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娃”塗運寶骨骼呈原始特征應如何解釋?

在最近幾十年間的國際人類學研究中,不斷有返祖現象的報告,著名的如在印度原始森林中發現的“狼孩”,在中國遼寧等省發現的“毛孩”等等。不過,以奇特和神秘而論,則要數於1962年去世的中國的“猴娃”瞭。“猴娃”名叫塗運寶,男,生於1939年3月,死於1962年8月。因為他生下來長有細毛,面部酷似猴類,習性與猴相似,喜歡吃生食,不穿衣服,僅能發出一些單音節的詞,當地群眾便稱他為“猴娃”。1982年7月,在首屆中國“野人”考察研究學術會議上,有關專傢對“猴娃”產生瞭特殊的興趣。專傢們特別對“猴娃”的遺骨進行瞭骨骼人類學研究,采用國際標準的測量儀器進行測量,發現“猴娃”的顱骨和盆骨具有各種原始特征:如額部和枕部低平,比北京猿人還古老,面部凸度接近古猿;腦容量為655毫升,與大猩猩接近;其餘許多數據與類人猿和各種不同時期的猿人接近。而在現代人類中發現這樣的情況,在世界范圍內都是罕見的。難怪一位多年從事人類體質研究的專傢,看瞭“猴娃”的顱骨後,也認為它和古猿頭骨真偽難辨,的確令人稱奇。

問題的難度在於:我們究竟如何來解釋“猴娃”骨骼的這些原始特征呢?其原因何在?有不少學者認為,這隻能從人類的返祖現象來解釋。從遺傳學的理論和現代分子遺傳學來分析,在受精卵演化為胎兒時,隻要父方和母方的遺傳基因湊巧在某些方面恢復到遠祖的基因組合,就會出現人類的返祖現象。盡避這種可能性很小很小,但它客觀上是存在的。而“猴娃”即是實例之一。不過,有的學者對此提出瞭不同看法:這種人類的祖先性狀隻單一地出現在某一個系統上,如已經發現的毛人、有尾人等。但“猴娃”卻有毛和猿人骨骼等多種原始特征,這用返祖現象來解釋,顯然是行不通的,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有的專傢大膽地提出瞭另外一種說法:“猴娃”塗運寶的原始特征可能和“野人”有關,關於“野人”,這是目前國際人類學研究的一大熱門課題,世界各國不斷傳來發現“野人”的消息,如美國的“蜥蠍人”、蘇聯的“雪人”、中國的“野人”等等。前年,蘇聯官方還曾宣佈:已在阿富汗叢林中活捉到“雪人”的標本,目前正在對其進行全面的研究。當然,“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野人’?”“‘野人’到底是何種動物?”等問題,至今沒有得到科學的統一。據瞭解,“‘猴娃”塗運寶的傢鄉曾傳聞發現過“野人”的蹤跡;一些地方志和歷史文獻中也曾記載過人與“野人”交配產生過後代,例如晉代的《搜神記》、宋代的《江南木客》、清代的《新齊諧》等都有人和“野人”交配產生後代的傳說。因此,“猴娃”有可能就是現代人和“野人”交配後所產生的後代。應該說,在“野人”問題本身還長期懸而未決的情況下,作上述推測還缺少科學上的印證,還須對“猴娃”作進一步的探索、研究。

(俞爽勛)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