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 回  朱棒橫飛後妃慘死 香木雜佩帝子中讒

太平公主落身在荒山茅屋中,幸得這樵子十分用心照看她,水啊,飯啊,忙著供給。太平公主住到第二天,看看四山清秀,地方幽靜,她一生從富貴奢靡中出來,到此便覺別有天地,漸漸地把心中的憂愁也拋開瞭。又看這樵子性情忠實,身體強壯,自己得瞭倚靠,心也略略放下。在白天,樵子依舊上山去樵采,太平公主在茅屋中閑著無事,便替他打掃打掃,整理整理,又從溪頭去取瞭一甕水來,在窗戶床桌上揩抹一番。

這是公主自出母胎不曾做過的事,如今做著,反覺別有趣味。

公主是不曾操作慣的,她忙瞭一陣,不覺粉汗涔涔,滿身躁熱,便把外面穿的一件半臂脫下來,搭在床架上。又略略把頭上發髻兒整瞭一整,回頭望著窗,一片夕陽,照在山頂上,那樵子又遠遠地唱著歌回來瞭。

太平公主看他眉目間一片天真爛漫,快樂無憂的神氣,自己也受他的感動,快活起來瞭。樵子從柴草中捉出兩隻活兔兒來,拿到庭心裡去殺瞭,剝瞭皮,洗凈瞭,放在土灶上煨起來,頓時肉香四溢。太平公主鼻管中聞瞭,也不覺饞涎欲滴。他把兔肉煨好瞭,便進屋子來,打開床後的木櫃,拿出幾件粗佈衣褲來,揀瞭一套衣服,抱著向公主笑瞭一笑,向溪邊走去。公主回頭看時,見床上留下一件樵子的佈衣,恰巧遮在那件半臂上面,兩件衣服並在一塊兒。公主看瞭,不覺心中一動,那兩道眼光,註定在佈衣上,睜睜地看著,心中不知道想到什麼地方去瞭。一刻兒,樵子從溪心裡洗幹凈瞭身體回來,身上也換瞭幹凈佈衣,忙忙地煮飯,把兔肉扯成小塊,又支起那板桌,和公主對坐吃著飯。吃飯的時候,彼此默默無言。吃罷瞭飯,那樵子從柴擔上掏出許多蘆花來,先把床上骯臟的被褥拿去,把那蘆花厚厚地軟軟地輔瞭一床,打開木櫃,拿出一幅佈來,遮住那蘆花,成瞭一床很厚很軟的褥子。又另外拿一卷幹凈的棉被來,疊在床頭。看那被面上,雖是一方藍佈,一方白佈地補綴著,望去卻是洗得十分清潔。樵子忙瞭一陣,天色卻已晚瞭,他把自己的被褥鋪在地下,先去臥瞭,留著那床鋪讓給公主睡去。那公主見樵子的行動,心中很是感激,這茅屋很是狹窄,在床前鋪著被褥,已無立足之地,不得已便爬上床去睡瞭。

今夜,公主的心裡又與昨夜不同,她心中七上八下的,不知在那裡想些什麼,那身軀翻瞭半夜,還不得人夢。說也奇怪,聽那地上睡著的樵子也不能安睡,隻不停地有窸窣翻騰的聲息。公主心中一陣跳動,便從床上坐起身來,原想使心地清醒些的。這時,公主的身體靠床沿坐著的,兩隻腳兒垂在床沿下面,她腿兒略一擺動,忽然黑地裡伸過一隻手來,將公主的腿兒輕輕握住,一縷熱氣從腿兒上直鉆人心頭。這時,公主也支撐不住瞭,便在暗地裡伸過手去握住那樵子的手。公主這時雖已是四十歲以外的婦人瞭,但對於風流事體,雖在這極困苦危險之中,還不能叫她灰心。她在日間,早已看中瞭這樵子的身體強壯,如今又有患難中知遇之感,兩人便恩愛纏綿瞭一夜。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雙雙起身,公主便打定主意,跟著樵子度著下半世瞭。當下,便把自己隨時插戴的珍寶珠翠,一齊脫卸下來,估量最少也賣得上萬銀錢,便統統交給這樵子,叮囑他拿到城中去折賣瞭。又把自己的生世,原原本本地告訴他。

樵子聽說是一位公主,驚得他目瞪口呆,兩眼註定在公主的粉臉兒上,疑心自己遇到瞭仙佛一般。一轉念,又快活起來,在滿屋子跳著笑著。公主去拉住他,又把得瞭銀錢和他逃到遠外僻靜州縣住著做一對長久夫婦的話說瞭,這樵子愈聽愈高興,忍不住捧著公主的手臂狂舔。公主也用手撫著樵子的頸子,兩人親熱瞭一會。這樵子才拿著那珍寶向進城市的大路上走去。

這裡,公主坐在茅屋中守候著,閑著無事,便拿起一件樵子穿的破衲,背著身軀,坐在太陽光中補綴著。正靜悄悄的時候,忽然十多名官兵一擁進屋來,把公主的手腳捉住。便有一個內侍上去,拿繩子把公主的身體綁住,推押著出瞭茅屋,可憐公主嬌聲啼哭著,那兵士們毫無憐惜之意。橫拖豎拽地拉出瞭山徑,路旁停著一輛板車,推公主進瞭車廂,一群兵土,前後圍隨著向通京師大道走去。進瞭京城,依舊把公主送進府第,在一間小屋子裡幽囚起來。看看到瞭天晚,一個黃門官捧著聖旨下來,賜公主自盡。太平公主到瞭此時,也知道自己是不免一死的瞭,滿面流著淚,跪倒在地,謝過瞭恩,解下腰間白羅帶來,套在頸子上,便有兩個太監上去用勁一絞,把個風流一世的太平公主活活絞死。

第二天,又派一隊兵士到南山茅屋中去搜查,隻見一個鄉村打扮的男子,也高高地掛在屋脊子上吊死瞭。搜那男子身畔,還懷著一包皮皮珍寶珠翠,不曾賣去,這明明是那癡心的樵子瞭。

可憐他得瞭公主一夜的恩情,便把自己一條清白的性命送與公主瞭。玄宗皇帝既把太平公主賜死以後,查明公主長子崇簡卻是十分賢明的。太平公主秘密謀反的時候,崇簡竭力勸諫,他母親大怒,喝令傢奴捉住痛打,崇簡被打得皮開肉綻,倒在床上不能行走。直到公主死後,玄宗皇帝把他扶進宮來,當面勸慰瞭一番,復瞭他的官,又賜姓李氏。

玄宗見去瞭太平公主,便把楊氏加封為元獻貴妃,不久便生下一位皇子來。這位皇子,卻是學士張說保住瞭他的性命。

張說原懂得推算命理的事體。這皇子生下地來,玄宗皇帝拿生辰八字給張說推算,張說拿回傢去細細地一算,知道這位皇於是難養的。玄宗皇帝偶與王皇後說起,王皇後正苦無子,便把這皇子抱去撫養,十分寵愛,後來便是肅宗皇帝。張說從此得瞭皇帝的信任,直做到丞相。元獻貴妃後又生一女,便是寧親公主,到十八歲上下,嫁張說之子張垍,這都是後話。

且說睿宗皇帝自讓做太上皇以後,年紀雖不算老,但身體常常有病,精神也很衰弱,安居在西宮,每日齋戒誦佛。想起從前劉皇後和竇德妃二人死得甚慘,便在宮大設道場,超度亡魂。那竇德妃是玄宗皇帝的生母,今日在西宮建蘸,便和王皇後二人雙雙臨幸西宮,去參拜神佛,又朝省太上皇。那劉皇後原是睿宗在儀鳳年間藩王的時候娶的,初封孺人,五年以後,改封王妃,生寧王和壽王代國二公主。武則天為皇太後,睿宗即位為皇帝,立劉氏為皇後。後武則天自立為女皇帝,睿宗降號為皇嗣,幽囚在宮中,劉皇後復降為王妃,與睿宗分住,不得見面。這時,劉皇後與竇德妃合居在後宮,竇德妃是睿宗拜相王時候納為孺人。睿宗即皇帝位,進為德妃,生玄宗皇帝,和金仙、玉真二公主。睿宗既被幽困,後妃二人,日夜悲泣。

每當黃昏人靜,她二人便向天焚香禱告,願以身為替,使睿宗皇帝早見天日。事機不密,給看守的宮婢知道瞭,暗暗地去告訴武則天,說後妃二人每夜對天咒詛,武則天大怒,喝令內侍把兩個賤婢揪來,待俺處治。不一會兒,那劉皇後和竇德妃二人,被一群狼虎擬的太監當髻一把揪住,拖到武則天跟前。可憐後妃二人,見橫禍從半天裡落下來,嚇得她玉容失色,見瞭則天女帝,隻是不住地叩頭求饒。則天皇帝見瞭她二人,氣得眼中迸出火來,隻聽得喝一聲打,那七八條朱漆棍兒,向後妃二人身上亂打,打得二人在地上亂滾,口中一聲聲天啊!萬歲啊地慘叫。武則天怒氣不息,喝令先把後妃二人的舌頭連根挖去;二人都是嬌弱的身軀,如何受得住這個痛苦,早已暈絕過去瞭。則天皇帝見二人已不能活命,便傳旨把兩個賤婢的身軀毀瞭。當有刀斧手上來,把後妃二人的屍身抬去,在禦苑冷僻的地方,砍做瞭二、三十塊,向草地上亂拋。第二天,這草地上飛集瞭一大群鴉鵲,銜著屍肉,向四處飛散去瞭。

如今睿宗皇帝想起當初劉皇後、竇德妃二人死得很慘,又無處找尋屍身,隻得請瞭高明的道士,在禦苑中築臺招魂,備瞭皇後的衣冠,裝在兩口空棺木裡,用皇太後的輿馬旌旗出喪。

在京師大街上經過,人人看瞭酸鼻,靈柩抬出東都的南郊,埋入土中,建成兩座高大的陵墓。下詔封劉氏為肅明順聖皇後,封竇氏為昭成順聖皇後。肅明後的陵墓稱作惠陵,昭成後的陵墓稱作靖陵。太上皇自埋葬兩後以後,心中總是憂悶不樂,精神銳減。玄宗皇帝挾持太上皇至安福門觀樂三天,原是要解去太上皇憂悶的意思,誰知自觀樂以後,便病臥在西宮。延挨到開元四年六月,太上皇崩於百福殿,年五十五歲。

玄宗皇帝在宮中守孝,所有朝廷一切大事,統統交給丞相張說管理。皇帝在宮中閑著無事,不免多與後妃周旋說笑解悶。

那時,玄宗在後宮臨幸的妃嬪,共有四十餘人。寵愛既多,子息亦蕃,共有皇子三十人。劉華妃生子名琮,第六子琬,第十二子璲。趙麗妃生子名瑛。元獻皇後生肅宗皇帝。錢妃生子名琰。皇甫德儀生子名瑤。劉才人生子名琚。武惠妃生第十五子名敏,第十八子瑁,第二十一子琦。高婕妤生子名玢。郭順儀生子名璘。柳婕妤生子名玢。鐘美人生子名環。貞美人生子名瑝。閻才人生子名玭。王美人生子名珪。陳才人生子名珙。鄭才人生子名瑱。武賢儀生子名璿,又生第三十子名璥。其餘七子,便自幼夭折。

在諸妃嬪中,玄宗最寵愛的,原是那元獻貴妃。楊氏自生第三皇子亨以後,又生寧親公主,身體十分虛弱,常常害病,在十年上便已薨逝。玄宗想起昔日兒女私情,殿壁煎藥的光景,便十分悲哀,原擬追封為皇後,隻因礙著王皇後的面子,便也罷瞭。這時,有一個武惠妃,也是玄宗寵幸的,她是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兒,自幼兒養在宮中,和玄宗朝夕相見。玄宗做藩王的時候,便和妃子結識上私情瞭。玄宗即皇帝位,封武氏為惠妃。

諸位妃嬪中,惟惠妃最能明白玄宗的性情;每次玄宗臨幸惠妃,諸事設備,都能合玄宗的意,使皇帝十分舒適。惠妃容貌又十分美麗,雖不多言笑,但靜默相對,自能使人心曠神怡。因此,楊氏去世以後,玄宗便常常在惠妃宮中起坐,頗能解得皇帝憂愁,惠妃便大得寵幸。連生皇子二人,公主一人,都不滿三歲,便夭折瞭,惠妃悲泣不已,皇帝竭力勸慰著。接著又生一皇子名瑁,玄宗欲惠妃歡喜,以襁褓時候,便封為壽王。又怕養在宮中不祥,便抱出宮去,寄養在寧王府中。自壽王生後,又生盛王和咸宜、大華二公主。當時,王皇後在宮中權力甚大,她仗著是太上皇聘娶的皇後,平日便不把諸位妃嬪放在眼中。太平公主之亂,王皇後又是從中預聞大計的,因此恃功而驕。但入宮多年,一無生育,這時見皇帝寵愛武惠妃,心中甚是妬恨,每見皇帝,便說武惠妃的壞話。有時見瞭惠妃,後妃二人總是爭吵不休。這時,惠妃身懷六個月的孕,皇後見瞭,心中更是妬忌。誰知因幾次哭鬧,震動瞭胎氣,便小產下來。皇帝知道瞭,又是痛恨,又是痛惜,當下便有廢去皇後的意思。

這一天,見薑皎進宮來奏對,玄宗便說起廢立皇後的事體。

薑皎忙跪下地去奏說:“帝後不和,非國傢之福!”誰知這薑皎一轉身,便到皇後跟前去告密。皇後聽瞭,十分恐慌,忙把國舅王守一喚進宮來,兄妹二人商量個抵制的法子。依皇後的意思,欲先下手毒死惠妃。經守一再三勸說,皇後又想起京師地方崇聖寺和尚明悟久有壓勝的本領,便令守一去和明悟商議。那明悟原和守一交友,聽瞭守一的話,便說貧僧自有使帝後和好,又使皇後生子的方法。守一聽瞭,十分歡喜,忙送過一萬銀子去。那明悟和尚便在寺中築起一座七層的高壇來,按著二十八宿的方位,用二十八個小和尚手執幢幡寶蓋,分站在七層臺階上。又悄悄地進宮去,偷得一件皇帝平日穿過的衣裳來,寫著生年月日時辱,鎮壓在壇下。這和尚每日起五更上壇去拜祭北鬥,連拜瞭四十九日,功德完成,從祭壇上取下一方香木來,交給王守一,恭恭敬敬拿進宮去,令皇後掛在貼身的黑衣上,說是皇帝自能把寵愛的心思用在皇後身上的。這皇後信以為真,把這香木早晚不離地掛在貼身。這時,惠妃和皇後的意見愈鬧愈深,各人都有心腹的宮女,混在左右打聽消息;那皇後的一舉一動,早有心腹宮女報與惠妃知道。這時,皇帝夜夜臨幸惠妃,惠妃一心想巴結上瞭皇帝,廢去瞭皇後,自己穩穩做一個正宮娘娘。趁著歡樂過後,便把皇後如何背地裡令崇聖寺和尚行壓勝的魔法,又說著謊道:“皇後貼身還掛著勾魂木,欲勾去皇上的魂魄,一意想候陛下千秋萬歲以後,那國舅便造反自立為皇帝。”玄宗心中原厭惡皇後的,再經惠妃如此一挑撥,不覺勃然大怒,他也不傳宮中守衛,親自大腳步趕到正宮去。那宮女們見皇帝怒氣勃勃,飛也似地搶進宮來,也不及通報。皇後坐在鏡臺,正梳妝著,從鏡中望見皇帝已站在自己身後,不覺大驚,忙回身站起,一眼見皇帝臉色氣得鐵也似青,知道有大禍,忙跪下地去叩頭。這時,皇後正散著發兒,皇帝伸手過去揪住皇後的鬢發。皇後身體原是十分嬌小的,被皇帝一把提起身體來,伸過右手去,隻聽得嗤的一聲,那皇後的圍裙也被皇帝扯破瞭一大幅,露出貼身的腰帶來。一眼望去,那腰帶上掛著一塊香木。那皇帝,這時氣得雙手索索亂抖,劈手去把香木奪在手中一看,見正百刻著霹靂木三字,下面又刻著天地日月之文。陰面上卻恭恭整整地刻著“李隆基”三個字。這李隆基原是玄宗皇帝的名諱,皇帝一想,那惠妃說欲勾去皇上魂魄的話,有著落瞭。伸過手去一掌摑在皇後粉臉上,可憐打得皇後的嘴臉立時浮腫起來。依皇帝的氣性,還要趕上前去踢打,這時趕進許多妃嬪來,一齊跪倒在地,替皇後求饒。

有幾個略得寵幸的妃嬪,上去把皇帝的身體扶住,在椅上坐下。

那皇後跪倒在地,一邊磕頭,一邊哭訴實因,希望得皇帝的寵幸,便用著這壓勝法兒,又把如何得瞭薑皎的密報,又如何托國舅王守一去求明悟和尚作法事,取瞭這霹靂木來掛著,說個備細。皇帝先有惠妃的話在耳,如何肯聽皇後的話,便一迭連聲喝著說:“把這賤婢捆綁起來,送交刑部去處死。”這聖旨誰敢不依,早已進來瞭四個內侍,上去把皇後掖住。慌得皇後哭著爬在地下掙紮著,不肯起來。說道:“陛下縱不念俺夫妻患難一場,獨不念阿忠脫紫半臂,易鬥面,為生日湯餅邪?”

一句話,不覺觸動瞭皇帝的心,阿忠便是皇後父親仁皎的小名。

正在不可開交的時候,報說丞相張說進宮來。那張說原是玄宗親信的大臣,常在宮中出入的,當時也顧不得瞭,踏進皇後的寢宮。一眼見皇後倒在地下,那種可憐的樣子,忙也脫去帽子,趴在地下磕頭。那皇帝便說:“皇後有謀害朕性命之意!”張說忙解說道:“貴莫貴於天子,親莫親於夫婦!皇後正位中宮,榮寵極矣。縱使夫婦不合,亦萬不致有不利於陛下之念!皇後若無陛下,則皇後之榮寵俱失,皇後雖愚,愚不至此!”玄宗聽瞭張說的一番話,慢慢地把氣也平下來瞭,便立刻下詔,把皇後廢為庶人。薑皎、王守一,浮屠明悟,一齊斬首。便有立惠妃為皇後之意。當有禦史潘好禮上疏奏道:“禮,父母仇不共天;春秋,子不復仇,不子也。陛下欲以武氏為後。何以見天下士?妃再從叔,三思也;從父,延秀也;皆幹紀亂常,天下共疾!夫惡木垂蔭,志士不息;盜泉飛溢,廉夫不飲;匹夫匹婦尚相擇,況天子乎?願慎選華族,稱神祗之心!春秋,宋人夏父之會,無以妾為夫人;齊桓公誓葵邱日,無以妾為妻;此聖人明嫡庶之分,分定則窺競之心息矣。

今人閑咸言,右丞相欲取立後功,圖寵幸。今太子非惠妃所生,而妃有子;若一儷宸極,則儲位將不安。古人所以諫其漸者,有以也!”

玄宗看瞭這奏章,想到惠妃是罪人之後,怕立為皇後,負罪於祖宗,便也隻好罷休。但從此宮中沒有皇後,惠妃的權力一天大似一天,也和做皇後一般的威風瞭。隻因潘好禮有這本奏章,便痛恨他到底,找瞭他一點錯處,革去瞭潘禦史的官。

玄宗也十分寵愛惠妃,無日不在惠妃宮中起臥。惠妃乘此把自己平日不對心意的妃嬪,在皇帝跟前進瞭讒言,一齊打入冷官。內中有一個林昭儀,原也很得皇帝寵愛的,自從有瞭武惠妃以後,這林昭儀的寵愛漸漸地失去瞭,如今也被打入冷宮。

林昭儀卻不怨恨皇帝,隻怨恨那武惠妃。昭義在宮中原積蓄得極多的銀錢,她把這銀錢交與一個姓黃的太監,拿出宮去,買一個絕色的女子,在宮外候著皇帝,使那女子分去武惠妃的寵,借出瞭胸中的氣。

這年冬天,皇帝照例到各處皇陵去祭祖,經過潞州城,宿在行宮中。在黃昏正沉悶的時候,忽見一個絕色女子,托著盤兒,獻上酒萊來。隻看她一雙白凈纖尖的手兒,早已勾動瞭皇帝的春心。玄宗傳諭,留下這女子。一宵恩愛,把皇帝全個兒心腸都掛住在這女子身上。據這女子說姓趙,原是看守行宮趙侍郎的女兒,玄宗信以為真,便把這趙傢女子百般寵愛起來。

第二天下旨,立趙氏女為麗妃,趙侍郎進位為尚書。在行宮裡流連瞭五六天,便帶著麗妃進宮去,在禦花園裡打掃出一間精美的宮室來安頓下,從此,玄宗每日非趙麗妃不歡,飲食坐臥,都在這麗妃宮中,早把個武惠妃拋在腦後瞭。這趙麗妃原是娼傢出身,是林昭儀指使黃太監花瞭三千銀子去買來,寄養在趙侍郎傢中,覷玄宗皇帝孤寂的時候,便進獻上去。趙麗妃放出娟傢房第之間迷人的工夫來,皇帝便落在彀中瞭。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唐代宮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