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康傳

桓康,是北蘭陵承縣人。勇敢驍悍。宋朝大明中期,他隨太祖任軍容,後來跟隨世祖在贛縣。泰始初年,世祖起義師,被郡裡抓住,眾人都散瞭。桓康用擔子,一頭藏穆後,一頭藏文惠太子和竟陵王蕭子良,親自擔到山中。和門客蕭欣祖、楊王彖之、皋分喜、睶三奴、向思奴四十多人結夥,劫郡獄救出世祖。郡兵緊追,桓康等死戰打退他們。後隨世祖起義,摧堅陷陣,膂力超人,凡經過的村邑,恣行暴虐。江南人怕他,用他名字嚇小孩,畫他的形象用來治瘧疾,沒有不馬上就痊愈的。後被提升為世祖的冠軍府參軍,升任殿中將軍,武騎常侍,出京補襄賁縣令。桂陽王事起,桓康棄縣還都到太祖身邊,事平後,任員外郎。

元徽五年(477)七月六日夜,少帝改裝悄悄來到領軍府,少帝左右人說:“一府人都睡瞭,何不翻墻而入。”少帝說:“我今晚想找一個地方玩玩,等明日夜裡。”桓康和太祖所養的健兒盧荒、向黑在門裡聽得他們的話。第二天夜裡,王敬則拿著少帝首級來瞭,扣門,桓康以為發生事變瞭,和盧荒、向黑曉諭部下,拔出兵刃就要沖出去。後隨南齊書之入宮。太祖坐鎮東府,任桓康為武陵王中兵、寧朔將軍,帶蘭陵太守,常守衛在太祖左右。

太祖誅殺黃回,黃回其時將為南兗州刺史,部下數千,若派人去抓他,恐怕發生變亂。於是召他入東府,讓他等在外齋,命桓康領數十人歷數黃回罪狀,然後殺瞭他。黃回當初與屯騎校尉王宜與都參與瞭石頭之謀,太祖隱忍這件事,仍給黃回重兵,配以自己的心腹人在他身邊。宜與拳法快捷善舞刀盾,黃回曾讓十幾個人交替向他灑水,不能灑到他身上。後黃回恐怕宜與反抗自己,於是先撤瞭他的軍將,宜與不從,黃回怒他不聽命令,擅自殺瞭他。諸將將此事稟告太祖,太祖考慮黃回握有重兵,必然因此反叛。桓康請命獨自一人去刺殺他,太祖說:“卿等何如此憂慮,他不能怎樣。”及黃回被召上車時,他的愛妾見他身上有紅光從頭到腳罩下,苦苦留他,黃回不肯停下。時人因此說:“要欺誑,問桓康。”

桓康後來又升任後軍將軍,直閣將軍,南濮陽太守,寧朔將軍如故。建元元年(479),受封為吳平縣伯爵,食邑五百戶。轉任輔國將軍,左軍將軍,遊擊將軍,太守如故。太祖對桓康說:“卿跟隨我很久,沒能做上諸侯級長官,你可能還不理解我的意思,我正是想與卿共滅北虜呢。”北虜又來侵犯,上派桓康假節出征。不久進號冠軍將軍。建元三年(481)春天,桓康在淮陽與虜軍交戰,大破敵軍,又進兵攻陷北虜的樊諧城。太祖高興,敕令桓康往迎淮北義民,不成功。第二年,任命桓康為持節、督青、冀二州、東徐的東莞、瑯笽二郡、朐山戍、北徐的東海、連口戍諸軍事、青冀二州刺史,冠軍將軍如故。世祖即位,桓康轉任驍騎將軍,復前軍郡。於這一年亡故。詔書說:“桓康昔年南城立勛,心懷忠義,一旦去世,令朕倍加悲痛。喪事所需,厚加料理。”時五十七歲。

《南齊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