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回 水平王震澤為神 繇餘黃魔使三苗

第一百九回 水平王震澤為神 繇餘黃魔使三苗

且說水平帶瞭工人在震澤內工作,辛苦異常。一個月後,水土雖平,但患病的人卻不少。水平自己亦病瞭,那病勢初起先發冷,雖在炎夏之時,重棉不溫,渾身寒顫。過瞭一會,又驟熱轉來,渾身如炙,口渴煩躁,神昏譫語,難過異常。而且每日有一定的時間,何時則寒,何時則熱,非常之準。醫生看瞭,都莫能措手,文命不免心焦。

皋陶道:“某雖不習醫,但為有啞病的原故,所以對於各種方書亦常常瀏覽,大約這種病就是瘧病呢。”眾人問他何以知之,皋掏道:“從前顓頊氏有三個兒子,都感疫病而死,怨氣不散,都變作疫鬼。一個年紀最小,所以他常住人傢宮室裡,喜驚嚇小兒,叫作小鬼。一個因為住在若水旁邊,奔走山林,感受山嵐癘氣而死,所以仍住在若水,為罔兩鬼。一個跑到江南,感受這種瘧病而死,所以住在江水,為瘧鬼,這瘧病的情形,我雖不得而知,但是既稱為瘧,一定是兇險的。現在我看水平連日情形,寒時極寒,熱時又極熱,一日兩次,仿佛如受重刑,困苦之極,豈不是虐嗎?”

文命道:“瘧之病必有來源,必有治法,書上有得載著嗎?”皋陶道:“據書所說,瘧病之來,必由於鬼,一寒一熱,就是鬼在那裡作弄人。但是別的鬼作弄人,都在暗裡。瘧鬼則暗中有,明中亦有。”眾人聽瞭,益發詫異,忙問道:“青天白日之下,瘧鬼敢出現嗎?”皋陶道:“不是。我看見一部書上說,瘧鬼死的時候,它的屍體沉於江中鱉不食,屍體漸漸點點屑屑化為一種蟲類。它的形狀很像個蚊。所以大傢叫它瘧蚊,它的觸角粗短,翅有褐色斑紋,頭及胸部淡灰色,腹部淡綠。

棲息的時候必斜置其體而舉後腳,這就是瘧蚊瞭。但是又有人說,瘧蚊並非就是能夠生瘧之蚊。另有一種極小之小寄生蟲在這瘧蚊如針之嘴中,瘧蚊嚙起人來,這小寄生蟲,乘勢鉆入人的血液中,就使人生瘧病瞭。這種小寄生蟲,大傢都說它是瘧鬼所化,豈不是明中亦有嗎?大約水平這次,在炎夏之時,奔走勤勞,為瘧蚊所嚙或是有的。至於治法,因為北方從來沒有這個病,所以古人尚沒有發明。但是江南的人不知如何?何妨去尋幾個土人問問呢!”

文命聽瞭,極以為然,就叫瞭土人來問。土人果然說:“這是瘧疾。”問他怎樣治呢,土人道:“我們亦沒有治法,大約總是鬼尋著吧,隻要能夠將鬼趕走就好瞭。”文命問:“你們怎樣趕呢?”土人道:“我們有好幾種趕法。一種是用豬油貼在病人兩太陽上,因為瘧鬼喜居於人之頭部,豬油可以驅除它。一種是用女人的褲子倒蓋在病人身上,褲襠向著臉,穢氣一沖,瘧鬼亦可以趕走。又有一種是用一柄鎖開著,放在病人枕旁,五更黎明時,不要給別人知道,自己將鎖輕輕的鎖上,那瘧鬼就此鎖住,亦可以不為患瞭。還有一種嚇鬼之法,從前有人病瘧,他的朋友是個詩人,說道:‘讀我的詩,可以全愈。’那時有兩句叫作什麼‘髑髏血模糊,手提擲還某大夫’等等,病人讀到這裡,果然一嚇,病就好瞭。此外方法各地不同,大概總是驅鬼而已。”

文命聽瞭他這些話,知道他們文化未開,全是迷信之談,也不深究。便又問道:“你們患瘧之後,難道隻知道驅鬼,不吃什麼藥嗎?”土人道:“藥是有幾味,如同柴胡之類,但是亦不甚靈。”文命聽瞭,遣去土人,便和醫生商量,用柴胡等藥試試。哪知毫不見效,並日見沉重,看看已無希望。伯益主張請庚辰再到巫山求返魂香。文命雖知道恐怕為難,但亦隻好盡盡人事,於是就遣庚辰前去。

哪知庚辰才動身,水平已一命嗚呼瞭。天氣炎熱,屍體不久即壞。眾人無法,隻得將他暫時殯殮,掩棺而不封閉,以待庚辰之至。次日,庚辰轉來,眾人忙問怎樣,庚辰搖頭道:“不成不成。夫人說,人的生死是有命的,命已該絕,豈能再使返魂?假使無論何人死瞭之後,隻要將返魂香一點,使之反魂,那麼從此以後世間隻有生人,沒有死人,試問千年以後,這個世界如何住得起?有死有生,新陳代謝,然而死者已不及生者多。計算起來,每年平均一萬人之中,生死相抵,生的總要多到六十六人,那麼十萬人就要多六百六十人,百萬人就要多六千六百人,千萬人就要多六萬六千人瞭。再加以今年所增加的人口,明年計算起來,就要並進在內,發生利息。照此的算法,土地雖廣,過瞭幾百年之後,必定有不能容之勢。所以刀兵水旱疾疫等種種的劫運,並非天地的不仁,正要借此減少人口,免得大地,人滿為患。所謂物過盛而當殺,就是這個道理。現在好好病死的人,還要去救他活來,專為救他一個,未免不公。

一個可救,人人應救,世界有這個理嗎?神仙的靈藥,亦未免太濫瞭!”

眾人聽瞭一齊失望,隻得舉哀發喪。文命具疏奏知帝堯,歷敘水平生平功績,此次又積勞病故,懇請從優賜恤。一面又飭豎亥、國哀二人督飭人夫,將他靈柩擇地安葬;一面又發函慰唁大司農。水平之事,總算就此完瞭。

後來震澤附近的居民感念水平的功績,給他立一座廟,就叫作水平王廟。神像和幾案都是用石做成的。這個立廟的地方,本來是澤中之一淵,但是澤水常與淵平,雖有時水大,巨浸滿起,亦不能淹沒,可見水平雖死,數千年猶有靈爽瞭。閑話不提。

且說文命自牽過笮咢山,復治畢震澤之後,就向各處考察。

那時震澤左右千派萬歧都是港汊。一日,文命和皋陶、伯益等向西行,到一座山邊。隻見有三四個村舍,居民頗循循有禮,與島夷的獷悍不同。時當中秋,天氣尚熱,他們亦絕不裸體。

文命等看瞭非常奇異。信步上山,隻見路旁巖崖下有一石洞。洞門廣約三丈,洞內寬深之至。洞外有一個鬢毛斑白、五綹長髯的老者坐在桂林芳馥、濃陰密蔽之下,拿著一冊書,在那裡觀看。文命料定必是異人,就過去向他施禮,請教他姓名。

那老者放下書冊,站起來,向文命等一看,就說道:“崇伯降臨,失迎失迎。”文命詫異道:“先生何以認識鄙人?”那老者道:“崇伯來此治水,已有數月。民間傳說移山之神奇非一日矣!某豈有不知之理。”說著,就讓文命等在石上列坐,並說道:“洞中黑暗,光線不足,就在此談談吧。”又遍問皋陶、伯益等姓名,大傢一一說瞭。

那老者拱手道:“久仰久仰。”文命再問他姓名,那老者道:“某姓善,名卷。”文命聽說,想瞭一想,又問道:“某聞當今聖天子從前巡守荊州,受業於一位高士,想來是偶然與先生同姓名的?”善卷道:“不敢相欺,那就是某瞭。某傢本在荊州,從前聖天子南巡時荷承枉顧,盤桓數月,師禮卻不敢當。”文命等聽瞭,益發欽敬。說道:“原來就是善老先生,失敬之至!敢問先生何時遷居於此?為什麼原故要遷到此荒涼險阻的島裡來呢?”

善卷嘆道:“當時三苗無道,拿一種不合民心、有背道德的方法來治理百姓,由他的國內漸漸傳到國外。一時遠近,無知愚民、淺識青年受他的薰染而被蠱惑的,不知道有多少。某當時不揣固陋,力振聖賢之道,要想挽救人心,維持中國固有的文化,亦頗有效驗,就是在聖天子南巡相遇的時候。後來聖天子北歸,接著就是十日之災,洪水之患。驩兜、三苗等扶傷救死,自顧不遑,到亦暫止他的野心。有一年,苗民逆命,聖天子禦駕親征,苗民殺敗瞭,內部人民幾乎瓦解。他的謀臣狐功看見事勢危急,就定下一個計劃,叫作表面歸順,以救目前之急。積極的從旁侵略,以擴張他的地盤。又積極的壓制人民,統一思想,以固定他的邦基。凡人民言論舉動有不合他的政綱者,都以叛逆目之。輕則殺,重則族誅。又拿瞭他的主張制就書冊,強人民日日誦讀。尤其註意的是幼童,因為成人的腦筋中,已有舊道德之精蘊深深印入,一時不易變更,而且成人理解較清,能辨是非,雖則灌輸,終恐無效。幼童的腦筋中是空深洞洞,一無所有,染蒼則蒼,染黃則黃,而且並無辨別之能力,隨人支配。所以他統一思想的方法,就是從此做起。那時洪水之害逐年加深,南北道路不通,所以他這種方法,朝廷未必盡知。就使知道,亦無力討伐。近年以來,他的版圖逐漸擴大,東方已逾彭蠡而東直到黟山。西方亦逾雲夢而西直至鬼方。

南方亦破滅玄都氏,越蒼梧而南直逼南海。隻有北方,尚不敢薦食。一則因為與中土接近,恐被朝廷討伐。二則亦因為水患太厲害,無法可施。某從前所住地方,不知不覺已入於他勢力范圍之中。他的那種方法當然要推行過來的。大廈之傾,一木如何支撐得住?眼看見那班守死善道之人因不肯服從他的方法,死的死瞭,跑的跑瞭。不能死,不能跑的,或者因為祖宗丘隴之所系,或者為妻子生計之所關,不得不降志辱身,合污同流。還有一班不義無恥之徒,則趁此機會,挖空心思想出種種獻媚求悅之道,以求取幸而得寵,甚至於甘心認驩兜、三苗為父的人都有。某年老矣,既不求名,又不求利,自問何苦再與此豺狼相爭鬥?還不如避地為是。所以前幾年就帶瞭傢眷鄰人,沿江而東,接連遷瞭三次,禁不住三苗勢力之侵迫,隻好逃到這海島裡來瞭。這就是某近來的歷史瞭。”

文命道:“三苗勢力已到黟山嗎?”善卷道:“是呀,從此地再過去幾百裡就是瞭。”文命道:“某此番治水,打算由揚州而荊州。三苗如此無道,當然加以討伐。先生看起來可以打勝嗎?”善卷搖搖頭道:“難說難說;”文命問道:“何以呢?”善卷道:“他那個政策太兇惡瞭。他自從頒行這個政策以來,已有數十年。從前的耆舊,已無所存。而現在的丁壯,都是他從幼童時制造訓練出來的人。這種人的心目中,隻知道一個驩兜,一個三苗。隻知道有驩兜、三苗所著的書,而不知道有聖賢相傳之道德與中國固有之文化。就使能夠滅他的國,誅他的君,但是他的民心是決不會服的,恐怕難呢!”

文命聽他說得確鑿有理,非常佩服。又問道:“那麼照先生說起來,三苗之國不要去征討瞭?”善卷道:“那亦不然,他做他的,你做你的。他所以要如此做,他並非有別項的心思,無非為保存他的名位起見。你來治水,當然為你的成功起見。

要治水成功,治過揚州,必治荊州。但是治到荊州,侵入他勢力范圍之內,就使你不和他打,他也要和你打,到這利害沖突不能並立的時候,一切無可計較,隻有各做各的。所謂‘順理行將去,憑天吩咐來’。崇伯,你何必遲疑呢?”

文命聽瞭,連道:“是是。”兩人又談瞭一會,文命邀他出來輔佐。善卷道:“山野之性,無志功名久矣。況百歲衰齡,行將就木,哪裡還能出而馳驅?但願三苗早日授首,荊州早日治平,某得歸返故鄉,死正邱首,那就是受崇伯之賜瞭!”文命知其意堅決,無可再強,隻得興辭下山。

歸到舟中,與眾人計議道:“三苗勢力既然近在咫尺,我們溯江而上,難保不受阻格,須有防備才好。”說著,就叫蒼舒帶五千人,由北江前進,檮戭、大臨為副,叔達作先鋒,龐降、庭堅各率千人,左右策應。又叫伯奮帶五千人,由中江前進,仲堪、叔獻為副,季貍作先鋒。季仲、叔豹各率千人,左右策應。文命自己統率萬人,帶瞭皋陶、伯益、隤□、朱、虎、熊、羆等,由南江前進,仲容作先鋒,橫革、真窺,各率二千人,左右策應。約在彭蠡大澤東岸取齊。

隻有天地十四將並不派他們出戰。大傢不解,都來問文命,說道:“料想三苗國民並非銅頭鐵臂,又非妖魔鬼怪,何必勞師動眾?隻消某等十四人足以瞭之。或者徑將驩兜、三苗之頭取來,亦易如反掌。崇伯何以反不派某等呢?”

文命道:“汝等去攻三苗原是易如反掌,但是三苗之民受瞭三苗之毒,日日作宗教祈禱詛咒之事。我不願意再以神道設教,增長他們的迷信,況且三苗之民受毒已深,一時難以變化,斷非誅戮幾個渠魁便可瞭事。如其盡行殺去,亦萬萬無此理。

殺得多瞭,不特大傷天地之和,而且激起他們的反感,倒覺不妙。不如堂堂之陣,正正之旗,與他們決一個勝負。顯得天朝上國純尚實在,不貴神通,或者亦是一個感格他們的方法,所以暫時不勞汝等。如沿途有奇妖異怪攔阻去路,仍須汝等相助瞭。”天地將聽瞭,也就無言而退。

於是文命領瞭大眾,取道震澤之南,到瞭一座浮玉之山。

隻見山上赤光蓬蓬勃勃而起,如火如荼,如霞如綺,大傢都覺奇異。天色將晚,正在安營造飯,忽然前面一片喊叫之聲。仲容忙傷人訊問,少頃回來報告道:“前面有虎飭人,大眾兜捕,已逃去瞭。”叔達吩咐諸營以後切須嚴防,不可大意,眾人答應。

晚餐之後,仲容領瞭幾個兵士親自巡行。到得一處,聽見前面狗吠聲甚急,仲容料想是村民所蓄,不以為意。哪知樹林之中猛然有龐然大物突來襲擊。仲容眼快,舉起佩刀盡力砍去。

旁邊衛兵亦合力攻擊。那大物受傷,聲如狗吠,連叫幾聲,狂奔而去。仲容等亦不追趕,恐其復來,嚴防一夜。次日,兵士要想搜山,誅滅此大物,為民除害,仲容道:“不可。這次我們奉命遠征,行有期限,豈能延擱?我們通知後隊,叫他們留意就是瞭。”正說間,隻見有許多百姓結隊而過,各持棍棒。

仲容便問他們:“為什麼要攜棍棒?”百姓道:“此山一種彘獸,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犬吠,能食人,所以我們走過此山,必定結隊持械。”仲容聽瞭,就叫他們過去。翻過浮玉山,已到東江。仲容飭人多備船隻,供文命等大隊之用。

後來由東江轉入浙水。一日行至一處,鼻中聞腥穢及腐爛的氣味。大眾四處尋覓,不得其物。後來遇到土人一問,才知道前數年洪水大盛時,有一條大鳙魚乘潮而來,到瞭前面,忽然潮退擱淺,不能遊泳,顛頓跳擲,漸漸身死,皮肉腐爛,鱗骨堆積,成為一山。但是它的血肉深滲地中,雖則日久,但是仍有餘臭。每當秋季西風一緊,此地還聞到這股氣息,想來還沒有爛完呢。大眾聽瞭無不駭然,遙望那鳙骨堆成之山,遠在數十裡外,但是還能望見,想見其高瞭。世界有如此大鳙魚,真是可怪。大傢因為討賊心急,也無暇繞道去看。

又過瞭一日,行到一處。隻見前面斥堠森嚴,旌旗招展,原來已到三苗國境瞭。仲容傳令,暫且安營,停止前進,一面飛速向文命請示。文命道:“三苗如無抵抗之跡,暫且不要動手,先派人前去宣諭吧。”說著,就派瞭國哀為正使,之交為副使前往宣慰,並帶有公文,大約是說明朝廷因為洪水為患,特派大臣治理,現在將到貴國,請予招待,兼予幫助,並請貴國人民不必驚疑等語。

國哀等領命,帶瞭幾個從人將要起身,皋陶上前說道:“三苗狡詐,狠毒無比,從前聖天子南巡,他尚敢陰置蠱毒,謀為大逆,司衡等幾乎喪瞭性命。如今派國哀等前去,萬一他依舊怙惡,豈不是白送瞭兩條性命?人材可惜,還請慎重!”文命聽瞭,不覺沉吟道:“那麼怎樣呢?”黃魔在階下大叫道:“派我們去,看他敢奈何!”文命大喜,就改派繇餘為正使,黃魔為副使,充作一文一武,又派章商氏、兜氏、盧氏、烏塗氏四個做瞭隨員一同前往,按下不提。

且說驩兜、三苗父子用瞭狐功的計劃,乘著洪水為患,朝廷無暇南顧的時候,專一向東西南三方面略地,侵滅的國傢不少,居然地方數千裡,南面稱雄。驩兜上次發表一篇文章,數說帝堯罪惡之後,更與朝廷脫離關系。但是亦深恐帝堯來討,就積極的訓練他的百姓。後來聽見說帝堯叫文命治水,頗著功績,雍州的共工國已破滅瞭。驩兜父子更是驚心,忙與狐功商議。狐功道:“今日之事已成騎虎,除出積極準備奮鬥之外,別無他法。”

於是一面強迫人民練習戰事,一面再想以貨利要結他們。

三苗素來極貪婪,幾十年來,搜括的金寶不少。到此刻聽瞭狐功的話,為保全性命及國位起見,亦不能不大破慳囊,拿出少許來獎勵人民以為鼓舞。一面又捏造許多帝堯貪酷無道的情形和文命治水到處殘暴騷擾的事實,與人民宣講。或者畫成圖像,到處張貼,以激起人民的自衛心與敵愾心。這也仍舊離不脫他愚民政策的一種。

後來聽說文命要下江南瞭,驩兜父子益發恐慌,再來和狐功商量。哪知天不長惡,狐功忽然疽發於頭,漸漸延及前頸。

那時巫咸等早已亡故,其弟子雖有多人,但是藝術很低,醫治不能全效。狐功之病遂日見沉重,一月之後,竟頭落而死。這個病就叫作落頭疽,兇人不終,亦可謂天網恢恢瞭。

驩兜、三苗一切行政本來專以狐功為靈魂,狐功既死,頓覺失瞭依賴。一日,忽有彭蠡東岸的守將來報,說大唐崇伯派遣兩個使者攜有公文前來,應否接待,請令定奪。驩兜、三苗忙聚一班黨羽商議,有的說應該招待,有的說不應該招待,有的說應該招待他的使者,而不許他的大隊兵入境,有的說先殺死他的使者,再和他打仗,因為他這次來,是決不懷好意的,議論紛紛不一。

三苗道:“我有一策,你們以為如何?放他的使臣進來加以囚禁,來一個,囚一個,來十個,囚十個。一面嚴守各處關隘,不許他大隊前進。他要和我打,就算他是戎首,其曲在他,豈不好嗎?”眾人聽瞭,都拍手稱善。驩兜道:“他若是為治水而來,那個題目甚正大,硬攔阻他,這個話恐怕說不出呢!”三苗道:“有什麼說不出?隻要說我們這裡並沒有洪水,或者說我們已經治好瞭。不煩他費心,那就好瞭。”驩兜道:“幽囚他的使者於理不合。兩國相爭,使在其間,幽囚起來恐怕曲在我呢!”三苗笑道:“何必一定要幽囚?暗中殺去,隻說他自己病死,拿屍首送還他就是瞭;或者連屍首都不還他,隻說他的使者並沒有來;或者說他的使者來瞭之後私自逃去瞭,我們沒有看見。橫豎死無對證,怕他做甚!”

驩兜聽瞭便不言語。於是三苗就吩咐來人說:“放他們進來。隨從人等共有幾個,須點查明白,一個不許漏去。”來人答應退出。

《上古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