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宗教史的人一般都知道有個薩滿教,但有關薩滿教的一些很重要的問題迄今還沒有搞清楚。比如,它是不是宗教?如是,又是什麼性質的?它的分佈和發展的情況又如何?
“薩滿”是滿一通古斯語的音譯,即“巫”的意思。我國史籍最早記載“薩滿”的是南宋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此書記載完顏金時“兀室(完顏希尹)奸猾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國國人號珊蠻(薩滿)者,女真語巫嫗也。以其通變如神,粘罕以下皆莫之能友。”《金史》稱薩滿為“撒卯”,或者“撒牟”。《清史稿》也有記載,如“乾隆三十六年,定春、秋騸馬致祭,薩滿叩頭。薩滿者,贊祀也”。又有:“跳神之舉,清初盛行,其誦咒詞者曰薩嗎(滿)。”《清稗類鈔》認為:“薩滿教不知所自始,西伯利亞及滿洲嫩江之土人多奉之。”直到解放前,東北地區的赫哲、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族仍然信奉薩滿教,把薩滿教跳神的人稱之為“薩滿”。
“薩滿”二字,滿語又意為“激動的人”、“壯烈的人”,這非常符合薩滿跳神的形象。
對於薩滿教認識不一也早已有之,《清稗類鈔》就反映瞭幾種看法:“其教旨與佛氏之默宗相似,疑所謂薩滿者,特沙門之音轉耳。……或曰,薩滿教為滿洲舊教,其儀式以跳神為重,所供神碑,書‘法祖敬天’等字,蓋滿洲夙重祭天之禮,尤重敬祖,以不忘本教也。或曰,薩滿為女巫,非教名也。
亦稱珊蠻,則音轉耳。然薩滿術師,不如佛之禪師,耶之神父得人崇敬,但以巫醫卜筮諸小術斂取財物而已。“
今天對於薩滿教的認識當然已遠遠超過《清稗類鈔》,人們再也不會把薩滿和佛教扯在一起。但是,許多問題還未解決,還存在著爭議。關於薩滿教是不是宗教,就大致有三種意見。一是認為薩滿教不是宗教,理由是“叉瑪(薩滿)教,俗呼為大神,亦信仰之一種,不得謂宗教也”。二是認為薩滿教雖不是宗教,但它的功用像宗教,因為它的“思想系統是哲學且是一種醫術”。三是認為薩滿教是“宗教類型之一”。持這一看法的學者指出薩滿教具有宗教的內容和特點:它把世界分作三界,“天堂”為上界,諸神所居;地面為中界,人類所居:“地獄”為下界,鬼魔和祖先神所居。又認為宇宙萬物、人世禍福皆由鬼神主宰,神靈賜福,鬼魔佈禍。它有神職人員薩滿及其助手甲立;有“跳神”的儀式;有全部落、全村、全屯的居民信奉;有跳鹿神等的集體活動。——總之,它具備瞭有教義、有儀式、有組織的雛型。
即使肯定薩滿教是宗教,對於它究竟是何種性質的宗教,還有不同意見。或說它是“原始多神教的一種”,或說是“巫教”,或說是“以天神為主的一神教”。最近,有學者撰文提出,它是“原始的自發的多神教向人為的一神教過渡的宗教”。首先,薩滿教與其他的自發宗教一樣,沒有什麼完備的組織,但卻有相當於人為宗教一樣的神職人員,他們主要通過跳神等活動為人們求福、求子、治病、驅鬼。其次,薩滿教的信仰對象基本是多神,但也有向信仰以天神為主的一神教過渡的傾向。從赫哲族的薩滿教可以看到他們信仰的神起碼有三類:第一類是與他們的牧獵生產和生活有聯系的鹿神、虎神等;第二類是神桿下的朱林神,神桿上的鳩神、大鷹神,神具上的四足蛇
神、龜神,等等;第三類則是供在樹上的天神、老爺神、龍王神、土地神、菩薩、藥王等。這些信仰,既有來自靈魂崇拜、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的觀念,也有受人為宗教特別是佛、道教影響的。第三,薩滿教的跳神活動,有的出自自然信仰,也有類似人為宗教的因素。第四,薩滿教的神具和咒語具有很突出的自發宗教的特點,同時也有人為宗教的成分。
薩滿教包括哪些范圍,在這問題上也有很大分歧。以前人類學傢把薩滿教稱為Shamanism,認為是一種世界性的宗教。於是有人說:“薩滿教是宗教類型之一,這一術語是各種各樣宗教活動總體的名稱。”他們主張:“從前有人以為薩滿教隻盛行於亞、歐兩洲北部的寒帶,住在北太平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諸民族之間。近代發現美洲的印第安人,亦有同樣的薩滿。在中國,原始宗教的巫,也是薩滿教,而且不僅限於漢族。蒙古的黑教,回民的毛拉,彝族的必磨,苗人的鬼師,瑤族、畬族的鬼師,都是薩滿的遺跡。在佛教、伊斯蘭教進入中國以前,巫為中國唯一的宗教,道教不過是由巫轉來。
至於亞洲的南部馬來群島亦有類似薩滿的存在。“這種觀點基本上是用薩滿教來概括所有的自發宗教或原始宗教。反對這觀點的認為這樣誇大瞭薩滿教的范圍,是不科學的。薩滿教隻是自發宗教的一種。有人認為它僅僅流傳在滿洲的通古斯族和西伯利亞的東北及西北部、土耳其和沃斯替亞克諸民族之間。我國東北的女真、蒙古、赫哲、鄂倫春等族都曾崇奉薩滿教。
上述有關薩滿教懸而未解的一些問題,還有待專傢學者作進一步研究。(聞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