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

原文

泰安張太華,富吏也。傢有狐擾,遣制罔效。陳其狀於州尹,尹亦不能為力。時州之東亦有狐居村民傢,人共見為一白發叟。叟與居人通吊問,如世人禮。自雲行二,都呼為胡二爺。適有諸生謁尹,間道其異。尹為吏策,使往問叟。

時東村人有作隸者,吏訪之,果不誣,因與俱往。即隸傢設筵招胡。胡至,揖讓酬酢,無異常人。吏告所求。胡曰:“我固悉之,但不能為君效力。仆友人周三,僑居嶽廟,宜可降伏,當代求之。”吏喜,申謝。胡臨別與吏約,明日張筵於嶽廟之東。吏領教。胡果導周至。周虯髯鐵面,服袴褶。飲數行,向吏曰:“適胡二弟致尊意,事已盡悉。但此輩實繁有徒,不可善諭,難免用武。請即假館君傢,微勞所不敢辭。”

吏轉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遊移不敢即應。周已知之,曰:“無畏,我非他比,且與君有喜緣,請勿疑。”吏諾之。周又囑明日偕傢人闔戶坐室中,幸勿嘩。吏歸,悉遵所教。俄聞庭中攻擊刺鬥之聲,逾時始定。啟關出視,血點點盈階上。墀中有小狐首數枚,大如椀琖焉。又視所除舍,則周危坐其中,拱手笑曰:“蒙重托,妖類已蕩滅矣。”自是館於其傢,相見如主客焉。

聊齋之周三白話翻譯

泰安州的張太華,是個很富裕的州吏。他傢裡有狐騷擾,雖多次驅趕、遏止,也不起作用。他把這事說給知州聽,知州也無能為力。當時州的東面也有狐居住在村民傢裡,人們都看見過狐是一個白發老頭。這老頭和村裡人互通禮儀往來,如同常人一樣。他自稱排行第二,人都叫他胡二爺。恰巧有個秀才來拜見知州,談話間提到瞭胡二爺的奇異。知州便為張吏出謀,讓他前去問胡叟。那時胡叟住的村子裡有個在州衙當差的人,張吏向他打聽胡叟的情況,果然不假,於是和他一同前往,就在衙役傢裡設筵請胡叟。胡叟來到,禮讓敬酒,和常人沒有不同的地方。張吏便把請求驅狐的事告訴瞭胡叟。胡叟說:“我本來很清楚地知道這回事,隻是不能為您效力。我的朋友周三,寓居在岱廟,他能降伏它們,我定當代您求他。”張吏大喜,再三致謝。胡叟臨走時和張吏約好,讓他明天在岱廟的東面設筵等待。張吏都答應照辦。

第二天,胡叟果然領著周三來到約定的地點。周三的臉像鐵一樣,上面長滿卷曲的胡須,穿一身騎馬服裝。酒過數巡,周三對張吏說:“剛才胡二弟把您的意思告訴瞭我,事情已經知道得很詳細瞭。隻是此輩確實有很多同夥,不可好言相告,難免動用武力。請允許我就借居在您傢,有什麼吩咐也在所不辭。”張吏轉念一想,去掉一狐,再來一孤,是用兇暴換兇暴,因而遲疑不決,沒敢立即答應。周三已知道瞭他的心思,說:“不用害怕,我和那些狐不一樣,而且和您還有同住一起的緣分,請勿懷疑。”張吏答應瞭他。周三又囑咐他明日和全傢人一起關上門坐在屋子裡,不要喧嘩。

張吏回到傢中,全都遵照周三的吩咐安排好瞭。不久便聽到院子裡有攻擊刺鬥的聲響,過瞭一個時辰才靜下來。開門出來一看,鮮血點點灑滿臺階,臺階上有好幾個小狐貍頭,像碗、杯大小。又去看為周三清掃準備的房間,見他端坐在裡面,拱手笑著說:“蒙您重托,妖類已全部消滅瞭。”周三從此住在張傢,相見如賓主一般。

《聊齋志異文白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