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其一

【古風·其一】原文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還,投軀豈全身?

如何舞幹戚,一使有苗乎!

【古風·其一】譯文

譯文

調兵的文書急如流星,

虎符發到州縣,催促出兵。

都說邊情緊急,到處喧呼;

驚起瞭樹頭宿鳥,黑夜飛鳴。

君王的德威象太陽照耀四境,

朝中有能臣,掌理國傢大政。

真是全國享太平,四海盡清明!

什麼事鬧紛紛?道是朝廷大征兵;

要五月渡瀘水,赴雲南去遠征。

膽小的老百姓,不比久歷戎行的士兵,

誰也怕去炎熱的遠方,長途行軍。

兒子們哭號著,辭別雙親,

天地愁慘,使日月也象失去瞭光明!

眼淚已經哭盡,快要流出血來;

悲傷摧折心肝,相對泣不成聲。

象困乏的犬羊,面對著猛虎,

又象絕望的海魚,難逃大鯨的吞並。

一千個出征軍人,不見有一個回傢,

已經給拉上壯丁,哪能再望活命!

為什麼不修王道,敷文教,以德服人?

使夷人歸心臣服,邊境永保安寧!

註釋

①羽檄——古時候征調兵員的文書,或其他急要軍書,上面插羽毛取迅速之意。

②虎符——虎形的兵符(發兵的信符),竹制,上面寫字,剖分為二,兩地分執,合以取信。 專城——一城之主,指州郡的主官。

③紫微——星座名,主應天子,這裡指君王。

④三公——唐代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這裡指元老大臣。

⑤天地句——《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說天下太平的意思。

⑥澹然——寧靜貌。

⑦楚征兵——當時征募兩京及河北河南兵南征,要經過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帶)。

⑧瀘——瀘水。唐朝時稱金沙江為瀘江,在雲南省。

⑨炎方——南方炎熱之地。

⑩如何二句——幹是盾牌,戚是大斧;舞幹戚即執幹戚而舞,是古代一種兵舞。相傳虞舜時有苗民不服,禹請征伐,舜認為是自己德不厚的緣故,用兵非道,於是修教三年,執幹戚而舞之,對有苗“敷文德”,有苗因而感化歸順。

【古風·其一】賞析

唐玄宗天寶年間多次發動對外用兵。這首詩是寫天寶十年征兵討伐南昭王闔 羅鳳的事。這次興兵先後出動瞭二十萬人,結果幾乎全軍覆沒。作者對於朝廷窮兵黷武、不顧人民痛苦的“開邊”政策極端反對,認為對待外族應該采取以德服人的和平政策而不應輕易用兵。詩中最後兩句表達瞭作者這種反戰的主張。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