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杲之傳

庾杲之字景行,新野人。祖父庾深之,位居義興太守,以善政而聞名。父親庾粲是南郡王劉義宣的丞相城局參軍,南郡王起兵,他被殺害。

庾杲之幼年就很有孝行,宋朝的司空劉面力見到他認為很奇異,對他說:“見到您足以使江漢一帶仰望,優秀人才聲名遠揚。”初次做官擔任奉朝請,逐步升遷為尚書駕部郎。傢業清貧,吃的隻有醃韭菜、煮韭菜、生韭菜等。任窻曾經給他開玩笑地說:“誰說庾郎貧窮,吃菜曾經有三九(韭)二十七種。”

他經過多次調動擔任瞭尚書左丞。王儉對別人說:“過去袁公做衛軍,想用我為長史,雖然沒有做成,關鍵是他曾有這種意向。現在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人。”於是任用庾杲之為衛將軍長史。安陸侯蕭緬給王儉寫信說:“貴府的僚佐,實在難以選拔。庾景行泛淥水,依芙蓉,多麼美麗啊!”當時的人把入王儉府比作蓮花池,所以蕭緬寫信贊美他。

他歷任黃門吏部郎,禦史中丞,參與大選。他容貌美好,善於談笑。曾經兼任侍中夾侍,柳世隆在皇帝那兒坐,對齊武帝說:“庾杲之被蟬冠所輝映,更加富有華彩,陛下所以應當讓他真地成為貴近朝臣。”皇上很高興,王儉則說:“國傢因為庾杲之清美,所以允許他假借官職。如果讓他真地任職,應當在胡諧之的後面。”

武帝曾經與朝臣商議,一次酒後他對群臣說:“我以後應當得到什麼樣的謚號?”群臣沒有人回答。王儉於是眼睛看著庾杲之,庾杲之從容地說:“陛下壽比南山,正與日月齊明,千載以後,難道是臣子們輕易可以衡量的嗎?”當時的人都很稱贊他雄辯的對答。

庾杲之曾經兼任主客郎對答魏朝的使者,使者問庾杲之說:“百姓們怎麼能夠傢傢寫門帖賣宅子?”回答說:“朝廷既然要掃蕩京洛,克復神州,所以才傢傢賣宅子。”魏朝的使者縮著鼻子而不回答。

當時諸王年少,不能輕率地稱贊和接待別人,詔令庾杲之和濟陽的江淹五天一次去到諸王那裡去,讓他們交遊通好。庾杲之又升遷為尚書吏部郎,參大選事務,太子右衛率,加任通直常侍。永明九年(491)去世,皇上非常惋惜,謚號為貞子。

《南史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