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母戊鼎祭母

商被周滅掉,殷也遭到破壞,淪為廢墟。過瞭三千多年,到瞭近代,人們在安陽小屯村一帶發掘出大量古代遺物,其中有很多刻有文字的龜甲和獸骨,這些就是甲骨文。通過對甲骨文的辨認,人們才知道那裡當年曾經是盤庚遷都的遺址,就叫它是“殷墟”。同時也證明瞭商朝的存在,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由此推進到商朝。

殷墟出土的大量文物,使現代人對商朝中後期社會發展的情況有瞭一定的瞭解。其中包括大量的青銅器,包括各種各種生活器皿、祭器、兵器,種類很多,制作精巧。青銅冶鑄業的發展,表明人類已經能夠熟練地從礦石中提取金屬,用它制造工具,改造自然。這不僅標志著生產力的發展,同時也標志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青銅業的發展,促進瞭新的手工業的產生,使各個行業一起興盛起來。由於青銅業的發展,商朝創造瞭燦爛的青銅文明。殷墟中,還出現瞭後母戊大方鼎這樣的重器,其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極高水平,說明中國青銅時代已進入繁榮時期。

在中國遠古時代,鼎僅為烹飪之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來燉煮和盛放魚、肉,前身是原始社會黏土燒制的陶鼎,是日用的飲食容器,有三足圓鼎,也有四足方鼎。許慎的《說文解字》裡說:“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已經有青銅器瞭,不過直到商朝和西周時期,尤其是商代,以鼎為代表的青銅文化才真正發展到高峰,被制作成祭祀用的容器。後來,隨著冶煉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有瞭用青銅鑄造的銅鼎。傳說,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合並戰勝蚩尤後,曾鑄三鼎,代表天地人鼎足而立;夏禹曾收集九牧的金屬,在荊山之下鑄九鼎,以此象征九州,鼎上飾有魑魅魍魎的圖案,時刻警醒人們,防止受其傷害。後來,人們就認為鼎上的紋飾有鎮邪的作用。為瞭顯示律法的莊重嚴肅,有時還會將法律條文刻在鼎上。

自從有瞭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被賦上瞭神秘而威嚴的色彩,從一般的炊器演變成祭祀用的“神器”,成為鎮國之寶,傳國重器。鼎成為國傢政權的象征,改朝換代,新君王登位後,首先要做的就是鑄鼎,制定頒佈律法,以祈求祥瑞,象征新的開始,所以,朝代更替也稱鼎革,定都或建立王朝都被稱為“定鼎”。《左傳》中記載:“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國滅則鼎遷,夏朝被商朝所滅,九鼎遷於商都亳京;商朝被周朝所滅,九鼎又遷於周都鎬京。

在人們的心目中,鼎也是權力地位的象征,古代典籍中有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

除此之外,鼎還是用來表彰功績的禮器。周朝在重大慶典,或是王公大臣接受賞賜時,都要鑄鼎來傳揚功績,記載盛況。

現代漢語中,“鼎”字也被賦予“顯赫”、“尊貴”、“盛大”等引申意義,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時期、鼎力相助,等等。

據考證,商周時期,銅鼎是最為重要的禮器,後母戊大鼎就是此期間最著名的商王室重器。

後母戊大鼎出土於河南安陽侯傢莊武官村殷墟墓,是商代青銅文化頂峰時期的代表作,因為鼎腹內壁鑄有銘文“後母戊”三字,故以此命名。後母戊大鼎以其巨大精美,而被譽為“青銅器之冠”。此鼎是我國目前已出土的最負盛名的四足方鼎,它高大厚重,外觀雄偉,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總重量達832.84公斤,鼎腹呈長方形,口沿很厚,輪廓方直,上豎兩隻直耳,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四足中空,顯現出不可動搖的氣勢,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

除瞭高大厚重,大鼎上的飾紋美觀華麗,精巧而不失莊重,體現瞭高超的工藝水平,更增加瞭它的價值。鼎身四面的方形都是空白素面,除此之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在細密的雲雷紋之上,各部分的紋飾都各具特色。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饕餮是傳說中一種神秘的動物,是以虎、牛、羊等動物為原型,經過綜合、誇張等藝術處理,創造出的一種動物形象。據說,饕餮是好吃的野獸,用它的形象來裝飾青銅器,寓意吉祥豐收。鼎身四面交接的地方,以扉棱裝飾,扉棱上面是牛首,下面是饕餮。鼎耳外廓雕刻有兩隻相對的猛虎,虎頭繞到耳的上部,虎口大張,銜著一個人頭,好像被虎所吞噬,俗稱虎咬人頭紋。以這種吃人的形象做裝飾,渲染出一種恐怖的氣氛,給人精神上的壓迫感,從而顯示出統治階級的無上權威。四隻鼎足上鑄有蟬紋,線條清晰,蟬紋之上施以獸面,匠心獨具,同時增加瞭大鼎本身威武凝重的感覺。

一般認為,這鼎是商王為祭祀他的母親戊而鑄造的。但“母戊”又是指誰呢?一般人們認為,該鼎是商王武丁的兒子為祭祀母親而鑄造的,所以這座大鼎可能是祖庚或是祖甲鑄造的,據此推測,母戊就是指商王武丁妻子之一的婦好。

婦好是商王武丁眾多妻子中的一位,十分聰明,有著超乎尋常的勇氣和智慧。雖身為女性,卻能夠率領軍隊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多次主持各種祭祀活動,為武丁的統治服務。武丁是個有壯志的君主,非常喜歡輔佐他成就事業的婦好。後來,婦好先於武丁去世,武丁悲痛不已,厚葬瞭自己的妻子。武丁的後繼者,婦好的兒子就鑄造瞭後母戊鼎紀念她。

後母戊鼎是我國商代青銅器的代表作,顯示出商代青銅鑄造業的生產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和技術水平。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