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 五馬渡江一化龍

東海王越既復為太傅,總攝朝政,恐諸王在內有異,復以司馬睿為瑯邪王,以司馬羕為西十陽十王,以司馬祐為汝十陽十王,以司馬宗為南頓王,以司馬纮為彭城王,詔各就國。於是,五王不敢停留,各領傢眷同舟渡十江十歸國去訖。越又恐河間王虓在外為亂,奏帝詔征虓為司徒。虓就征,入朝赴職。時南十陽十王司馬模在許昌,聞得朝廷征虓為司徒,恐虓再預政,不利於己,即遺將王因以千人半路邀殺之。

時朝廷已知虓被模殺,以虓罪重,故不責模。時越大會謀臣,計議北藩之事。當長史劉輿曰:“東燕王騰守並州,今並州饑饉,人民離散,更兼十胡十寇連年人寇,深為可憂。明公欲為靖天下之計,宜令一能將替鎮之,不然並州非復國傢有也。”

越曰:“誰人可去鎮之?”輿曰:“劉琨智勇雙全,此人就鎮,可寄北面之重。”於是,越即遣劉琨鎮並州,以為北面之重。

而進東燕王司馬騰為新蔡王以鎮鄴。琨至上十十黨十十,騰即自井陘東下。時並州饑饉,數為十胡十寇所侵掠,吏民萬餘人悉隨騰就谷冀州,號為“乞活”。所餘戶不滿二萬,寇賊縱橫,道路既塞。

琨募兵上十十黨十十,得五百人,戰鬥而前。至晉十陽十,府寺焚毀,邑野蕭條,琨撫循勞徠,流民稍集,並州稍安。

《東西晉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