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
澠池會盟結束,趙王順利回國。藺相如因為再次立下大功,被趙王任命為上卿,官位在廉頗之上。對此,廉頗大為不滿,他多次發牢騷說:“我身為趙國的將軍,有攻城野戰的功勞,為趙國立下瞭汗馬戰功;他藺相如隻是個卑微的窮傢小子,憑借著花言巧語立瞭些小寶勞,可是如今他的職位反而比我還高。我還要畢恭畢敬地伺候他,簡直丟人丟到傢瞭,還不如死瞭算瞭。”廉頗還屢次揚言道:“如果讓我碰見藺相如,我一定要羞辱他,讓他知道我的厲害。”
藺相如聽到這些話後,便極力避免與廉頗會面。每逢朝廷朝會的時候,藺相如就會經常借口有病不來上朝,因為他不想與廉頗爭位次。過瞭些日子,藺相如外出辦事,他遠遠地望見瞭廉頗的車馬儀仗隊,便連忙命令車夫調轉車頭回避。後來,藺相如的傢臣們都覺得他如此忍讓廉頗,實在沒有必要,感到憤憤不平,便一同向藺相如進言說:“我等之所以離鄉背井來投靠您,是因為仰慕您的崇高節義。如今,您與廉頗同朝為官,廉頗公然地口出惡言來詆毀您,而您卻畏懼、躲避他。您對他的恐懼未免也太過分瞭吧?對此,普通人尚且會感到羞恥,更何況您是身為將相的貴人呢?我等沒有才能,不能再服侍您瞭,請您允許我等告辭。”藺相如再三勸阻他們,無奈之下,他說:“你們認為,廉將軍與秦王相比誰更厲害?”傢臣們一致認為秦王更厲害。於是,藺相如說:“秦王是如此的威嚴,我都敢在朝堂上厲聲呵斥他,羞辱他的大臣。我雖然沒什麼本事,難道會害怕廉將軍嗎?但是,事情不是你們想象得如此簡單。我考慮到,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進犯趙國,正是由於我們兩個人的存在。我聽說,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我所以避讓廉將軍,是因為要把國傢的利益放在前面,而把私人的仇怨放在後面。”
藺相如的這番肺腑之言傳到瞭廉頗的耳朵裡,他深感慚愧。於是,他袒露著上身,脊背上背著荊條,由雙方門下的賓客引領著到藺相如傢裡去謝罪。廉頗見到藺相如以後,“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誠懇地對他說道:“我廉頗是個淺薄、粗魯的人,竟然不知道將軍的胸懷有如此的寬廣!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藺相如急忙扶起他,大度的表示這沒有什麼。最終,兩人不僅和好,甚至還成為瞭至死不渝的朋友。之後,趙國上下空前團結,先後擊敗瞭齊國、魏國、秦國的軍隊,極大地提高瞭趙國在列強各國中的國際地位。
初露鋒芒
趙奢,原本是趙國的財政部管轄的一名田部稅吏,負責對土地所有者的租稅征收的有關事宜,可以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辟。平原君趙勝是趙國的一位公子,以賢能聞名,曾擔任趙國的宰相,位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趙國向來說一不二,權勢很大。平原君傢的土地很多,所以按規定需要交納大量的稅款,但是他傢管理土地的傢奴仗著平原君的權勢,不肯按規定交租,覺得官府拿他們沒轍,自己可以輕輕松松地賴過去,替主人節省一大筆錢,一定可以受到獎賞。面對這件事其他官員都噤若寒蟬,不敢越雷池一步,擔心惹怒平原君,所以任由他們偷稅漏稅。後來趙奢接受瞭這個案子,馬上依法辦理此事,將他傢涉案的九個人全部處以死刑,以儆效尤。對此,平原君十分生氣,心想你趙奢打狗還得看主人哪,這麼輕易地就把我的人給殺瞭,我的面子往哪裡擱?我連傢奴都保不住,以後還有誰願意為我出生入死地拼命。
於是他安排人抓住趙奢,準備殺掉他給自己的傢奴報仇。趙奢在平原君面前毫無懼色,反而厲聲斥責他道:“您是趙國的貴公子,如今,竟然帶頭縱容傢奴犯法,那麼長此以往,人們也會學著做,國傢的法律就會成瞭一張廢紙。國法沒人遵守,天下就會大亂,國傢跟著就會衰弱。看到咱們自己人內部先亂瞭套,其他諸侯國一定會趁機進犯,如此,趙國就可能會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亡國的日子就不遠瞭。如果趙國亡國瞭,您淪為階下囚,不但榮華富貴蕩然無存,而且還得擔上上對不起祖宗社稷、下對不起黎民百姓的惡名;相反,如果您能夠奉公守法,那麼,全國上下就會以您為榜樣,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朝廷政治清明,國民富裕就會團結一致,如此,國傢就會強盛,國傢強盛,王族的統治就會穩固。到那個時候,您身為國傢的功臣,舉國上下都會對您恭敬萬分,還有誰敢對您不敬?我這麼做實際是在維系您的名聲啊!”平原君聽後,恍然大悟,看到趙奢竟然有如此的才能,便向趙王推薦他。於是,趙王任用趙奢管理全國的賦稅,結果,國傢的賦稅收取十分公平,不但使趙國人民生活富裕,而且國庫十分充足。舉國上下沒有人不佩服趙奢的這種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