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叛臣(4)

剛愎自用

吳王剛剛發兵的時候,吳臣田祿伯做大將軍。田祿伯說:“軍隊集結在一起西進,沒有其他道路出奇兵,難於成功。我願率領五萬人,另外沿著長江、淮水而上,收聚淮南、長沙的軍隊,攻入武關,和大王會師,這也是一著奇計啊。”吳王太子規勸說:“父王是以造反為旗號的,這樣的軍隊是難以委托他人的,委托他人,如果他也造反,該怎麼辦呢?而且帶領軍隊單獨行動,許多其他的利害不可能預先知道。這隻會徒然損害自己罷瞭。”吳王也就沒有應允田祿伯的建議。

吳國一位年輕的桓將軍對吳王說:“吳國大多是步兵,步兵適宜在險要地形作戰;漢軍多戰車騎兵,戰車騎兵適宜在平地作戰。希望大王對途經的城邑不必過多在意,徑直放棄離開,迅速西進,占領洛陽武庫和敖倉糧庫,依靠險要的地勢來命令諸侯,即使不能入關,天下大局實際也已經控制瞭。假如大王行進遲緩,滯留攻城,漢軍的戰車騎兵一到,沖入梁楚的郊野,就大事不妙瞭。”吳王征詢年老將軍們的意見,他們說:“這作為青年人沖鋒陷陣的計策尚還可以,他哪裡能知道深遠的計謀呢?”於是吳王也沒有采納桓將軍的計策。

周丘的奇謀

吳王親自率領大軍,還沒渡過淮河,眾多的賓客都被授瞭各級軍職,隻有周丘沒被任用。周丘是下邳人,犯罪逃亡到吳國,喜歡喝酒,沒有德行,吳王瞧不起他,所以才沒任用。周丘拜見吳王說:“我因無能,不能在軍隊中任職。我不敢要求率領軍隊,希望得到大王一個漢朝的符節,一定能夠報答大王。”吳王思量隻是給他符節而已,要求並不過分,那玩意兒自己多的是,就答應瞭。

周丘得到符節,連夜驅馳進入下邳。下邳人當時聽說吳王反叛,都去守城瞭,反而縣令那裡沒有保護的人瞭。周丘到瞭客舍,召來下邳縣令。縣令剛一進門,周丘就讓隨從人員把他殺死。周丘又召集他的弟兄和交好的富豪、官吏,對他們說:“吳王的大軍即將到達,到時血洗下邳不過是吃頓飯的時間。現在大傢先投降,傢室一定能保全,有才能的人還可以封侯。”這些人出去後互相轉告,下邳人於是全部投降瞭。周丘一夜工夫得到三萬人,派人報告吳王後,又率領他的軍隊向北攻占城邑。等到瞭城陽,他的軍隊已發展到十多萬人,還攻破瞭城陽中尉的軍隊。後來他聽說吳王戰敗逃走,自己估計無法和吳王共成大事,就率領軍隊返回下邳。但他還沒到達,就背發毒瘡而死。

平定吳楚叛軍

吳王渡過淮河後,與楚王一起向西進軍,在棘壁打敗漢軍,乘勝追擊,銳氣極盛。梁王害怕瞭,派六個將軍帶兵攻打吳王。但其中的兩個將軍被打敗,士卒都逃回梁國。梁王多次派使者向周亞夫報告情況並求援,周亞夫按照既定計劃就是不答應。梁王又派使者在皇帝面前說周亞夫壞話,皇帝知道自己弟弟的德行,派人讓周亞夫救援梁國,意思一下,周亞夫當然還是堅持自己的計策不肯出兵,皇帝也沒有再堅持。梁王派韓安國等人堅守,才稍稍打敗吳國的軍隊。吳國的軍隊想要西進,但梁國據城堅守,吳軍害怕繞過去被截斷後路不敢西進,就跑到周亞夫駐軍的地方,在下邑與周亞夫的軍隊打一仗試試打破僵持的局面。吳軍想與漢軍決戰,周亞夫下令堅守營壘,不肯交戰。另外暗中派軍截斷瞭叛軍的糧道,還派兵劫去叛軍的糧食。吳軍糧食斷絕,士兵饑餓,多次向周亞夫挑戰未果,就在夜裡奔襲周亞夫的營壘,驚擾東南方向。周亞夫沒有中計,派人加強西北方向的防備。敵人果然從西北方向侵入,漢軍反擊,吳軍大敗,士兵大多餓死,剩餘的也叛逃潰散。吳王和他的殘餘部下幾千人連夜逃走,渡過長江逃到丹陽,得到瞭東越的保護。東越的軍隊大約有一萬多人,又派人收集吳國的逃兵,勢力一下子膨脹瞭起來。朝廷派人用厚利誘惑東越王,東越王於是欺騙吳王,讓吳王出去慰勞軍隊,趁機派人殺死吳王,報知漢朝皇帝。吳王的兒子子華、子駒逃跑到瞭閩越。吳王戰敗的軍隊也就四處潰散,大多投降瞭太尉和梁王的軍隊。這時,楚王劉戊也兵敗自殺。反叛的主力被消滅瞭,隻剩下一些小醜在亂舞瞭。

《史記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