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

【江村】原文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江村】譯文

譯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繞村流過,長長的夏日裡,村中的一切都顯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飛來飛去,水中的鷗鳥互相追逐嬉戲,親親熱熱。妻子在紙上畫著棋盤,小兒敲針作魚鉤。隻要有老朋友給予一些周濟(隻是年老多病需要一些藥物),我這微賤之人也就別無所求瞭。

註釋

1、抱:圍繞。

2、長夏:盛夏。

3、微軀:微賤的身軀,詩人自指。

【江村】賞析

《江村》一詩的尾聯上句,有兩種版本,對於該兩種版本的優劣,有說法認為:

“先看“多病所需唯藥物”句。上面我們已經感知瞭詩人幽居江村的快樂與閑適隻是表面的,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年老多病之身所需的唯有藥物,能滿足這微薄的希望,微賤之軀夫復何求?而我們體會:亂離之世,命如螻蟻,藥物又有何用,不過茍延殘喘而已;正是暫得安寧,傢人相聚,才想到珍惜生命,也好讓這艱難得來的快樂延續下去,這應該是很樸素很低微很不得已的一種希望。可這希望能否滿足呢?將尾聯下句“微軀此外更何求”連起來讀,就會發現那隻是一種奢望。讀到此,想到此,我們會不會為老杜的辛苦艱難的生存境況而灑下同情之淚?

再看“但有故人供祿米”句。它使我們明白前面所描述的和樂安靜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之上的。而把尾聯兩句連起來讀,其內在情緒與其說是慶幸,不如說是一種無奈,一種辛酸。經過大半輩子的流離轉徙,執著追求,被社會時代之流沖撞激蕩,竟落得生活無著,渺無歸屬。盡管故人嚴武對自己關懷備至,但人生的失敗感不能說不緊緊地壓抑著一個自尊的男人的剛強的心,更何況這樣的投靠還隻是暫時的,不穩定的,一旦失去瞭“故人供祿米”的條件,生活又將陷入困頓流離之中。因此,對前途隱隱的擔心和無盡的憂傷還時時地折磨著詩人的內心,使他即使在眼前傢人團聚的情境下仍有濃重的如夢似幻感。”

如果僅從優劣來辨析的話,實際上,杜甫在經過中原戰亂以後,終定居於成都草堂,此時的心境應該是釋然的。在蜀中,上至劍南節度使,下至縣令、刺史,都來拜訪杜甫,使得杜甫該階段的詩充滿瞭祥和、自然的氣氛,如《江畔獨步尋花》等,其中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僅是個例情況。杜詩做中強調個體情感,而末句則所對應表現出的感情應該是回顧過去的顛沛流離的歲月,而感到的對今日的安然的珍惜之情。所以“多病所需唯藥物”和“但有故人供祿米”二句在情感的自然中,顯然“多病所需唯藥物”更好。

但如果從各版本出現的時間、與上句平仄聲韻的話,則應為“但有故人供祿米”一句。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