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三 卞壺父子死忠孝

戊子三年,十溫十嶠欲救建康,以軍集屯於城外。峻將韓晃兵至蕪湖。司馬流素懦怯,聞峻兵至,將出戰,食飯不知口處,慌忙驅兵出陣,未及兩戰,兵潰大敗而走。時蘇峻自將兵橫十江十而濟,亮軍出拒屢敗。

陶回謂亮曰:“蘇峻頗達兵機,知石頭有重戍,不敢直下,必向小丹十陽十南道步來,宜伏兵擊之,可一戰而擒矣!”亮又不從。

時峻懼石頭有重戍不敢下,乃令諸軍棄舟,從小丹十陽十步行,夜迷失道無復部分,至天明方尋路徑而來,方列隊伍,至青溪柵屯住傳食。早有人探知回報,亮始悔曰:“吾不聽陶回之計,果中賊人之謀!”言訖,以兵列於宣城湖內待戰。是時,朝士多遣傢人往十江十東避難,惟左衛將軍劉超,獨遷妻孥入居宮內,以安上心。

成帝大驚,急詔卞壺督諸軍出戰,壺忙集請將出西陵,與峻十十交十十戰,壺大敗。峻兵攻青溪柵,壺又拒擊之。峻因風縱火,燒臺省諸營皆荊卞壺背癰新愈,瘡猶未合,聽詔即起,出兵拒戰,至是力竭苦戰,與峻十十交十十鋒,不上十合,背上瘡發身死。

其二子卞昣、卞旰,聞父戰死,遂領部從赴戰,亦死。其母撫三十十屍十十而哭之曰:“父為忠臣,子為孝子,夫何恨哉?”時征士翟十陽十聞之,嘆曰:“父死於君,子死於父,忠孝之道,萃於一門!”蘇峻十奸十臣亂建康,惟有卞壺是忠良。

單身為國為民死,二子俱同忠孝亡。

英名烈烈揚中國,赤膽乾乾獨上蒼。

可憐一傢罹國難,教人怎不淚汪汪?

時蘇峻既害卞壺父子,引兵殺入城來。庾亮見峻兵混殺入城,急令軍士排開待戰,未及十十交十十鋒,眾軍見峻兵勢大,皆棄戈潰走。亮見軍士逃散,料不能敵,乃引心腹數百人,奔走潯十陽十。

將行,顧謂侍中鐘雅曰:“吾之此去,後事深以相委!”鐘雅曰:“楝折榱崩,誰之咎也?”亮曰:“今日之事,不容復言!卿當期克復之效耳!”雅曰:“想足下不愧為荀林父耳!”

言訖,亮去。

雅入宮內,成帝大驚。左衛將軍鐘雅、右衛將軍劉超,均侍帝左右。有黃門李義欲逃,私謂鐘雅曰:“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古之道也。今蘇峻入亂,何不隨時之宜,與吾同去,而在此坐待其斃也?”雅曰:“國難不能救,君危不能濟,若遁避以求免,吾懼董狐執筆而書矣!”遂不行。

當丹十陽十尹羊曼、黃門侍郎周道、盧十江十太守陶瞻,竭力戰峻而死。峻兵入臺城,司徒王導謂侍中褚翼曰:“至尊當禦直殿。”褚直入,抱帝登太極前殿。導及光祿大夫陸曄、荀嵩、尚書張闓,共登禦十床十衛帝。劉超、鐘雅及褚翼,皆率百官侍立左右。

太常孔愉朝服守宗廟。峻兵入朝,叱翼令下,翼呵之曰:“蘇冠軍來覲至尊,軍人豈得侵十逼十?”於是軍人不敢上殿,突入後宮,宮人皆見掠奪。驅役百官,十裸十剝士女。宮有佈二十萬匹,金銀五千斤,錢億萬,絹數萬匹,峻皆賞之。又領軍士數百,至太極殿前。

司徒王導叱曰:“聖上在此,不得無禮!”蘇峻與軍士同呼:“萬歲!”當成帝問曰:“卿兵不待宣召,遂入京師,欲何為也?”峻乃奏曰:“中書令庾亮,為政不均,賞罰不明,苦虐群黎,亂殺小臣,臣今起兵,亦為社稷之計,豈敢叛亂朝廷?”帝曰:“今庾亮逃不在朝,卿等何不退兵?”峻曰:“臣今入朝輔政,陛下未曾封爵,故不退兵!”帝曰:“卿欲何授,自擇奏請!”蘇峻曰:“司徒王導,德望於民,宜復舊職;祖約廉能,可為侍中、太尉、尚書令;臣為驃騎,錄尚書事,其餘百官守舊爵,獨庾亮兄弟不許以原例立於朝。”帝從之。

祖約、蘇峻把握朝政,極暴殘酷,驅投百官,光祿勛王彬等皆被捶楚,十逼十令擔土負泥,登築蔣山;十裸十剝士女,皆以壞席枯草,自障坐地,以土自覆,以此哀號之十聲,振動中外。

弋十陽十王司馬羕,先被庾亮廢之,至是詣峻,稱峻功德,峻復以為太宰、西十陽十王。

卻說庾亮被蘇峻殺敗,無處安身,乃引從人來潯十陽十,投奔友人十溫十嶠。

史說十溫十嶠,字太真,十性十敏捷,有識量,能屬文,豐儀秀整,善於談論,見者皆十愛十悅之。平北大將軍劉琨,舉為參軍。元帝初鎮十江十左,琨誠系王室,遣嶠將命,既至引見,帝器而嘉焉。

於是時,十江十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為憂,及見王導共談,欣然曰:“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會琨死,薦嶠為散騎常侍。十溫十嶠將奉命,辭母崔氏,崔氏以老固止之,嶠絕裾而去。

其後母亡,嶠阻亂不獲歸葬。由是固讓不拜,苦請北歸葬母,詔不許,嶠不得已乃受。明帝即位,拜侍中,機密大謀,皆所參綜,詔命文翰,亦悉預焉。咸和初,代應詹為十江十州刺史、持節、都督、平南將軍,鎮武昌,甚有惠政。在鎮見王敦畫像,言曰:“敦大逆,宜加斫棺之戮,受崔杼之刑。古人Yan棺而定溢,《春秋》大居正,崇王父之命,未有受戮於天子而圖形於群下。”命削去之。

先,嬌與亮同為侍講東宮,因為佈衣之十十交十十。是時亮敗,無處奔投,特來潯見十溫十嶠,曰:“蘇峻與祖約謀叛,攻陷京師,建康傾覆,吾奉太後明詔,以卿為驃騎將軍,命開府儀同三司,檄興義兵,共討逆駿。”嶠聞之號慟曰:“汝今雖離建康,主上幼弱,倘被賊害,何有所憑?太後雖詔,為今之計,當以滅賊為急,吾未功而先拜官,何以示天下?吾不敢當!”言訖,因與庾亮相對悲泣,士人聞之者,莫不流涕。十溫十嶠素重亮,亮雖敗奔至此,嬌愈推奉,分兵給之。

三月,皇太後庾氏因庾亮違眾議,首生厲階,及為元帥,兵敗身竄,恐禍及族,憂慮而崩。百官舉哀葬之,謚曰“明穆皇後”。蘇峻恐諸鎮起兵,自率眾南屯於湖,深慮後變。

《東西晉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