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段氏

段瑞環,是大名縣的富翁,四十多歲瞭還沒有兒子。妻子連氏,為人非常妒忌,段瑞環想買妾又不敢,便和一個奴婢私通。連氏察覺後,將奴婢痛打一頓,賣給瞭河間縣一個姓欒的人傢。

後來,段瑞環漸漸衰老,侄子們天天登門借錢借物,一句話不中意,就個個臉色難看,話也帶氣。段瑞環覺得不能聽任他們貪得無厭,便想過繼一個侄子作兒子,其他侄子們卻都阻撓。連氏再兇悍,此時也無可奈何,憤怒地說:“老頭子年紀才六十多歲,怎見得就不能再生兒子!”連買瞭兩個妾,聽憑丈夫所為,也不過問。過瞭一年多,兩個妾居然都懷上瞭身孕,全傢人歡喜萬分。連氏心胸舒暢,腰桿也硬瞭起來,侄子們再登門強借東西,就惡聲惡氣地拒絕。不長時間,一個妾生瞭個女兒;另一個妾生瞭個兒子。生下不久卻死瞭,夫妻二人大失所望。又過瞭一年多,段瑞環中風,一病不起。侄子們更加放肆起來,牛、馬、財物隻管往自傢拿,連氏又哭又罵,他們卻反唇相譏。連氏無計可施,隻有整天哭叫罷瞭。段瑞環的病經過這番折騰,更加厲害,不久就死瞭。還沒送葬,侄子們便在靈柩前商議起瓜分段瑞環的傢產來。連氏痛心無比,但又無法阻止。隻求給留下一所肥沃的田莊,以養活老小。侄子們不肯,連氏怒罵道:“你們寸土都不給我留下,要讓我一傢老少都餓死嗎?”憤恨地大哭著,捶胸頓足。

忽然有個客人來吊喪,徑直走到靈前,號泣盡哀,哭完,便跪到居喪的地方。眾人都很驚疑,忙問是誰,來客說:“死者是我父親!”眾人大驚。客人從容地講述瞭其中原委。原來,連氏賣給欒傢的那個奴婢,過瞭五六個月,就生個兒子,取名叫懷。欒氏把欒懷跟其他兒子一樣看待,撫養成人,十八歲時考中瞭秀才。後來欒氏去世,兒子們分傢,卻沒有欒懷的份。欒懷詢問母親,才知道自己是段傢的血脈,就說:“既然跟欒傢是兩姓,各人有各人的祖廟,何必在這裡爭人傢那百畝田?”便騎馬來到段傢,段瑞環卻已經死瞭。來客說得有根有據確鑿無疑。連氏正在惱怒,聽說後大喜,徑直出來高聲說道:“我現在又有兒子瞭!你們各人強拿去的牛馬財物,可好好給我送回來,不然,咱就打官司!”侄子們面面相覷,臉上失色,一個個借故溜瞭。欒懷便更名為段懷,將傢眷接瞭來,一塊為父親居喪。

段氏子侄們對段懷的來到,很感不平,一塊密謀要趕走他。段懷知道後,忿怒地說:“欒傢不認我姓欒,段傢又不承認我姓段,要讓我到哪裡去!”忿忿地要向官府告狀。親戚鄰居為他們排解,段傢子侄才打消瞭念頭。但連氏因牛馬等物都沒要回來,不肯罷休。段懷勸她算瞭,連氏不聽,說:“我不是為瞭幾匹牛馬,心中這口氣出不來。你父親被他們氣死,我所以忍氣吞聲,全因為沒有兒子。現在有兒子瞭,我還怕什麼!以前的事你不瞭解,等我自己去和他們打官司。”段懷再三勸阻,連氏不聽,寫下狀子,徑直到縣衙去告瞭。縣令便拘拿瞭段氏子侄們,審理起這件案子。連氏在大堂上陳述時,理直氣壯,言詞哀傷,滔滔不絕,縣令也被感動瞭,將段傢子侄們重打一頓,追回財物,還給瞭連氏。

連氏回傢後,將那些沒有參與瓜分自己傢產的侄子們叫瞭來,把追回的財產全分給瞭他們。連氏七十多歲,將要去世時,把女兒、孫媳叫到跟前,說:“你們記著:如果三十歲還不生育,就要典當傢產,給丈夫娶妾。沒有兒子的滋味不好受啊!”

濟南人蔣稼的妻子毛氏,不會生育,但十分嫉妒。嫂子屢次勸她給丈夫納妾,毛氏不聽,說:“寧絕瞭後,也不讓那送眼流眉的小狐貍精在我跟前氣人!”快到四十歲時,毛氏開始經常憂慮沒有子嗣,想過繼哥哥傢的兒子,兄嫂都答應下,但卻故意拖著。孩子每到叔傢,蔣稼夫婦都給他好吃的,再問:“願意來我們傢嗎?”孩子就說願意。哥哥得知以後,暗地裡囑咐兒子說:“倘若她再問你,就說不願意。問你為什麼,就說‘等你死瞭後,不愁你們傢的田產不歸我所有’。”

一天,蔣稼去遠方做買賣,孩子又來瞭。毛氏再問他,孩子就把父親教的話學瞭一遍。毛氏大怒,說:“我一傢老少還活著,就天天算計我傢的田產嗎?打錯主意瞭!”將孩子趕瞭出去,立即叫來媒婆,為丈夫買妾。正好有個賣奴婢的,但價錢昂貴,毛氏拿出全部的錢也不夠,眼看買不成瞭。蔣稼的哥哥恐怕一拖毛氏要反悔,便將媒婆叫瞭去,給她銀子,讓她假稱是自己借的,再轉借給毛氏幫她辦成這件好事。毛氏大喜,將奴婢買回瞭傢。等到蔣稼回來,毛氏告訴他哥哥傢孩子的話,蔣稼大怒,跟哥哥斷絕瞭來往。

過瞭一年多,妾便生瞭個兒子,蔣稼夫妻二人十分喜歡。毛氏說:“媒婆也不知從誰那裡借的錢,一年多瞭也不來要,這恩情不能忘。現在兒子都有瞭,應該償還他母親的身價瞭。”蔣稼便帶上錢去拜訪媒婆。媒婆笑著說:“你應該感謝你哥哥。我一貧如洗,怎敢借債呢?”便詳細告訴瞭當初買妾的經過。蔣稼醒悟,十分感動。回傢來告訴瞭毛氏,夫妻二人感激涕零,備下酒宴,邀請哥嫂來傢,二人跪著迎接,拿出銀子還給哥哥,哥哥不要,盡情歡喜後走瞭。後來,蔣稼連續生瞭三個兒子。

《聊齋志異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