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於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中,神農氏是另外一位對中華民族貢獻頗多的傳奇人物。司馬貞的《三皇本紀》中記載道:“神農氏,薑姓。母曰女登,有媧氏之女……感神龍而生炎帝,長於薑水,火德王。”據此推測,神農氏是生活在薑水流域一個薑姓部落的首領,“薑”字的原意是牧羊人,可見這個薑氏本是一個遊牧或者半遊牧的民族;“女”字底則表明這個姓氏源自古老的母系社會。
傳說中是他教給人們種植五谷,發明瞭農耕的農具,還傳授給人們制陶紡織的技術,他因為這些顯赫的功績而被尊為農業之神,別名:五谷帝仙。《周易·系辭》裡是這樣記載他的功績的:“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所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傳說上古時期,五谷和雜草長在一起,不但分不清那些是可以吃的,而且也沒有固定的產量,百姓隻能靠捋草籽、采野果、獵捕鳥獸來果腹,可是食物的來源既不充足,也不穩定,人們時常餓肚子。
百姓忍饑挨餓,神農氏心裡非常難過。有一天,天上飛來一隻全身長滿紅羽毛的鳥兒,它嘴裡銜著棵五彩九穗谷,飛過神農氏頭頂時,那顆谷穗掉到瞭地上。神農氏拾起谷穗,幾個谷粒掉到他的手裡,他就放到嘴裡嚼瞭嚼,覺得還挺好吃。他把谷穗埋進土裡,沒多久竟長成一小片。
這讓神農氏很受啟發:每年草木都會結種,種子掉到地上,第二年又會發芽結種,既然如此,何不將那些可以食用的草木的種子收集起來,專門找個地方種下來,等來年結實就可以用來填肚子瞭,而且這樣一來,年復一年,人們都會有東西吃瞭。那時野草和五谷混雜生長,神農氏就把各種草籽每樣都收集一些,然後一樣一樣地嘗,覺得可以吃再去試種,經過他的分辨和試種,最後發現瞭稻、黍、稷、麥、菽五種糧食。他讓人把樹木砍倒,把野草清理掉,開辟出一塊塊農田,把播種五谷的方法傳播開來。他告訴人們播種後不能幹等,要到田間去勞作,還發明瞭鋤頭、耒耜等生產工具,並教人們如何使用。同時,他意識到水對農作物生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發明瞭九井相連的水利灌溉技術,將水引入農田,讓莊稼更好地生長。從此以後,百姓就有瞭農業,可以生產糧食,不用再餓肚子瞭。
神農的神話傳說是中國原始社會從采集、漁獵轉化為農業生產階段這個階段現實的反映。這個人使原始社會有瞭農業生產,還教給人們農耕技術,因此人們尊稱他為神農氏。《孟子·梁惠王上》載:“神農,……承庖羲之本,以火德王。”以火德王,以火名官,因此還有一種說法,說神農氏就是以無上的德行聞名於世的三皇之一“炎帝”。在晉王嘉的《拾遺記》中,關於神農的傳說是這樣記載的:“炎帝時,有丹雀銜九穗禾,其墜地者,帝及拾之,以植於囚,食者老而不死。”關於神農氏和炎帝到底是不是一個人,歷來說法不一,我們也不做探究,因為我們要說的重點是神農氏對人類的貢獻。
傳說中,除瞭發明農耕技術,神農氏還嘗遍百草,發明瞭醫術,是醫藥之祖。《史記·補三皇本紀》中載:“神農氏作蠟祭,以赭鞭鞭草木,嘗百草,始有醫藥。”《淮南子·修務訓》載到:“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搜神記》也寫道:“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神農嘗百草的神話流傳久遠,至今不衰。
神農氏選出五谷,開墾田地,人們有瞭糧食可以吃飽瞭,可是,還是有人因為吃瞭不該吃的東西而中毒,或是常常會生病,或是漁獵時受傷。生病之後,人們不知道怎樣緩解病情,隻能挺著,有的人挺過去瞭,有的人就病死瞭。看著百姓飽受病痛折磨,神農氏非常著急,他向很多人征求意見,也想瞭很多辦法,比如火烤、水澆、冷凍等,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有時甚至會加重病情。
神農氏帶著幾個助手和簡單的行裝,就從傢鄉出發朝大山走去瞭。他日夜兼程,終於來到高山腳下,這時腿腫瞭,腳磨起瞭水泡,可他還是停都沒停就開始翻山。山上長著各種奇花異草,神農每看見一種植物,就摘下來放到嘴裡嘗嘗,然後記錄下這種植物的特征、性狀,吃到嘴裡的感覺和吃後身體的反應。
有一次,他剛把一棵草放到嘴裡嚼瞭兩下,頓時身體麻木,失去知覺,栽倒在地。身邊的助手慌忙扶著他坐起來。他知道,自己吃瞭有劇毒的草,可是全身都麻痹瞭,他說不出話來,隻好用盡力氣抬抬手,指著前面一棵發著紅光的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助手們趕緊摘下紅草放到嘴裡嚼嚼,然後喂給他吃瞭。神農吃下這棵草馬上毒就散瞭,身體也不麻瞭,頭也不昏瞭,話也能說瞭。神農用來解毒的那棵草就是靈芝草,後來,人們由此就知道瞭靈芝草能起死回生。
這次是有驚無險,盡管他知道如果繼續嘗下去,這種危險還會發生,而且說不定下次就沒那麼幸運瞭,可他仍繼續翻山越嶺,每到一處都嘗遍那裡的草木。山路曲曲折折,崎嶇難行,因為植物茂盛,陽光透不過來,很多山路上長著青苔,溜光水滑,一不小心就會摔下山谷,而且深山裡除瞭有毒草,還會有毒蛇猛獸出沒,非常危險。
有一次,在一座深山的樹林裡,神農氏被幾條毒蛇圍攻,被毒蛇咬成重傷,昏迷不不醒,命在旦夕。天上的西王母感念他為解救蒼生,以身試藥,於是派瞭一隻青鳥銜著她的仙丹到森林裡給神農氏解毒。青鳥找到他,把仙丹喂到瞭他嘴裡,神農氏慢慢蘇醒過來。青鳥見他醒瞭,就飛起來回去復命。神農氏感激上蒼的保佑,便高聲道謝。誰知,他一張嘴,仙丹掉到瞭地上。很快地上長出一顆青草,頂上還有一顆紅珠。神農氏仔細一看,這顆紅珠跟仙丹一模一樣,就把它摘下來,放到瞭口中,馬上身體就不那麼疼瞭,中毒的癥狀也好瞭。他非常高興,因為以後被毒蛇咬傷,就有藥可解瞭。他給這味草藥取名為“頭頂一顆珠”,後來,藥物學傢給它命名為“延齡草”。
就這樣,他翻過一座又一座山,每次都嘗完全山的花草,再去攀援另一座山,嘗出瞭三百六十五種草藥,記錄瞭各種草藥的功用,寫成《神農本草經》,人民生病瞭就可以針對癥狀,采來草藥醫治。後來,神農在山上采草藥時,誤嘗瞭斷腸草,不能解毒,就這樣死瞭。
神農氏為百姓找到五谷,還以身試藥,發明瞭醫藥,為瞭紀念他的偉大功德,民間有很多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為他建造廟宇,並在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舉行祭祀活動,——相傳神農氏生於正月初五,同時也祈求五谷豐登。舊時,藥鋪裡經常會供奉一張神農氏的畫像,畫像裡的神農手執草藥,濃眉大眼、笑容可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