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語

原文

中州境有道士,募食鄉村。食已,聞鸝鳴,因告主人使慎火。問故,答曰:“鳥雲:‘大火難救,可怕!’”眾笑之,竟不備。明日,果火,延燒數傢,始驚其神。好事者追及之,稱為仙。道士曰:“我不過知鳥語耳,何仙也!”適有皂花雀鳴樹上,眾問何語。曰:“雀言:‘初六養之,初六養之;十四、十六殤之。’想此傢雙生矣。今日為初十,不出五六日,當俱死也。”詢之,果生二子;無何,並死,其日悉符。邑令聞其奇,招之,延為客。時群鴨過,因問之。對曰:“明公內室,必相爭也。鴨曰:‘罷罷!偏向他!偏向他!’”

令大服,蓋妻妾反唇,令適被喧聒而出也。因留居署中,優禮之。時辨鳥言,多奇中。而道士樸野,肆言輒無所忌。令最貪,一切供用諸物,皆折為錢以入之。一日,方坐,群鴨復來,令又詰之。答曰:“今日所言,不與前同,乃為明公會計耳。”問:“何計?”曰:“彼雲:‘蠟燭一百八,銀朱一千八。’”令慚,疑其相譏。道士求去,令不許。逾數日,宴客,忽聞杜宇。客問之。答曰:“鳥雲:‘丟官而去。’”眾愕然失色。令大怒,立逐而出。未幾,令果以墨敗。嗚呼!此仙人儆戒之,而惜乎危厲熏心者,不之悟也。

齊俗呼蟬曰“稍遷”,其綠色者曰“都瞭”。邑有父子,俱青、社生,將赴歲試,忽有蟬集襟上。父喜曰:“稍遷,吉兆也。”一僮視之,曰:“何物稍遷,都瞭而已。”父子不悅。已而果皆被黜。

聊齋之鳥語白話翻譯

中州境內有一個道士,到鄉村去募化食物。吃過飯,聽到黃鸝叫瞭一會兒,他告訴主人要謹防火災。主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聽到鳥說‘大火難救,可怕’。”大傢都笑他,一點也不防備。

第二天,這傢果然失火,火勢漫延,燒瞭好幾傢,這才醒悟道士的神奇。有好事的人追上他,稱他為神仙,道士說:“我不過能聽懂鳥語罷瞭,哪裡是什麼神仙!”這時正巧有一隻皂色的花雀在樹上鳴叫,大夥問道士花雀說的什麼,道士說:“花雀在說‘初六生的,初六生的,十四、十六就死瞭’,我想這傢可能生瞭一對雙胞胎,今天是初十,不出五六天,兩個孩子會一起死掉。”人們到這傢一問,果然生瞭兩個兒子,沒過多久,便都死瞭,日期和道士說的一樣。

本縣縣令聽說瞭道士的奇異,便把他召來,奉為上賓。正巧有一群鴨子經過,縣令就問道士鴨子說瞭些什麼,道士說:“您的內眷必有爭鬧的事。鴨子說‘罷罷罷,偏向他!偏向他!’”縣令聽瞭大為佩服。原來剛才縣令的大老婆和小老婆爭吵,縣令剛被吵鬧出來。於是縣令就把道士留在縣衙中,非常優待。道士時常辨別鳥語,大都被說中;而道士為人樸實粗魯,說話直來直去,不知忌諱。縣令非常貪婪,一切地方上供給衙門用的物品,他都折算成錢裝入自己的腰包。一天,縣令和道士正坐著,一群鴨子又過來瞭,縣令又問道士。道士說:“今天它們說的同以前不同,它們在為您算帳呢!”縣令問:“算的什麼帳?”道士說:“它說‘蠟燭一百八,銀珠一千八。’”縣令很羞慚,懷疑道士在故意譏諷他。道士要求離開這裡,縣令不允許。

過瞭幾天,縣令設宴招待客人。忽然聽到杜鵑的叫聲,客人問道士,道士說:“鳥說‘丟官而去!’”客人們聽瞭,愕然失色。縣令大怒,立刻把道士趕出門去。時間不長,縣令果然因貪污受賄被罷瞭官。嗚呼!這是仙人在警告縣令,可惜縣令醉心於貪婪,最終也沒有醒悟。

《聊齋志異文白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