎在馬上使得就是風卷殘雲,隻聽見個響聲罷瞭,擋著他的就有些皮開肉綻。兩隻三寸長的小金蓮,又著實會走,急走如飛,一日可以走得千百裡路。”元帥道:“會走也是閑的。”夜不收道:“他不是空走,手裡帶著一根九股紅套索兒,約有三丈多長。索上又是九九八十一個疙瘩,一個疙瘩上一個金鉤。他急走之時,帶起那根索來,走得那根索筆聿直,就象擔著一桿三丈多長的硬槍,凡有撞著他的金鉤,一掛一個,兩掛一雙。你說是狠也不狠?”元帥道:“黃風仙可做得對手麼?”夜不收道:“隻怕難些。怎麼難些?那百夫人又有一個甚麼晃心鈴兒,拿在手裡晃幾晃,不論你甚麼奇男子,烈丈夫,心肝都是碎的,騎馬的就要撞下馬來,步行的就要撞倒頭來。這等一個狠婆娘,又加這等一付狠傢夥,怎麼黃鳳仙做得他的對頭!”

王公公也來口快,說道:“這百夫人敢是我們南京城裡西營裡的老婆出身麼?”元帥道:“怎見得?”王公公道:“若不是西營裡老婆出身,怎麼得這等一付狠傢夥哩!”元帥道:“你前日吟詩之時,一竅不通,今日說話,偏有這些嘮叨,我們這如今正在這裡計較這些人狠哩!”

夜不收道:“二位元帥老爺在上,還有一個狠的在後面。”元帥道:“怎麼又有一個狠的在後面?”夜不收道:“還有一個道士,叫做甚麼引蟾仙師。騎一隻青牛,吹一管沒孔的鐵笛。神通廣大,變化無窮。番王拜他為禦兄,要他扶持他的江山社稷。這卻不是個狠的在後面麼?”元帥道:“怪得天師說道:‘劍頭上出火,前行還主有一兇。’國師說道:‘一道白氣沖天,主有個甚麼妖僧、妖道。’”王爺道:“兵至於此,有進無退,怕不得這些。”

道猶未瞭,藍旗官報道:“番國有一個總兵官,自稱為百裡雁,跨瞭一匹馬,提著兩口刀,帶著一枝軍馬,出在通海關外下寨安營,聲聲討戰。諸將未敢擅便,特來稟知元帥。”元帥道:“前三日不許出兵,後三日我這裡自有令箭相傳,不許亂動,違者軍令施行。”諸將得令,一連三日不曾出兵。百裡雁先一日,還在自傢關外,不敢前來討戰。南兵悄靜,他說道:“人人都講這船上雄兵百萬,戰將千員。來到瞭我們的國中,一個也不見瞭,可見得我們的手段蓋世無雙的瞭。”第二日,一騎馬,一枝兵,一竟走到南兵營外,橫穿直走,如入無人之境。又不見南兵動靜,他說道:“敢是個誘敵之計麼?若是退兵,這廝造化就抵將來瞭。我百老爺可是個怕人的!”

到瞭第三日,一騎馬,一枝兵,又來營外橫穿直走,高叫道:“中朝的蠻子,你既是有本領走得這裡來,怎麼沒本領出來殺一陣?”叫上叫下,叫瞭一周,營裡隻是一個不答應。不答應不至緊,激得個金天雷隻是爆跳,恨上幾聲,說道:“元帥好沒來由,不容廝殺,明日怎麼瞭也?”

到瞭明日,元帥傳下一枝令箭,著前營裡大都督出陣,隻許敗陣,不許殺贏。元帥軍令,誰敢有違?隻見百裡雁又是這等橫穿直走,到南兵營外來。剛到得前營門上,一聲炮響,擁出一枝軍也,當頭一員大將,束發冠,兜羅袖,獅蠻帶,練光拖,清清秀秀,標標致致一個小將軍。原來是應襲公子王良。百裡雁喝聲道:“咄!你這廝全沒些年紀,何苦到這裡來自送其死!”王應襲也喝聲道:“咄!你是甚麼人?敢開這大口,說這大話?”百裡雁道:“有名的銀眼國總兵官百裡雁。你來這幾日,還不認得我麼?”王應襲道:“我王公子的眼也大些,那裡看見你這一個番狗。”百裡雁聽見罵瞭他一聲“番狗”,他就怒氣沖天,喊聲震地,手裡兩口飛刀雙掄起來。掄得隻聽見耳朵邊呼呼的響,隻看見眼面前雪片的白,連人連馬都不看見些形影兒。王應襲一桿丈八神槍,也舞得象一片花飛,也不看見自傢的身子。隻是元帥有令,許輸不許贏,王應襲再不敢追向前去。那裡狠得來,這裡隻指望後觸,左一觸,右一觸,一直觸進營裡面來瞭。

百裡雁大勝而歸,拜見番王。番王道:“連日何如?”百裡雁道:“小將連日出去四陣,前三日並不曾看見個人影兒,隻是今日經小將辱罵不過,走出一個小小的將官來。人倒生得標致,手段兒也通得,隻是擋不得小將的手,轉殺轉走,一直走進他自傢營裡面去瞭。”番王道:“你何不擒住他?”百裡雁道:“小將可憐他年青貌俊,故此不曾下手他。”百裡雁拜辭而出。

隻見引蟾仙師進朝,番王把個百裡雁出陣的事,細說一遍。仙師道:“百總兵死瞭。”番王吃一驚,說道:“仙師差矣!百總兵方才在這裡朝見寡人,英風凜凜,殺氣騰騰,指日成功,你怎麼說出這等一句不利市的話來?”仙師從從容容說道:“王上寬懷。不是貧道誑說,百總兵自誇其能,說道南來的軍將都不敢出來,豈有不敢出來之理?貧道打聽得真,南來的寶船幹號,戰將千員,雄兵百萬。有二位元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還有一個道傢,號為天師。還有一個僧傢,號為國師。這兩個人會拆天補地,倒海翻山。百總兵還錯認瞭定盤星,怎麼不死?隻是日子不曾到。”

番王雖是敬重這個仙師,卻這一席話說得太直瞭些,番王心上就有些不悅。仙師看見番王不悅,即時告辭。番王道:“禦兄辭去,莫非見怪麼?”仙師道:“貧道久欲他往,隻因我王有這一場災難,故此在這裡留連。既是百總兵指日成功,就不用貧道瞭,何不告辭?”番王看見仙師見怪,連忙的轉過臉來,賠個小心,說道:“禦兄恕罪!再乞寬住幾日。”仙師道:“貧道之行,必不可止。隻有一件,我留下這個木魚兒,放在這裡。我王若平安無事,便自罷瞭;若有緊急災難之時,你便焚起香來,把這木魚兒敲上三下,貧道還來相救,以表貧道受我王一生恩愛。”道猶未瞭,一道白氣沖天,早已不見瞭個引蟾仙師。

番王去瞭引蟾仙師,懊悔一個不瞭,即忙宣進百總兵來,把仙師這一番話,這一場去,細說瞭一遍。百總兵咬著牙齒,恨上一聲,罵說道:“好瞭,這個賊道不是先去之時,叫他吃我一刀。”番王道:“總兵官,你也不要吃惱,隻要用心廝殺,卻不要中瞭南人之計。中瞭南人之計,就中瞭仙師之口。”百總兵說道:“我王寬心,包你高枕無事,不出三日之內,我把那些南朝蠻子一掃無遺。”道猶未瞭,洋洋然而出。

到瞭明日,又出來討戰。南船上元帥傳下令箭,著後營大都督出陣,也隻許輸不許贏,不許擅用火器,違者軍法處斬。唐狀元得令出馬。百裡雁兩口飛刀蜂擁而來。唐狀元慢也慢兒,叫聲:“百總兵,不要這等鹵莽。”百裡雁聽見叫他聲“總兵”,盡有些歡喜,回聲道:“你是何人?倒認得我哩!”唐狀元道:“我是南朝武狀元唐英。”百裡雁道:“怪得你是個狀元,故此有禮。你叫我做甚麼?”唐狀元道:“兵對兵,將對將。我和你去瞭這些軍馬,對殺一個何如?”百裡雁道:“這個通得。”即時傳令,散瞭軍馬。唐狀元也自散瞭南兵。一邊一人一騎,一邊一桿槍,一邊兩口刀。舞刀的舞得通神,舞槍的舞得築鬼。百裡雁心裡說道:“這廝到好桿槍,若不是我的手段高強,卻也奈他不何哩!”唐狀元道:“這番狗奴盡有些本領,卻不在我之上。隻不奈元帥要輸何!”故意的賣個破綻與他。百裡雁趕個破處,一刀砍進來。唐狀元拖槍而走。百裡雁又贏一陣。

又過瞭一日,番王看見不曾捉得南將,也怕是計,說道:“百總兵,你不可自恃其勇,明日叫四個副將和你同去何如?”百裡雁生怕分瞭他的功,說道:“隻小將一個還多瞭半個,又要甚麼副將,不消瞭!不消瞭!”

到瞭明日出來。南朝元帥傳下令箭,著左營裡大都督出陣,仍舊隻許輸不許贏。黃棟良得令出馬,更不打話,一騎金叱撥,一條三丈八尺長的疾雷錘。兩傢子吆喝一半天,殺做一桶粥。百裡雁雙刀如雨,黃都督錘快如風。黃都督心裡想道:“元帥雖不要我贏,我卻也要整他一日,叫他才認得我們。”自從侵早上辰牌時分殺起,直纏到下晝來申牌時分,還不分勝負。百裡雁殺得性起,狠是吆喝一聲,一雙刀狠是掄上前來。黃都督說道:“得放手時須放手。”撥轉馬,望營裡隻是一跑。百裡雁狠上一聲,說道:“不是走得快,怎麼躲得我這一刀?也罷,權且寄個頭在你處,明日還要你自己送來。”

到瞭明日,元帥令箭下來,著右營裡大都督出陣,仍舊隻許輸不許,贏違者處斬。金天雷說道:“好笑!元帥日日隻要人輸,何不隻在南京城裡坐罷。”一肚子煙,拖瞭那一百五十斤重的鐵镋,跨上那匹紫叱撥,來往如飛。百裡雁看見金天雷人物矮小,坐在馬上就象一段冬瓜,嗄嗄的大笑三聲。金都督說道:“番狗奴,你敢笑那個?”百裡雁還帶著笑臉兒,說道:“我笑你這個矮冬瓜,你南朝既沒有大將,惹這個空頭禍做甚。你都到我這裡來尋死麼?”金都督正是對矮人莫說矬話,聽見罵他矮瓜,他好不吃力,也喝聲道:”唗!胡說!”喝聲未絕,手裡那件兵器風一般響,舞得去重又重,快又快,馬又是高。百裡雁倒也吃驚,說道:“這等一個矮子,舞這等一件兵器,盡有些利害哩!”用心在意,隻要拿住金天雷。金都督又隻算計百裡雁,就隻見元帥軍令,沒奈何得。兩傢子也是侵早上殺起,殺到下午時候來。百裡雁千方百計不得個金天雷倒,金都督又不好奈何得個百裡雁。到瞭日西,金都督心裡想道:“不做無量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且待我撈他一镋,隻是不要你也。”賣一個破綻。百裡雁就砍進來一刀。金都督就即忙的補他一镋。這一镋不至緊,镋本是重,又去得兇,把他一口飛刀鏡做兩節。百裡雁一天英氣,隻看見斷瞭口刀,就激得火爆連天。英雄無用武之地。金都督隻是嚇他嚇兒,早已撥轉馬來走瞭。百裡雁狠上兩聲,罵道:“矮鬼頭,偏你會走麼?不走就是好漢。你明日再來麼?”咬牙切齒而去。

番王道:“仙師之言有理。南人還是有計是真。明日叫四員副將幫你出陣,才是個萬全之策。”百裡雁斷瞭刀,心上就有些怯,說道:“就依我王號令,明日叫四個副將同去上陣。”

到瞭明日,一個百裡雁,一騎馬,又換瞭兩口飛刀,走在陣前。後面又跟隨瞭四員副將:一個是通天大聖,一個沖天大聖,一個是撼山力士,一個是搜山力士。就象個老虎生瞭兩隻翅關,一發會飛。跑出跑進,罵上罵下。南營裡又是元帥軍令,不許出兵。百裡雁高叫道:“那矮冬瓜,你今日怎麼不出來廝殺哩?我把你這個矮賊,不砍你做八段,誓不為人!”南營裡靜悄悄的,隻是沒人答應。百裡雁罵到日西,沒鞳鞳而去。卻說王爺傳令,夜半之時,親自遊營。各營裡一齊答應。王爺一騎馬當前,六員遊擊六騎馬跟著後面。各人身披重甲,手持利刀,從四營裡走起,一直走到山腳下。原來那個寶林山,去城隻有三五十裡之遠,在銀眼國後面,就是銀眼國的主山。東一邊是銀眼國,西一邊是海。海裡上來就是山,山上下去就是海。沒有走路,卻隻是一個套套兒,最好灣船。

王爺細看瞭一番,叫親隨的左右取過筆硯來,親自到石板上寫著一行大字,說道:“雁飛不到處,人被利名牽”。眾遊擊也還不解其意,隻說是王爺私行有感。王爺也不作聲,轉到船上,已經天色大明。王爺傳令把寶船移到海套子裡面去,水寨盡起。又傳令崖上各營,移到銀眼國西門外寶林山路上,十裡一營,直擺到山腳下才住,要連牽如一字之形。元帥軍令,誰敢有違?水寨、旱營一齊移動。一日之間,屯紮已畢,佈置已周。

王爺親自出來,從山腳下,看到銀眼國西門上。又從銀眼國西門上寶林山腳下,隻見十裡一營,五十裡就是五處大營。分派左右:先鋒第一,左營第二,右營第三,前營第四,後營第五。王爺傳令:要一個石頭敵樓,要四方堆起,底下要四個門,上面要六層,就要六丈高。每一營分為左右,就夾住敵樓左右。左一邊靠著山,軍營直搭住山下;右一邊靠著海,軍營直搭住海邊。各遊擊又分擺在這五處營裡,任是番將番兵來,隻是一個堅執不戰。不出數日之間,敵樓完備。王爺傳下一面匾來,寫著“衡陽關”三個大字,懸在第四個敵樓上。眾人都不解其意,說道:“王爺這等做起敵樓,掛起牌匾,象是要在這裡過老的一般。”王爺又傳下號令,五十裡路上,俱要滴溜圓的石頭,漫起街來:漫一尺,就要沙土面上蓋一尺;漫一寸,就要沙土面上蓋一寸。眾人都不曉得王爺是個甚麼意思,勞民動眾,費鈔費貫,都不免有些埋怨。隻是軍令所在,不敢有違。過瞭幾日,又來報完。王爺卻叫過各營裡官,密密的吩咐他一番。又叫過各遊擊官,密密的吩咐他一番。又叫過水軍各都督,密密的吩咐他一番。一個個摩拳擦掌,要拿百裡雁。卻說百裡雁帶瞭四員副將,一直殺出西門外來,各營裡隻是不出。每日間來辱罵一遭,每日間空手而去。百裡雁那裡把個南軍放在心上,一出一入,如履無人之地。及至堆起瞭五個敵樓,還不曉得犯疑,說道:“南人無計可施,堆起石頭來好藏躲的。蠢蠻既是怕人,還不扯滿瞭篷,各自去瞭罷。”撼山力士說道:“甚麼石頭樓?且待我來撼倒他一座。”好個撼山力士,一聲喝,就象個響雷公,兩手一推,盡著那些番力,就象個地龍一顫,果真的名下無虛,把座敵樓推塌瞭一角。那一角的石頭都是一聲響,卸將下來。搜山力士道:“哥,偏你撼得山倒,偏我就搜山不來。”一手一個抓,就象個不求人的模樣,拿起來照著第二層樓上七抓八抓。也是有些古怪,把個石頭敵樓抓翻瞭一角。百裡雁不勝之喜,凱歌而回。

明日又來,隻見昨日推倒的敵樓,一夜工夫,收拾得齊齊整整。撼山力士說道:“兄弟,我你再來推倒他的。”百裡雁說道:“推他做甚麼?自古道:‘挽弓當挽硬,用箭要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須擒王。’我和你一直殺進去,擒瞭他那個甚麼元帥,卻不瞭結瞭他那一股帳。”四員副將齊齊的答應一聲“是”。

道猶未瞭,一個百裡雁,四員副將,一枝番兵,也有三五百個,鼉皮鼓一聲響,早已殺進敵樓下來。第一個敵樓下,先前倒有些軍馬,看見殺得來,一個個的都躲到營裡面去瞭。第二個敵樓下,也是這等躲開去。第三個敵樓,也是這等躲開去。百裡雁轉過頭來,叫那四員副將說道:“我們擒斬南人,勢如破竹。我們真好漢也!”望見第四個敵樓,隻見樓上懸著一面大匾,匾上寫著‘衡陽關’三個大字。百裡雁說道:“這個樓懸得有匾,這決就是那個甚麼元帥在這裡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就要推翻他這座樓也!”道猶未瞭,早已在樓下照面,又懸著一面大匾,匾上寫著“百裡雁死此樓下”。百裡雁看見說他死此樓下,他就怒發雷霆,喝一聲”唗!那個蠻子敢這等大膽,寫我的名字在這裡!”

道猶未瞭,一聲梆響,四面八方,都是火箭、火統、火蛇、火龍,百般的火藥,又是許多襄陽大炮。這一番隻看見烏天黑地的煙,燒天煉地的火,轟天劃地的響聲。可憐一個百裡雁,兩個大聖,兩個力士,三五百個番兵,圍著在火中間,四顧無門,束手待斃:要往前去,前面還有一層敵樓,一片的喊殺連天,金鼓動地;要退後面來,後面又是一層敵樓,一片的喊殺連天,金鼓動地;要往山上去,山上又是兩員遊擊將軍,統領兩枝軍馬,連聲吶喊,擺鼓搖旗;要往海裡去,海岸上又是兩員水軍都督,統領瞭兩枝水軍,連聲吶喊,擂鼓搖旗。

百裡雁無計可施,仰天大笑,笑瞭三聲,通天大聖說道:“總兵老爺,今日遭此大難之時,何為大笑?”百裡雁說道:“我笑你兩個大聖,怎麼不去通天?怎麼不去沖天?兩個力士怎麼不去撼山?怎麼不去搜山?”兩個大聖說道:“我兩個到如今,叫做上天無路。”兩個力士說道:“我兩個到如今,叫做入地無門。”通天大聖說道:“總兵老爺,你這如今怎麼也不飛去?”百裡雁說道:“我這如今,叫做有翅不能飛。”四員副將,齊齊的大笑三聲。百裡雁說道:“你們今番笑些甚麼?”四員副將說道:“我們笑總兵老爺有翅不能飛。”道猶未瞭,隻見渾身上是火,滿面是煙。

畢竟不知這些番將番兵性命何如?且聽下回分解。

《三寶太監西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