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在建立後唐以前,曾南下攻打後梁。在與後梁的猛將劉交戰的過程中,李存勖尚未擺好陣勢,劉便率軍突襲。在這危急關頭,李存勖的部下石敬瑭挺身而出,掩護李存勖全身而退,立下大功。此事過後,石敬瑭不僅得到瞭李存勖的大加贊賞,更成瞭遠近聞名的大將。
石敬瑭在傢中排行老二,自幼寡言少語,卻對兵法十分感興趣。戰國時期的大將李牧和漢朝時期的大將周亞夫是他最崇拜的兩位名將。成年之後,石敬瑭投入李存勖麾下,跟隨李存勖的養子李嗣源四處征戰。李嗣源曾數次遭遇生命危險,都被石敬瑭所救。李嗣源因此非常器重石敬瑭,讓他統領“左射軍”的親兵,甚至還把自己的女兒永寧公主嫁給他為妻。
在戰場上,石敬瑭驍勇善戰,屢立奇功。在政治上,他也非常有謀略,就連他的嶽父李嗣源在遇到一些問題時,也會征求他的意見。石敬瑭曾在陜州、魏博、河東等地任職,他為官清廉,政績優秀,深受百姓歡迎。
就在石敬瑭在河東任職期間,李嗣源因病去世瞭,其子李從厚登基。李從厚將李嗣源的義子李從珂從陜西調到河東任節度使,同時將石敬瑭調去鎮州,擔任成德軍節度使。哪曾想就在這時,李從珂起兵造反。李從厚派兵鎮壓,結果他派出的軍隊竟向李從珂投降瞭。李從珂帶著軍隊,直接攻入都城洛陽。李從厚倉皇出逃,在途中恰遇石敬瑭。原來石敬瑭是受李從珂的邀請,前去與其商議軍政要事。為向李從珂邀功,石敬瑭竟殺掉瞭李從厚所有的隨從,並生擒瞭李從厚。後來,李從厚便死在瞭李從珂手上,同時也將帝位拱手讓給瞭李從珂。
讓石敬瑭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幫助李從珂解決瞭心腹大患,非但沒有換來對方的信任,反而成瞭使自己成瞭對方的眼中釘。石敬瑭有傢回不得,隻能滯留在都城洛陽,愁病交加,憔悴不堪。他的妻子永寧公主見狀,唯有求救於自己的母親曹太後。李從珂隻是李嗣源的義子,跟曹太後並沒有血緣關系,可他從小就受到的曹太後恩寵。曹太後請求他將自己的女婿石敬瑭放回去,他便答應瞭她。李從珂這樣做,一方面是給曹太後面子,另外一方面則是覺得石敬瑭已經病入膏肓,再難成什麼氣候。
在嶽母和妻子的幫助下,石敬瑭終於回到瞭河東。身體康復以後,為瞭讓李從珂對自己放松警惕,石敬瑭假裝仍在病中,無力管理河東地區。與此同時,他又請求李從珂將大量軍糧囤積到河東,以便迎接契丹隨時可能發動的進攻。李從珂信以為真,因為當時契丹確實時常騷擾後唐邊境。實際上,抵禦契丹的進攻不過是石敬瑭的一個借口,他真正的目的是對付李從珂。
石敬瑭的狼子野心瞞過瞭李從珂,卻沒有瞞過河東的將士。有將士想擁立石敬瑭為帝,竟在李從珂的使臣面前沖著石敬瑭高喊萬歲。這個突發的變故叫石敬瑭手足無措,竟把帶頭叫自己萬歲的三十六名將士全都殺瞭。即便如此,石敬瑭還是無法放下心來,他向李從珂上書,要求將自己調往別處擔任節度使。這當然不是石敬瑭的本意,他之所以要這樣做,無非是為瞭試探李從珂是否已對自己起瞭疑心。
大臣薛文通認為,石敬瑭謀反是遲早的事,不如就將他調到別處,殺他個措手不及,李從珂接納瞭這個建議。石敬瑭明白自己的野心已經被李從珂洞悉,無奈之下,隻得盡量拖延時間。他以自己有病為借口,繼續停留在河東,並宣稱李從珂不過隻是先帝的義子,根本沒有繼承帝位的資格,叫李從珂退位,讓李嗣源的親生兒子李從益即位。這下終於將李從珂激怒瞭,他先是罷免瞭石敬瑭的一切官職,隨即出兵攻打石敬瑭。
盡管先前已經做瞭大量的準備,但石敬瑭依然不是李從珂的對手。在這樣的危急關頭,石敬瑭選擇瞭向遼國的君主耶律德光求援。耶律德光親自帶兵前來,將李從珂的後唐軍隊擊敗。石敬瑭建立瞭後晉,登基成為後晉高祖。
石敬瑭接受瞭耶律德光這麼大的恩惠,自然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其實,雙方一早就談妥瞭條件,隻要耶律德光幫助石敬瑭登上帝位,以後石敬瑭建立的政權便會對遼國自稱為兒國,每年都會向遼國進貢大量的財物,並將今天的河北以及山西北部的幽雲十六州全部割讓給遼國。
從這時開始,每年後晉都會將三十萬匹帛進貢給遼國。另外,雖然石敬瑭比耶律德光足足大瞭十歲,但並不妨礙他尊稱耶律德光為父皇。幽雲十六州面積廣闊,且地理位置十分顯要,在遼國占據瞭這片地區以後,中原與遼國之間的屏障——長城就落入瞭遼國的勢力范圍之內。此後,遼人要想入侵中原,簡直易如反掌。石敬瑭在成為“兒皇帝”的同時,也成瞭禍害中原百姓的罪人。
石敬瑭當上皇帝以後,日子並不好過。遼國的使臣時常對他出言不遜,甚至大加指責,他非但不能生氣,還要給對方賠笑臉,說好話。後晉的朝臣大多主張奮起反抗遼國的壓迫,隻有少數幾名大臣,如桑維瀚等堅持對遼國忍氣吞聲。石敬瑭聽從瞭桑維瀚的勸告,繼續做這個卑微的“兒皇帝”。與此同時,後晉國內不斷發生叛亂,各地將領紛紛起兵造反,爭奪皇位。在平叛的過程中,石敬瑭的兩個兒子都死瞭,石敬瑭自己也一病不起。未等將叛亂平息,這位“兒皇帝”就一命嗚呼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