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字子玄,年少時有才理,愛好《老》、《莊》學說,能夠清談玄理。太尉王衍常常說:“聽郭象講話,如同懸掛的河水傾瀉而出,流註不竭。”州郡征召,都不就任。時常閑居,用文論自我取樂。後來征為司徒掾,漸漸做到黃門侍郎。東海王司馬越引薦為太傅主簿,很受寵愛信任,於是就任職當權,威逼朝廷內外,因此輿論罷免瞭他。永嘉末年(312)病逝,著有十二篇碑論。
先前有數十傢註《莊子》的書,沒有誰能窮究其旨趣系統。向秀在舊註之外進行註解,精妙地闡述瞭《莊子》新奇的情致,使玄理大暢,隻有《秋水》、《至樂》二篇沒有完成而向秀就死瞭。向秀的兒子年幼,致使註釋擱淺,然而很有一些不同的本子流傳。郭象為人品行卑鄙,以為向秀的註釋沒在世上流傳,於是剽竊為自己的註釋,便自註《秋水》、《至樂》二篇,又更換《馬蹄》一篇,其餘各篇有的隻標點文句罷瞭。後來向秀註釋的本子出現,所以現在有向秀、郭象兩傢的《莊子》註,其釋義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