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智公主除奸逐保姆 刁皇孫起禍鬧宮廷

話說大公主因道光皇後寵愛,從小養在宮裡,身邊服侍的有侍女二十餘人,保姆八人。她雖說是女孩子,其性情卻與男子相同,終日愛騎馬射箭。豫王福晉一心想替她做媒,與她弟弟名叫符珍的做媳婦。講到那符珍,年歲雖已到二十歲,卻是女孩兒的心情,白嫩臉面,俊俏身材,知書明禮,卻是十分柔弱,生平怕見人說話,一說話便要臉紅。豫王福晉見他們兩人,一剛一柔,尚稱相配,便替他向皇後求婚。皇後便問大公主可願意嗎?大公主聽說男人幾十分柔順,心中甚是願意。皇後請皇帝把大公主指婚給符珍。另造瞭一座駙馬府,到瞭吉期那天,大公主辭別瞭父母,到府行過大禮,接著公婆來朝見過媳婦,便把這位公主冷冷清清地關在內院,沒有和附馬見過一面。大公主心中十分詫異。有時豫王福晉來看望她,背地裡問起,怎麼不見附馬,豫王福晉勸說,這是本朝的規矩,你耐著些兒吧,大公主聽瞭越發弄得莫明其妙,那符珍自從做瞭駙馬,這公主相貌如何,也不曾見過。終日關在外邊書房裡,要想進去終被一班侍女攔住,心中十分納悶。看看過瞭五個月,他們夫妻倆還不曾見過一面。大公主是個直爽人,如何忍耐得住,便吩咐侍女,把駙馬去宣召進來。誰知被保姆進來攔住說道:“這可使不得,倘被外人傳出去,說公主不愛廉恥,殊與體面有關。”

大公主沒法,隻得耐住瞭。再隔三個月,公主又要去宣召駙馬,又被保姆攔住瞭,說道:“公主倘一定要宣召駙馬,須要花幾個遮羞錢。”

大公主便拿出一百兩銀子,保姆說不夠,又添一百兩,也說不夠,一添添到五百兩銀子,保姆還是說不夠,說道:“宮裡打發俺來到府中照應公主,如宣召駙馬,是俺替公主要擔任。”

公主一氣,便也罷瞭。到瞭第二年元旦。大公主進宮拜歲,見瞭父皇,便問道:“父皇究竟將臣女嫁給何人?”

道光帝聽瞭這話,十分奇怪,說道:“那符珍不是你的丈夫嗎?”

大公主問道:“什麼符珍,符珍是怎麼樣的人,臣女嫁瞭一年,卻不曾見過一面。”

道光帝問道:“你兩人為什麼沒見面?”

大公主說道:“保姆不許臣女和他見面,臣女如何能見?”

道光帝說道:“你們夫妻們的事體,保姆如何管得?”

大公主又問道:“父皇不是派保姆到府中來管束臣女的嗎?”

道光帝說道:“沒有這件事。”

大公主聽瞭這句話,就明白瞭。回到府中,先把保姆喚到跟前來,訓斥瞭一頓,趕出府去。又把駙馬召進內院一屋子住著。從此夫妻二人十分親愛,後來一連生瞭八個兒子。這是清朝定鼎以來,公主生兒女的,隻有這位大公主。因為清朝的公主,招瞭駙馬,終是不得見面,害相思病死的實有其人,這都是那班保姆在宮中作梗,使壞,若公主死瞭,便把駙馬趕出府去,除房屋繳還內務府外,那公主的器用衣飾,就可吞沒,歸為私有。因此這班保姆因貪圖公主的衣飾,便想出許多方法,去逼死公主。那保姆虐待公主,好似鳩母待妓女一樣。經此一來,那大公主,算是清朝二百年來,保姆對公主虐待的弊病幫除瞭如今再說道光皇後,原是侍衛頤齡的女兒,姓鈕鈷祿氏,頤齡曾出任外官,在蘇州做過將軍。這鈕鈷祿氏幼時也曾隨任蘇州,那頤齡平日和地方上的紳士常有來往,那紳士傢眷們也常到將軍府來遊玩,鈕鈷祿氏和那班紳士女兒要好,也學瞭許多閨房裡的玩兒。後來選進宮去,道光帝見她才貌雙全,封她做瞭全妃。不到二年,封為貴妃。皇後佟佳氏死後,這鈕鈷祿氏便冊立補升皇後。這位皇後仗著自己聰明,便事事爭勝。因她自己統率六宮,便擺出皇後的架子來,不許皇上隨意召幸。因此道光帝和皇後感情,就有些疏遠。後來皇帝帶著博爾濟錦氏靜妃到熱河去住瞭多時,皇後心中越發不自然瞭。待到回宮來,見瞭靜妃不免有些冷言冷語。那博爾濟錦氏正在得寵的時候,如何肯讓。但因為名份關系,隻得退讓幾分。她便用暗箭傷人的法子,先到皇太後跟前去,獻些小殷勤。皇太後因皇帝崇尚節儉,住在慈寧宮裡,十分清苦。靜妃覷著太後不周不備的地方,送些禮物皇太後看她得寵的妃子,便也假以辭色。那靜妃看太後和她走瞭一條路,便慢慢言裡語裡說瞭許多皇後壞話。那皇太後,本來也不喜歡皇後,因為從前的皇後佟佳氏原是皇太後內親,如今見鈕鈷祿氏是由貴妃升做皇後的,也有幾分瞧她不起,那皇後也有幾分覺得,又打聽得靜妃從中作崇。但是靜妃在面子上,總是十分敬重皇後,也是無隙可乘瞭。靜妃每到皇帝召幸的時候,便一邊哭著,一邊訴說皇後如何虐待、如何嫉妒。女人的淚原是很有力量的,況且是寵妃的眼淚,這力量越發大瞭。再加皇後事事要挾制皇帝,道光帝心中也有些恨著皇後。如今聽瞭靜妃的枕邊密語,越發把皇後冷淡起來瞭。可是,靜妃正在那裡用全副精神擺佈皇後的時候,偏偏她親生兒子五皇子不爭氣,鬧起亂子來幾乎把靜妃失瞭寵幸。那五皇子亦宗,是靜妃的親生兒子,和四皇子奕寧同年同月同日生,隻時辰上差一點。這五皇子欒宗自小兒性氣粗暴,膽大妄為,不愛讀書,隻因他氣力大,那班弟兄們,終吃他的虧因此人人懷恨,卻又怕他的動蠻,便也是無可奈何。因他仗著生母正在得寵的時候,年紀雖小,已經封瞭淳郡王,跟著兄弟們在上書房讀書。師傅是大學士徐鴻逵,卻一位極古板、極嚴正的先生。皇子們見瞭他都害怕,獨有五皇子奕宗不怕。一天他捉住一隻青蛙,去悶在先生的墨匣子裡,待先生去揭開硯蓋來,青蛙帶著墨汁滿桌亂跳著,偏偏跳在徐先生的褂子上,弄得先生穿的這件長褂一蹋糊塗。先生憤恨非常,抬起頭來,便問是誰捉弄。那上書房的阿哥們,多說不知道,隻是不見瞭五皇子。便打發許多太監,滿院找尋,直找瞭兩三個時辰,卻找不到。後來五皇子奕宗卻在正大光明殿的柱子上溜下來。這正大光明殿上,設著寶座,宮裡規矩,無論什麼人走過殿前,必須繞著路,非有大事行禮,不能在殿上行走。如今這五皇子奕宗犯瞭大不敬的罪,先生便請出祖訓來,把五皇子奕宗的手心打瞭三下,五皇子奕宗從此懷恨在心,時時要想報這個恨。這時正是夏天,徐學士身體肥胖,常常飲茶,他的茶杯是有一定的時時要講書,那皇子們一齊站著聽講,徐學士講到口渴的時候,拿起茶杯一喝便幹。不知什麼時候,那五皇子奕宗悄悄的又去倒瞭一杯茶來,擱在桌上,這時大傢不曾留心隻有四皇子冷眼裡看著,停瞭一會,師傅又拿茶杯來才喝瞭一口,便哇的聲,吐瞭出來,氣得他滿面怒容,瞪著眼大聲問道:“誰撒尿在裡面?”

那班皇子頓時嚇得不敢作聲,這時四皇子卻忍不住瞭,便上去說道:“俺看見五弟拿過這茶杯來。”

五皇子奕宗聽說正要抵賴,先生便大喝一聲:“上去拉住他。”

五皇子奕宗卻大嚷起來,正在這個當兒,道光帝恰巧從裡面踱出來,見瞭這樣子,問道:“怎麼,敢是五阿哥背不出書來嗎?”

徐鴻逵見瞭皇帝,便上去迎接,說道:“五阿哥賜臣茶一杯,茶中頗有異味,請陛下一嗅便知。”

道光帝正拿起茶杯來嗅時,那五皇子看著事禮不妙,急拔腳溜出門去,皇帝大怒,喝一聲:“抓進來。”

便有兩個太監上去,揪著奕宗進來。道光帝氣憤極瞭,拔下佩刀來,向奕宗砍去,虧得徐鴻逵上去跪下來攔住,替五皇子討饒,道光帝見師傅跪下瞭,忙上去扶師傅起來徐鴻逵又說許多好話,五皇子奕宗趁這個時候也跪下地來,連連磕頭求饒,皇帝抬起腿來兜身一腳,把五皇子踢倒在地,又拿瞭一根大板子,遞給師傅,督看著師傅在腿上打瞭十板,便氣憤憤地走進宮去。誰知那靜妃早已得到消息,忙拔去瞭簪子,披著頭發,手裡捧著妃子的冠帶冊書,跪在宮門口,見皇帝進來,她便連連磕著頭,口稱:“臣妾教子無方,上觸聖怒,罪該萬死。如今情願將冊封冠帶納還,求皇上大發慈悲,賜妾一死。”

說著那眼眶裡的眼淚,便如潮水一般地奔湧出來。道光帝進來的時候,原是有氣的,如今見靜妃做出這可憐的樣子,早把心腸軟下來瞭,便伸過手去把靜妃扶起來說:“放心罷,你是沒罪的,隻是這逆子須得好好辦他一辦。”

說著靜妃上來,把皇帝扶進宮去,那道光帝便把五皇子從輕發落,在宮裡幽閉三年,不許出外。卻把這靜妃格外地寵愛起來。五皇子是靜妃親生的兒子,母子之間關乎天性。便買通宮中太監,常常送些衣服食物去,又叫人去安慰五皇子,叫他耐心守著,過瞭皇上氣惱時,便替他求著皇上,赦他的罪。這個消息傳到皇後的耳朵裡,說她私通外監,交結青宮,便在皇帝跟前上瞭一本。說靜妃不安本分,須嚴加管束。皇帝正迷戀靜妃的時候,看瞭這奏本,便付之一笑。那靜妃卻時時刻刻在那裡想計策,要中傷皇後。後來有蕊寧宮的宮女,到皇後宮裡去遊玩,在地上拾得一個佈人兒,上面刺著七個繡花針兒。那宮女看瞭很奇怪,她們原是貼身服侍太後的,便悄悄地拿這佈人兒去給太後看。上面還寫著生年八字,這八字卻是太後的年庚,這一來,太後便大怒起來,正是:女子小人本難養涓涓禍水可滔天要知皇太後如何追究此事,且聽下文分解。

《皇清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