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萬歷間,孫評事少孤,母十九歲守節。孫舉進士,而母已死。嘗語人曰:“我必博誥命以光泉壤,始不負萱堂苦節。”忽得暴病,綦篤。素與太醫善,使人招之;使者出門,而疾益劇。張目曰:“生不能揚名顯親,何以見老母地下乎!”遂卒,目不瞑。
無何,太醫至,聞哭聲,即入臨吊。見其狀,異之。傢人告以故。太醫曰:“欲得誥贈,即亦不難。今皇後旦晚臨盆矣,但活十餘日,誥命可得。”立命取艾,灸屍一十八處。炷將盡,床上已呻;急灌以藥,居然復生。囑曰:“切記勿食熊虎肉。”共志之;然以此物不常有,頗不關意。既而三日平復,仍從朝賀。過六七日,果生太子,召賜群臣宴。中使出異品,遍賜文武,白片朱絲,甘美無比。孫啖之,不知何物。次日,訪諸同僚,曰:“熊膰也。”大驚,失色,即刻而病,至傢遂卒。
聊齋之太醫白話翻譯
明朝萬歷年間,有個姓孫的評事官,很小的時候就死瞭父親,母親從十九歲就守寡。待到他考中進士時,母親也去世瞭。他曾經對人說:“我必定要博一個‘誥命’稱號,使九泉之下的母親感到榮耀,才不負她老人傢守瞭一輩子苦節!”不想孫評事忽然得瞭急病,很重。他平日與太醫很好,就讓人去把太醫請來看病。派去的人剛出門,孫評事的病就越發加重瞭,他眼睜睜地說:“我生不能揚名顯親,死後有什麼臉面見老母於地下!”話剛說完就咽瞭氣,兩眼還睜得大大的。
一會,太醫來瞭,聽到哭聲,知道孫評事已去世,進去吊喪。見他死不瞑目的模樣,心中很驚異。傢中的人向太醫說明瞭原因。太醫說:“想得個‘誥命夫人’稱號,這也不難。當今皇後馬上就要生孩子,隻要他再等十幾天,誥命是可以得到的。”於是讓傢人立刻拿瞭艾條來,在孫評事的屍體上灸瞭十八處。艾條快要燒盡時,孫評事已在床上呻吟出聲,急忙給他灌藥,居然又活瞭過來。太醫囑咐說:“今後切記不要吃熊、虎肉。”傢裡人都牢牢記住瞭。但是,因為熊、虎之類的肉平時很少見,所以孫評事也不太在意。過瞭三天,他一切恢復正常,依舊隨大傢到朝中進行朝賀。
過瞭六七天,皇後果然生瞭太子,皇帝就賜群臣宴飲。宮庭中的侍從,拿出山珍海味遍賜文武大臣,見白片中尖有紅絲,甜美無比,孫評事吃著,不知是什麼東西。第二天,問他的同僚,人們說:“是熟熊掌。”孫評事大驚失色,繼而得病,回到傢就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