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

七擒孟獲

打瞭敗仗的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吃瞭很多藥也不見好轉,劉備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瞭,就命人去成都把諸葛亮請過來。見瞭諸葛亮,劉備禁不住流下眼淚,悲傷地說:“我很後悔沒有聽信丞相的話,如今打瞭敗仗,蜀國基業幾乎就毀在我手裡,自己也身染重疾,不久於人世。眼下我最不放心的就是我的兒子劉禪,他還年幼,不能擔起國傢重任,勞煩丞相多扶持他一些。”諸葛亮聽瞭也很傷心,劉備接著說:“如果劉禪是個可塑之才,就請丞相輔佐他,如果他不成器,丞相就取而代之吧。”

說完這話,劉備咽下最後一口氣,去世瞭。諸葛亮忍著悲痛回到成都,宣佈瞭劉備的死訊,隨後輔佐劉禪即位,史稱蜀漢後主。

公元223年,益州郡有一個地方富紳名叫雍闓,他看到劉備已經去世,認為蜀漢終有一日會被滅亡,於是殺死瞭益州太守正昂,又把朝廷派來接任太守的張裔抓起來帶到東吳,並希望南中四郡的少數民族也能起兵反抗蜀漢,但南中少數民族並不信任雍闓,都不願意響應他。不過雍闓的叛變已經給蜀漢造成瞭很大的危機。

這一天,手下人向諸葛亮報告,說孟獲故意在少數民族面前說蜀漢的壞話,激起人們的不滿和憤恨,導致南中少數民族全部加入瞭雍闓的叛變。因為孟獲在南中地區特別有聲望,大傢都很敬重他,所以他說的話大傢都深信不疑。

諸葛亮聽到消息後,並沒有急著發兵,而是派人給雍闓寫瞭幾封書信,要求他不要和蜀漢作對,另外又派鄧芝和陳震去東吳修好,還吩咐太守龔祿在南中邊境做好迎戰準備。諸葛亮認為,國傢剛失去瞭一位君主,當務之急是要穩定民心,保障國傢安全,因此他決定親自出征平定叛亂。

出征前,參軍馬謖在送別諸葛亮的時候,建議諸葛亮在這次戰鬥中采用心理戰術,即“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馬謖分析,對付這些少數民族不能硬碰硬,必須讓他們打心眼裡服從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勝利。諸葛亮對馬謖的建議表示認可,他先把軍隊分為三路,自己帶一路人馬走水路來到越巂郡(今四川西昌東南),命部下馬忠、李恢各帶一路人馬,分別進攻牂柯郡(今貴州遵義一帶)和益州郡。牂柯郡和越巂郡的首領早就加入瞭雍闓的叛變隊伍,兩人和蜀軍展開瞭激烈的戰鬥。正在兩軍交戰途中,越巂郡首領高定卻和雍闓在指揮權上發生瞭爭執,最後雍闓被高定殺死,高定為瞭表示對孟獲的忠心,把雍闓的部隊全部交由孟獲掌管。

李恢的軍隊一路打到昆明,把盤踞在益州郡的叛軍全部消滅,馬忠也大獲全勝,隨後帶著軍隊和李恢會合。諸葛亮帶著主力大軍在南中也屢戰屢勝,而且還殺死瞭高定。馬忠和李恢率軍來到南郡支援諸葛亮,三支軍隊合而為一,氣勢洶洶向孟獲大軍發動進攻。

諸葛亮想起臨行前馬謖的建議,便先派人去調查孟獲的情況,得知孟獲在當地非常得人心,這樣一來,硬攻更加不可行,有可能會引起百姓更為強烈的反對,諸葛亮決定先讓孟獲臣服蜀漢,然後利用他的威信收服南中。

諸葛亮首先開戰,但他要求士兵上陣隨便抵抗幾下之後就朝後撤退,孟獲看到蜀軍潰逃,還以為他們打不過自己,便洋洋得意起來,命令對蜀軍窮追猛舍,但他沒有想到,諸葛亮早已佈下瞭陷阱等著他。孟獲被抓後見到諸葛亮,臉上露出不屑的表情,他以為諸葛亮要殺死自己。讓他沒想到的是,諸葛亮居然命人給他松綁,還輕言細語勸他不要再和蜀漢作對。孟獲不聽,嘴裡一直叫罵著,諸葛亮也不反駁,隻是笑著領著他參觀蜀軍軍營。在這之前,諸葛亮故意把精壯的士兵都藏起來,讓孟獲以為軍營裡隻有些老弱殘兵。孟獲看瞭之後對諸葛亮說:“這次被你們抓住是我作戰失誤,現在得知你們的兵力不過如此,這樣的話,打敗你們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瞭。”孟獲這麼說正中諸葛亮下懷,諸葛亮命人把孟獲送出大營,讓他好好準備一番再來。

到瞭這天半夜,孟獲率領五百名士兵前來偷襲蜀軍,一路上什麼埋伏也沒有,很順利地進瞭軍營,正當孟獲暗自得意偷襲成功的時候,蜀軍突然從四周冒瞭出來,把孟獲一行人圍困在中間。原來諸葛亮早就猜到孟獲半夜會來偷襲,已經部署好瞭埋伏等著他。孟獲再次被擒,可他還是不服氣,諸葛亮也很大度,仍舊放他離開,等著他下一次進攻。

第二次,孟獲采取水戰,他把部隊駐紮在滬水南岸,靜靜地等待著進攻的機會。諸葛亮故意裝作上當的樣子,命令一部分士兵造木筏渡河,木筏走到河中央的時候,孟獲下令放箭射殺蜀軍,蜀軍連忙掉頭往回走,不一會兒又走到河中間,孟獲軍隊再次放箭,蜀軍再次掉頭。就這樣來來回回很多次,蜀軍總不能到達對岸,孟獲也是隻下令放箭,沒看到有其他動靜。在和孟獲對峙的時候,諸葛亮已經暗中派出兩隊大軍,繞道從上下遊分別過瞭河,出其不意地把孟獲大軍包圍起來,孟獲又被抓住瞭。

如是幾次之後,孟獲再也不敢小看諸葛亮瞭,他把幾位部落首領召集起來,帶著聯合大軍攻打蜀軍,諸葛亮輕輕松松把他們引進設好的埋伏裡,部落首領們十分慌張,紛紛請求孟獲想辦法逃脫。正在這時,諸葛亮傳話命令蜀軍放孟獲等人回去,部落首領沒料到諸葛亮會這麼說,心裡都很不踏實。孟獲卻流著淚說:“丞相對我們仁至義盡,如果我們還執迷不悟的話,真是該死瞭。”說完,便領著眾首領投降瞭諸葛亮。

諸葛亮沒費多大功夫就收服瞭南中,還贏得瞭民心,從這之後,南中基本沒有發生過暴亂和叛變。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