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在跟項羽爭奪天下的時候,除瞭重用張良、蕭何、韓信等人以外,也得到瞭張耳、英佈、臧荼等人的幫助。張耳等人曾經和劉邦平起平坐地稱王,後來投靠劉邦,打敗項羽。劉邦當瞭皇帝,當然不好意思虧待這些人,所以隻好封他們為王。封張耳的兒子張敖為趙王,封英佈為淮南王,臧荼為燕王,這三個人的功勞又比韓信、彭越差遠瞭,劉邦既封瞭他們當然應該分韓信、彭越瞭。這樣,他把韓信封為楚王、彭越封為梁王,又把韓襄王的後代封為韓王,把英佈的嶽父吳芮封為長沙王,他一口氣封瞭7個王。
l劉邦封這7個人做王,隻是為瞭拉攏人心罷瞭。像韓信、彭越這些人能文能武,有才幹、有實力,當瞭王之後自己也有瞭軍隊,有瞭地盤,萬一勢力強大起來,發兵造反可不是鬧著玩的,對他劉傢的江山實在是個威脅。所以劉邦封瞭王以後,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天天在心裡盤算著怎麼把這幾個心頭大患給除掉。劉邦這人表面上待人寬厚,其實是用人一時,他是心狠手毒的。現在當瞭皇帝,韓信等人成瞭威脅,他就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開始一個一個地收拾他們。
這7個王當中,韓信的功勞最大,本領也最大,很自然地成瞭劉邦最大的心病。而韓信這個人自從立瞭大功,便驕傲起來,目空一切,說話也不註意分寸。有一次,劉邦跟韓信談到帶兵打仗的問題,劉邦問韓信:“像我這樣的才能,你看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頂多能帶10萬兵。”劉邦又問:“像你這樣能帶多少兵呢?”韓信說:“我帶兵當然是多多益善!”劉邦一聽臉就拉長瞭,心裡老大不高興,韓信這不是貶低他嗎?他瞪著韓信,冷冷地說:“你的本事那麼大,為什麼又服從瞭我呢?”韓信覺得苗頭不對,趕緊說:“您善於統帥將領,所以我得服從您瞭。”劉邦這才高興,但他一直想找機會除掉韓信。這個機會還真讓他給等到瞭。有人報告劉邦說韓信收留瞭項羽的大將鐘離昧,這可是個難得的借口。他本來想派兵討伐韓信,但沒有大將可派。於是他采用瞭陳平的計策,假裝要到楚國的名勝雲夢澤,帶著自己的親信部隊來到韓信的封地,準備找機會發動襲擊。
韓信聽說劉邦來到他的封地,他也明白,劉邦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本來他想起兵反抗,但他這個人也是過於天真,他覺得自己對劉邦一片忠心,為漢朝立過大功,劉邦不至於那樣絕情。這樣一想,他就猶豫不決瞭。這時,有人對韓信提建議說:“皇帝是為鐘離昧來的,如果你殺瞭鐘離昧,把他的頭交上去,皇帝一定會高興的。”韓信也信以為真。就去找鐘離昧商量。鐘離昧聽瞭勃然大怒,指著韓信罵道:“你這個傢夥太不夠朋友瞭!劉邦不敢派兵進攻你,就是因為我在這裡能夠給你幫忙,你如果殺瞭我去請功,我今天死,你明天必定滅亡。”說完,他就拔劍自殺瞭。韓信果真拿著鐘離昧的頭去拜見漢高祖,漢高祖立即叫武士把韓信給捆綁起來,裝進囚車帶走。韓信不服,大聲地叫冤,說高祖這是因為滅瞭敵國就收拾功臣。高祖考慮到韓信的功勞很大,而關於謀反的事又沒有確切的證據,就放瞭他,把他降為淮陰侯,後來,陳豯勾結匈奴,起兵反叛。劉邦親自率兵征討,韓信則留在京城,有人告發他要謀反,劉邦的妻子呂後設下毒計,由蕭何誘騙韓信進入圈套,在宮中被衛士五花大綁。結果呂後不僅把韓信殺掉瞭,而且把他的父族、母族、妻族全部斬草除根。英名一世的大將韓信就這樣被心狠手毒的呂後暗算瞭。劉邦知道以後,心裡暗暗高興,也沒再追問這件事。
韓信死瞭以後,漢高祖又一個一個地收拾其他幾個異姓王。從公元前202年起,到公元前195年,他先後把分封出去7個異姓王消滅瞭6個,空出來的5位,就派自己的兄弟子侄去接替。劉邦收拾瞭韓信和臧荼以後,淮南王英佈也坐立不安瞭。英佈原先是楚霸王項羽手下的一員猛將,他曾經跟著項羽北上救趙,在巨鹿大戰中以少勝多,立下瞭大功。後來,項羽把他分封為九江王。劉邦和項羽奪天下的時候,派一個能說會道的隨從去拉攏英佈,使英佈背叛瞭項羽,從背後給項羽插瞭一刀。
韓信的死,使英佈十分寒心。後來梁王彭越也被除掉瞭,劉邦甚至還把彭越剁成肉醬,送給諸侯王去吃。這是殺雞給猴看,英佈越想越覺得下一個就是自己瞭。韓信和彭越都是劉邦的親信大將,是漢的開國功臣,劉邦都如此地殘忍,而英佈曾是項羽的部下,劉邦自然對他更不會手軟,所以英佈在公元前196年起兵造反。
劉邦聽說英佈造反,親自率領大軍去討伐。當兩軍對陣的時候,劉邦看到英佈的陣勢跟項羽相似,他的心裡不禁有些發毛。他責問英佈說:“我已經封你為王,你為什麼還要造反?”英佈破口大罵,罵劉邦殺韓信、彭越、兇狠歹毒,不仁不義,逼得他也走投無路,不得不起兵造反。
英佈把劉邦罵瞭個狗血淋頭,劉邦被他揭瞭短處,不由得惱羞成怒,又聽說英佈要奪取他的皇位,氣得火冒三丈,立即下令發動進攻,他費瞭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敗英佈,平定瞭這場叛亂。戰鬥中,劉邦被飛箭射傷,從此就一病不起。
劉邦在英佈那兒吃瞭苦頭以後,越發不放心劉傢的天下瞭,他把異姓王一個個地消滅瞭,又把自己的所有子弟都封瞭王,想要以此來使劉傢的天下永存下去。
公元前195年,劉邦知道自己很快就要不久於人世瞭,他召集瞭所有的文武大臣們到太廟裡去立誓。劉邦讓手下人牽來一匹白馬,親自主持瞭殺馬宣誓的儀式。他端起一杯冒著熱氣的馬血酒起誓說:“我自從做瞭皇帝以後,已經12年瞭。當年有很多人追隨我打天下,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我已經給瞭他們許多應有的獎賞,有很多人被封王封候,手中掌管不少土地。我從自己的良心上說,已經對得起他們瞭。但是這些人當中,有不少人驕傲自大,自以為對國傢有功就目空一切,甚至貪心不足,舉兵反叛,想要搶奪我劉傢的天下。現在我在這裡當著祖宗的靈位,為子孫後代留下一條不許違反的信條,希望大傢發誓遵守:從今以後,凡不是劉姓的人,一概不許封王;凡是沒有立大功的人,一律不許封侯。誰要是違反這個盟約,天下人就共同討伐他!”
劉邦起誓完畢,把馬血酒半杯倒在地上,剩餘的半杯一口氣喝瞭過去。在場的所有人也都照他的樣子,每人喝瞭馬血酒,發誓一定要永遠遵守這個盟約。劉邦殺馬立誓,是為瞭防止異姓王造反,保住劉傢的天下。他以為這是一條長久之計,但他萬萬沒有料到第一個起來造反,違背這個盟約的人竟是他自己的妻子呂後和呂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