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_第40節

第31節

那群人說:

“有那樣一個人,騎著那樣一匹馬,他與你所詢問的相似,他還有一頭鷹。他每天到我們這裡來喝馬奶,然後就去瞭,不知道他夜裡住宿在那裡。但見西北風起處,他放鷹捉住的野鴨、雁的翎毛,象雪片似的飄散,被風刮來,想必他就在這附近處吧,現在到瞭他來的時候瞭,請你稍等一會兒。”

第32節

稍過瞭一會兒,有個人溯統格黎克小河而來。走近來時,果真就是孛端察兒。他兄長哥哥不忽合塔吉見瞭,認出他來,便帶領著他,溯斡難河而上騎著馬奔馳而回。

第33節

孛端察兒跟隨在他的哥哥不忽合塔吉後面,邊騎馬馳行,邊說道:

“哥哥,哥哥啊!身體應當有首腦,衣服應當有領子,這才好。”

他哥哥不忽合塔吉沒有理睬他說的話。

第34節

孛端察兒又把這話說瞭一遍,他哥哥還是沒有理睬,沒有回答他。

走著走著,孛端察兒又說瞭一遍,哥哥說:

“你剛才三番兩次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第35節

於是孛端察兒說道:

“剛才在統格黎克小河上住的那群人,沒大沒小、不分尊卑、上下,一律平等,是容易制服的一群人,咱們可以把他們全部擄來。”

第36節

當時他哥哥說道:

“那好吧!等到回到傢裡,和兄弟們商量商量,就去把那群人全部擄來。”

兄弟倆邊行邊議。

第37節

回到傢裡,兄弟們商議好瞭,就上馬出發,派叫孛端察兒打先鋒馳馬而行。

第38節

孛端察兒打先鋒馳馬而前,捉住瞭一個懷孕的婦人,向她問道:

“你們是什麼人?”

那婦人說:

“我是阿當罕兀良合惕部的札兒赤兀惕氏人[1]。”註釋:

[1]阿當罕兀良合惕部的札兒赤兀惕氏人—原文作“札兒赤兀惕阿當罕兀良合真”。兀良合真即兀良合惕部女人。阿當罕兀良合惕為兀良合惕部一個分部。札兒赤兀惕為該分部的一個氏族名。

第39節

兄弟五人把那群人擄來,有瞭馬群、食物、屬民[1]和奴婢[2]。註釋:

[1]屬民—原文作“哈闌”(haran),即領主的隸屬民。

[2]奴婢—原文作“禿惕合兒”(tudqar),旁譯“使喚(的)”,實為男、女傢內役使奴隸的通稱,男奴、女婢的通稱。

第40節

那個孕婦來到孛端察兒處,生瞭一個兒子,因為是外姓人[1]的兒子,取名為札隻剌歹,他就是札答闌[2]氏的祖先。

札隻剌歹的兒子名叫土古兀歹。土古兀歹的兒子,名為不裡不勒赤魯。不裡不勒赤魯的兒子,為合剌合答安。合剌合答安的兒子,為札木合。他們成為札答闌氏。註釋:[1]外姓人—原文作“札惕亦兒堅”,旁譯“世人百姓”。札惕(

ad),為相對於兀魯黑(uruq)而言的人,即同父系親族以外的人。

[2]札答闌—札答闌(adaran),其復數形為adirat或a

irat(札隻剌惕),《元史宗室世系表》作“插隻來”,《遼史天祚帝紀四》作“茶赤剌”。

《蒙古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