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原文 翻譯——秦宣太後愛魏醜夫

【提要】

說話要善於誘導,迂回曲折、拐彎抹角的說話方式由於消除瞭人的抵抗心理,反而能夠說服他人。這種引誘他人自己說出想聽到的話語的語言技巧十分高明。

【原文】

秦宣太後愛魏醜夫。太後病將死,出令曰:“為我葬,必以魏子為殉。”魏子患之。庸芮為魏子說太後曰:“以死者為有知乎?”太後曰:“無知也。”曰:“若太後之神靈,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於無知之死人哉!若死者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太後救過不贍,何暇乃私魏醜夫乎?”太後曰:“善。”乃止。

【譯文】

秦宣太後私通大臣魏醜夫,後來宣太後生病將死,擬下遺命:“如果我死瞭,一定要魏醜夫為我殉葬。”魏醜夫聽說此事,憂慮不堪,幸虧有秦臣庸芮肯為他出面遊說宣太後:“太後您認為人死之後,冥冥之中還能知覺人間的事情麼?”宣太後說:“人死瞭當然什麼都不會知道瞭。”庸芮於是說:“像太後這樣明智的人,明明知道人死瞭不會有什麼知覺,為什麼還要憑白無故的要把自己所愛的人致於死地呢?假如死人還知道什麼的話,那麼先王早就對太後恨之入骨瞭。太後贖罪還來不及呢,哪裡還敢和魏醜夫有私情呢。”宣太後覺得庸芮說的有理,就放棄瞭魏醜夫為自己殉葬的念頭。

【評析】

對那些權貴之人或長輩,我們說話一定要小心謹慎,因為處在優勢的人為瞭自己的位置和姿態,不會輕易采納他人的建議。我們對他們說建議之前要重在考慮一下說話的方式,即以什麼樣的方式說話才能使他們接受我們的建議。我們可以設問對方一些最基本的事理,這些設問絕對會得到肯定的答復,當與對方在基本事理上達成一致,取得雙方在心理和事理的一致和認同,然後再推演出自己的目的,如此循循善誘方可達到預期的目的。

《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