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回 太平城花雲死節

詩曰:

鏖塞戈鋌血未幹,漢吳峰火報長安。

擬擒逆眾先開幕,誰道英雄已淚彈。

明月慢隨青羽動,悲風轉與早鴉寒。

一靈莫訝功難遂,多少才官倚劍看。

那張興祖領瞭三百鐵騎,連夜殺透重圍,離瞭池州地面,那裡有曉起夜眠?渾 忘卻饑餐渴飲。在路方行一日兩夜,已至潛山地界。正遇常遇春領兵巡行,興祖便 具訴危困的事情。遇春說:“我已知之,特來相救。”因對興祖說:“吾聞汝有智 勇,汝須如此先行。”興祖受計去訖。便令郭英、俞通海、朱亮祖、康茂才,前去 四下埋伏。次日,興祖過瞭九華山,徑到池州與普勝對陣逆戰。普勝便來迎敵。未 及數合,興祖勒馬就走,普勝料無伏兵,乘勢趕來。約及五十餘裡,日已將西,恰 到九華山谷,興祖便把馬轉入谷中。

普勝心中想道:“這黃頭孺兒,恰不是送死麼?到瞭谷中,怕他走到那裡去?” 縱馬正趕得緊,隻聽得一聲炮響,兩岸上木石、箭弩、銃炮,如飛蝗雲集下來。普 勝急待回轉,那一彪兵馬,旌旗掩日,塵土蔽天,卻是常元帥旗號,隻得挺槍來戰。 未及數合,遇春把旗幡招動,左有郭英,右有俞通海、廖永忠,前又有朱亮祖、趙 庸,後邊有康茂才、張興祖,四面大攻。賊兵大敗,斬首二萬餘級,活捉的也有五 千餘人。普勝單身隻馬,躲在茂林中。次日收集殘兵,止有一千餘人,低頭嘆氣說:“今日折兵敗北,有何面目去見漢王!況漢王立心猜忌,一見回去,彼必不容,不如且走漢陽,使人求救,再作計議。”便使人來陳友諒殿前,備奏前事。友諒大 怒,正欲喚取殿前刑官,械送普勝回朝取決,那張定邊向前輕聲奏言:“普勝奸詐 多端,膂力出眾,今駐兵求援,是欲觀陛下何意耳。若以怒激,他必引兵投降別去, 是又生一敵也。主公當以好言語慰之耳。”友諒允奏,因遣人到普勝帳前說:“元 帥之功,吾已素知。若池州地面,在所必欲,即日率兵親征,元帥可引兵來會。” 普勝得報大喜,便率兵馳會江州。友諒見瞭普勝,大喝道:“敗兵挫銳,罪將誰歸! 左右快推出斬訖報來。”普勝悔恨無及。友諒既殺瞭普勝,因對眾人說:“池州之 仇,決當親征報復。”因令太子陳理守國,以張定邊為先鋒,陳英傑為副將,張強 為參謀,選精兵三十萬,戰船五千隻,刻日離江州,水陸並行,向池州進發。

不一日,來至采石磯太平府。守將卻是花雲,並都督朱文遜、金事許璦,更深 夜靜,不提防漢兵直抵磯下,鼓噪而前,驚慌無措。花雲、朱文遜急急引兵出迎, 力戰不利,便奔回太平。友諒便乘勝追至城下,四面緊圍。花雲與王鼎、朱文遜分 門拒守。是月十九日,賊將陳英傑舟師直泊城南,士卒緣舟攀尾而上。那王鼎百計 力拒,可恨漢兵強盛難支,且戰且罵,中槍而死。

友諒兵奔殺入城。花雲聞西南城陷,急同朱文遜來救,卻遇張定邊、陳英傑、 張強三將,一齊攻逼,雲等力不能支,都被鉤索縛住。雲妻郜氏聞夫被擒,便抱瞭 三歲兒子花煒,拜辭瞭傢廟,對傢人說:“吾夫忠義,必死賊手,吾豈可一身獨存! 花氏止此一兒,汝等宜善視之,勿令絕嗣!”言畢投水而死。

侍女孫氏大哭,徑抱瞭花煒逃難去瞭不題。

且說友諒進城,直登堂上,定邊擁兩將來到階前。友諒吩咐先將朱文遜斬訖, 捆瞭花雲說:“你還欲生乎,欲死乎?”花雲對瞭天叫說:“城陷身亡,古之常事。 你這弒君之賊,誰貪你的富貴,還要多言。今賊縛我,若我主知之,必砍賊為肉膾。” 言罷,大喊一聲,把身一跳,那些麻繩盡皆掙斷,奪瞭階下人手中的刀,便向前來, 又殺瞭五六人。張定邊等一齊奮力拿住,友諒便令縛在廳墻之上,著眾軍亂箭射來。 花雲至死罵不絕口,是年方得二十九歲。

友諒傳令安營。夜至三更,在帳中寢睡不安,隻見陰風透骨,冷氣侵人,恍惚 中,忽聽得兩個人自遠而近,漸漸前來,高聲說:“友諒!友諒!你這逆賊,快快 償我命來!”友諒近前一看,恰就是朱文遜與花雲,各帶血傷,纏住著友諒不放。 友諒大驚,狠力掙脫,卻欲回避,早被花雲一箭,正中著左邊眼睛,貫腦而倒,大 叫一聲,醒來乃是一夢。友諒自知不祥,次早對瞭諸將說知,心中正是悶悶不樂。 忽報張士誠統兵十五萬來取金陵,現在攻打常州。張定邊近前奏說:“此乃上天假 殿下取金陵之便也。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殿下但默觀動靜,若士誠克瞭常州,乘 勝而進,則金陵必當東南之患,我兵乘虛搗境徑入,金陵唾手可得矣。今即遣一使, 前往吳國通和,然後會同發兵,必成大事。”友諒大喜,遂喚中軍參謀王若水,統 領瞭健兵數人,前往蘇州進發。行有三百餘裡,忽見當先一隊人馬,為首一將高叫 :“來者何人?”若水對曰:“我乃漢王駕下參謀王若水,使吳通和,望乞借路。” 那將軍大怒,近前大喝一聲,竟把若水捉住。若水連聲叫道:“將軍饒命!

將軍饒命!”那將軍說:“我與湯和元帥鎮守常州,因不曾與那友諒逆賊交鋒, 怎麼你們悄地犯我太平,把我花、朱二將軍亂箭射死;今又來與那士誠通好,合兵 來攻我們!我華雲龍將軍天下聞名,誰人不曉,你卻要我假道!

且同你去見主公,再作區處。”原來湯和因士誠圍打常州,特著華雲龍引五百 人沖陣,往金陵求援,恰遇著王若水,便捉瞭解送金陵不題。

且說探子打聽來情,報與太祖。太祖悉知瞭底裡,就集眾將商議說:“我兵雖 有三十萬,胡大海等鎮守湖廣分去瞭五萬;耿炳文等鎮守江陰,分去瞭五萬;常遇 春等救援池州,又分去瞭五萬;今在帳下,不過十萬有餘。彼漢兵三十萬,吳兵十 五萬,合謀來戰,如何拒敵?”俞廷玉說:“友諒兵善水戰,深入我境,金陵必危。 不若且降,再圖後計。”趙德勝說:“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豈 可稱臣逆賊!今鐘山險峻,夜觀天象,旺氣正成,不若權奔鐘山,且為固守,再從 別議。”薛顯上前說:“此亦不可。

金陵根本重地,若棄而為賊有,豈汕嵋贅吹茫渴怯腖問鋇蹠m航海無異也!

今城中尚有強兵十萬餘人,協心出戰,未必不勝,豈可議降議遷!”眾論紛紛, 莫知所是。

止有劉基俯首不言。太祖問說:“先生何獨默默?”劉基說:“主公可先斬議 降與奔鐘山的,然後賊可破耳。古道:‘後舉者勝。’宜伏兵示隙以擊之。取威制 敵,以成王業,正在此際!”太祖嘆說:“先生真不在臥龍之下。”即日取金印拜 為軍師。劉基力辭,太祖說:“方今蒼生無主,賊子猖狂,金陵危在旦夕,正賴先 生出奇調度,何仍固推?”劉基方肯受命。恰好華雲龍入見,備說張士誠分兵三路 攻打:呂珍引兵五萬圍江陰,李伯昇引兵五萬困長興,張士誠引兵五萬困常州。特 奉湯元帥之令,來求救兵。太祖說:

“我已遣徐元帥提兵往救,想此時也到瞭。”雲龍又備說途中遇著王若水事務。 太祖大怒,令武士推若水出帳斬之,便召指揮康茂才入帳聽令。不一會,茂才向前 領旨。太祖對茂才說:“陳友諒將寇金陵,吾意欲其速到,向聞汝與友諒稱為舊好, 可修書一封,遣人詐降,約為內應,令彼分兵三道而來。

倘得勝時,列爾功為第一。”茂才便說:“養子康玉向曾服事友諒,令彼齎書 前往,彼必不疑。”太祖大喜,茂才領命而出。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明朝開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