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檻遣心二首

【水檻遣心二首】原文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傢。

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晴。葉潤林塘密,衣幹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

【水檻遣心二首】譯文

譯文

【其一】

草堂遠離城郭,軒楹寬敞,極目遠眺,沒有村莊阻隔,視野開闊。江水清澈,江水上漲,幾與江岸齊平,因而幾乎看不到江岸,草堂四周,樹木蔥蘢,在春日的黃昏裡 ,盛開著似錦的繁花。蒙蒙細雨中,魚兒歡躍,時不時跳出水面,微微風中,燕子斜飛。城中有十萬戶人傢,而此地隻有兩三戶人傢。

【其二】

蜀地四川的天氣常常在夜裡下雨,在水邊的欄桿旁已能看到天色轉晴。花葉被雨水淋得濕潤,樹林裡密密麻麻地佈滿水窪,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幹瞭。我不能承受現在的體弱多病,又哪裡還看重功利與浮名。慢慢地倒酒來飲,我憑借它來陪伴我的餘生。

註釋

①水檻:指水亭之檻,可以憑檻眺望,舒暢身心,讀jiàn。

②去郭軒楹敞:遠離城郭。軒楹:指草堂的建築物。軒,長廊;楹,柱子。敞,開朗。

③無村眺望賒:因附近無村莊遮蔽,故可遠望。賒:長,遠。

④澄江平少岸:澄清的江水高與岸平,因而很少能看到江岸。

⑤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傢.:將“城中十萬戶”與“此地兩三傢”對照,見得此地非常清幽。城中,指成都。

⑥蜀天:蜀中雅州,常多陰雨,號曰漏天。

⑦檻:欄桿。  

⑧祗(zhī):恭敬。

⑨尚:崇尚,註重。浮名:虛名。  

⑩涓涓:細水緩流的樣子。

【水檻遣心二首】賞析

第一首詩,首聯先寫草堂的環境:草堂離城郭很遠,庭園開闊寬敞,旁無村落,因而詩人能夠極目遠眺。中間四句緊接著寫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詩人憑檻遠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蕩蕩,似乎和江岸齊平瞭,這是寫遠景;“幽樹晚多花”則寫近景,草堂四周鬱鬱蔥蔥的樹木,在春日的黃昏裡,盛開著姹紫嫣紅的花朵,散發出迷人的清香。五、六兩句刻畫細膩,描寫極為生動:“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魚兒在毛毛細雨中搖曳著身軀,噴吐著水泡兒,歡欣地遊到水面來瞭。燕子輕柔的軀體,在微風的吹拂下,傾斜著掠過水蒙蒙的天空……這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句。詩人遣詞用意精微細致,描寫十分生動。“出”寫出瞭魚的歡欣,極其自然;“斜”寫出瞭燕子的輕盈,逼肖生動。詩人細致地描繪瞭微風細雨中魚和燕子的動態,其意在托物寄興。這二句詩流露出作者熱愛春天的喜悅心情。尾聯呼應起首兩句。以“城中十萬戶”與“此地兩三傢”對比,更顯得草堂的閑適幽靜。這首詩寫傍晚時分所見到的微風細雨中的景象,表現瞭環境的清幽美好和詩人閑適寧靜的心情及其對大自然的熱愛。全詩八句都是對仗,而且描寫中遠近交錯,精細自然,“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見其刻劃之痕。”它句句寫景,句句有“遣心”之意。詩中描繪的是草堂環境,然而字裡行間含蘊的,卻是詩人悠遊閑適的心情和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

第二首詩,前兩聯寫景,後兩聯言志。開篇描繪的是四川一帶夜裡常常多雨的天氣:晚上淅淅瀝瀝地下瞭一整夜的雨,等第二天出門以後,靠在水邊的欄桿上遠望,才看到天色已經開始放晴。夜裡的降雨和天明後的放晴構成瞭對比,烘托出晴朗天氣的可貴,由此也引出下文。由於雨水的淋洗,四周的花葉變得很濕潤,樹林裡也佈滿瞭水窪;淋濕的衣服已經幹瞭,枕席也變得幹凈。“葉潤林塘密”,表現出詩人生活環境的清幽和靜謐;“衣幹枕席清”,顯示出夜雨的綿長細密,也顯示出詩人住所的簡陋。緊接著,詩人描寫瞭自己年老多病的現狀,表達瞭他厭倦浮名的心情。“不堪”說明詩人老邁之甚,“何得”說明他對浮名厭倦之深,語氣強烈,感情激蕩。最後兩句寫他慢慢倒酒而飲,借此來消遣餘生,表達瞭詩人對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和無奈之情。這首詩與前詩相比基調就沉重瞭些,描繪瞭一番蜀地的景象。在詠物的同時抒發瞭詩人對現實的種種不滿和鬱鬱不得志,而又感慨自己老邁無力去改變現世,無奈飲酒來得以消遣。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