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的故事

漢宣帝即位後,匈奴南下侵略的次數減少瞭些,他們內部發生瞭混亂。幾個匈奴王族不甘心受人管制,紛紛自立為單於,這一下,匈奴就出瞭五個單於。五個人為瞭王位爭得你死我活,其中有一個呼韓邪單於,想用漢朝做靠山來打敗其他單於,就親自來到長安朝見漢宣帝。漢宣帝得知他的來意後很高興,不但讓兩個將軍率領一萬人跟隨他回去,還賞賜瞭很多糧食。

公元前49年,漢宣帝病死,漢元帝即位。呼韓邪單於打敗瞭其他四位單於,成瞭匈奴的統治者,而且一直和漢朝保持著友好的關系。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次來到長安,明確表示想和漢朝和親。

和親政策還是漢高祖時期,一位名叫婁敬的大臣提出來的。當時的匈奴絲毫不把漢朝放在眼裡,為瞭穩定兩國之間的關系,漢朝不得不示弱,但漢高祖隻有一個親生女兒,呂後不願意讓她嫁到荒涼的北方去,於是漢高祖從皇宮裡挑瞭一個女孩封為公主,遠嫁匈奴。這一次的情況則和以往不同,匈奴的勢力大不如從前,漢朝明顯強盛起來,面對呼韓邪單於的求親,漢元帝決定選一個宮女給他。

昭君出塞

漢元帝命人去宮裡宣佈匈奴求親的消息,希望有人自願前去。宮女們當然願意去外面瞭,進入深宮有可能一輩子都出不去,即便是嫁給一個普普通通的百姓,也比永遠呆在宮裡要好。可是,當宮女們得知這次要去荒涼的北方,而且是嫁給匈奴人,每個人都默不作聲,誰也不願意離開傢鄉。漢元帝急瞭,要是找不到人選嫁給匈奴,不但漢朝丟瞭面子,呼韓邪單於的臉上也掛不住,搞不好兩國之間的關系又會開始惡化。

正在這個時候,有一個宮女自告奮勇要求去匈奴,漢元帝大喜,連忙命人把這個宮女帶到面前。這個宮女名叫王嬙,也叫王昭君,她出生的時候,父親年歲已經大瞭。對這個女兒,傢人十分疼愛,把她捧在手心裡養著。隨著王昭君慢慢長大,她美麗的容貌也得到瞭很多人的贊嘆,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人們一傳十,十傳百,連京城的人都知道有一個叫王昭君的女孩子,生得美若天仙、聰明賢惠。公元前36年,漢元帝下令全國選秀女,王昭君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宮的。不過她沒有在進宮後就立刻得到皇帝的賞識,相傳漢元帝是通過畫像來觀看秀女,很多秀女為瞭讓畫中的自己能漂亮一點,偷偷地塞給畫師很多錢財,隻有王昭君沒有這麼做。畫師得瞭眾人的賄賂,把每個人都美化瞭一番,在畫王昭君的時候,則故意把她畫醜,所以皇帝沒發現王昭君的美貌。王昭君並不懊悔,如果匈奴不來求親,也許她會安安靜靜地在皇宮裡生活一輩子。當漢元帝在著急找不到去匈奴的人選時,王昭君已經打定瞭主意,她知道匈奴和親對漢朝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沒人肯去,那就自己去吧。

漢元帝給王昭君準備瞭很多嫁妝,選瞭一個好日子,然後去通知呼韓邪單於,打算過幾天就成親。呼韓邪單於見到王昭君後,立刻被她的美貌吸引住瞭,又看看那麼多的嫁妝,單於打心眼裡對漢元帝充滿瞭感激,發誓以後一定和漢朝永遠交好。

沒過幾天,呼韓邪單於就帶著新婚妻子王昭君啟程回匈奴,一路上隊伍浩浩蕩蕩。看著越來越遠的長安,王昭君心裡產生一絲悲涼。經過一年多長途跋涉,王昭君終於來到瞭漠北,匈奴人民早已盛情等候著她的到來。為瞭感謝王昭君為漢朝和匈奴做出的貢獻,呼韓邪單於特別封她為“寧胡閼氏”,意思是她給匈奴帶來瞭安寧。

昭君嫁入匈奴後,漢朝和匈奴的關系有瞭更進一步的發展,兩國和睦相處,邊境城鎮貿易往來不斷,一派和諧的景象。昭君和呼韓邪單於有一個兒子,呼韓邪單於去世後,按照匈奴風俗,昭君成瞭新單於的妻子,之後又生瞭兩個女兒。昭君參與瞭匈奴的政治,在漢朝和匈奴之間調節關系,化解危機。

漢元帝在昭君出塞後,把她的兄弟接到長安來,封瞭大官,還派他們出使匈奴,和妹妹見面,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過長安侍奉漢元帝的皇後。王昭君出塞的故事從古流傳至今,人們敬佩她遠離故鄉,為瞭自己國傢的安定而做出的貢獻,使得胡漢百姓得到瞭一段暫時安穩的環境,團結瞭兩國人民的感情。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