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見武松身材魁偉,相貌英俊,一表人才,便問:“二郎如何也在這裡?”武松說:“小弟在清河縣,因吃醉酒,跟衙門裡一個小官兒爭吵,一拳把他打昏,隻當他死瞭,便逃出來,投奔柴大官人。後來聽說那小子又被救活瞭,正想回傢探望傢兄,不想發瞭瘧疾。剛才被哥哥那一嚇,出瞭身冷汗,倒覺得病好瞭。”
從次日起,宋江便和武松形影不離,又出錢給武松做瞭一身新衣。武松初來時,柴進也曾熱情相待。但他性子剛強,莊客有些不周之處,他動手就打。莊客紛紛找柴進告狀,時間一長,柴進雖不趕他走,待他卻疏遠瞭。他平生最敬佩宋江,如今宋江天天和他一道,他的老毛病也改瞭,莊客自然也不說他壞話瞭。
二人相伴著住瞭十多天,武松一心想回傢看傢兄,柴進、宋江留不住他,柴進就送他些銀子。他謝瞭柴進,收拾瞭行李,提一條哨棒就要走。柴進擺酒為他餞行,宋江兄弟送他五六裡路。武松再三相攔:“大哥留步,請回吧。”宋江堅持要送,又送瞭幾裡。大路旁有個小酒店,宋江說:“我們吃幾杯再分手。”
三人進瞭店坐下,要瞭酒菜,吃瞭幾杯,看看太陽落西。武松說:“哥哥若不嫌武二粗魯,就受武二四拜,拜為義兄。”宋江大喜,武松就拜瞭四拜。宋清取出十兩銀子,由宋江送與武松。武松推辭不過,隻得收下。三人出瞭酒店,武松流著熱淚,跟宋江分別,心中暗想,能結識宋江這種豪傑為兄,也不枉為人一世瞭。
武松走瞭幾天,來到陽谷縣地面。這天晌午,肚子餓瞭,見前面有個酒店,挑著酒旗,上寫“三碗不過岡”五個大字。武松走進去,倚瞭哨棒,坐下來。店主人放瞭三個碗,一雙筷子,一盤菜,倒上一碗酒。武松一飲而盡,說:“好酒。有什麼下酒菜,賣些來吃。”主人切瞭二斤熟牛肉,端上來。武松又吃兩碗酒,店主人卻不再倒瞭。武松敲著桌子說:“主人傢,添酒。”主人說:“要肉隻管切,要酒不再添瞭。客官沒見酒旗上寫著‘三碗不過岡’?”武松問:“什麼叫‘三碗不過岡’?”主人說:“我這酒名叫‘出門倒’又叫‘透瓶香’。客人吃瞭三碗,就會醉,過不瞭景陽岡。”武松說:“胡說八道,快添酒!”主人拗不過他,添瞭三碗。武松吃瞭,還要添,說:“你不添酒,我把你這酒店倒轉過來!”店主隻得又給他添酒。武松連吃十八碗酒,放聲大笑,說:“什麼‘三碗不過岡’,我吃瞭十八碗,也沒事!”提瞭哨棒就走。
主人說:“客官哪裡去?”武松說:“我又沒少給你酒錢,你管我?”主人說:“景陽岡上出瞭個老虎,傷瞭幾十條人命。如今官府出得有告示,往來客人隻許在巳、午、未三個時辰結伴過岡,平時不許過,更不許單身客人過。客官不信,我把告示抄下來瞭,一看便知。”武松一陣冷笑,說:“我就住在清河縣,跟陽谷縣緊挨著,景陽岡也走瞭二三十遭,怎沒見過老虎?別是你小子見我身上有幾兩銀子,嚇我住下,夜裡好害我性命,謀我錢財。”主人說:“我一片好心,反落個驢肝肺。你不信,走你的!”
武松大步走去,走不幾裡,來到岡下。路邊有一株大樹,刮去一片樹皮,上寫“景陽岡有虎傷人,單身客人不得過岡”等字樣。武松看瞭,又是一陣冷笑,也沒放在心上,繼續往山上走。這時已到申牌,正是初冬天氣,日短夜長,一輪紅日漸漸平瞭西。又走不遠,有一座破破爛爛的山神廟,廟門上貼著告示,蓋著紅彤彤的大印,武松看瞭,方信山上真有虎。想回到酒店住瞭,又怕被主人嘲笑,轉念一想,怕他個什麼,隻管上去看看有沒有虎。
武松的酒勁湧瞭上來,踉踉蹌蹌地到瞭岡上,太陽已落下西山。他四下一張望,別說老虎,連隻兔兒也沒見到,放下心來。又走過一片樹林,一株古松下,有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武松倚瞭哨棒,在大青石上睡下來。他剛剛躺倒,忽然一陣狂風刮來,風過後,從那樹林中呼地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老虎來。武松驚叫一聲,翻身起來,順勢抓過哨棒。老虎又饑又渴,猛地向武松撲來。武松一閃身,閃到老虎背後。老虎前爪伏地,用後爪猛掀過來。武松又縱身避開。老虎雷鳴般吼瞭一聲,震得山搖地動,把鐵棍般的虎尾掃來。武松又躲開瞭。老虎吃人,全仗著這一撲,一掀,一掃,三般功夫用完,力氣已用去一半。老虎又吼一聲,轉過身來。武松雙手掄起哨棒,用盡平生之力,向虎頭打下。誰料空中喀嚓一聲響,哨棒卻打到松樹枝上,把樹枝打斷,哨棒也斷為兩截。
老虎咆哮一聲,再次撲來。武松望後一縱身,退出十多步,老虎恰巧落在他面前。他忙把半截棒扔下,疾出雙手,就勢抓住老虎的頂花皮,把老虎頭使勁朝地上按。老虎想掙紮,怎能掙得分毫?武松抬起右腳,向老虎面門上、眼睛上一陣亂踢。老虎疼得連聲怪叫,雙爪把地上扒出個坑來。武松趁勢把虎頭按在坑中,虎更沒瞭力氣。武松左手死死揪住虎頭頂花皮,抽出右手,緊握鐵拳,用盡平生之力,往老虎耳門上打瞭六七十拳。老虎七竅都流出血來,不會動瞭。武松隻怕老虎不死,拾起半截棒,又打瞭一陣。他想把死虎拖下岡,卻拖不動分毫。原來方才使盡瞭力氣,這會兒手腳都酥軟瞭。
武松坐在青石板上歇瞭一陣,一步步挨下岡。行不至半裡多,卻見枯草叢中又鉆出兩隻老虎來。武松大驚,這回完瞭!那兩隻老虎卻站起來,說開瞭人話:“你這人吃瞭熊心豹膽,竟敢手無寸鐵,獨自過岡?”武松方知是人裝扮的,反問:“你們是什麼人?”那人說:“我們是本地獵戶。岡上老虎傷人,連我們獵戶也傷瞭七八個。知縣老爺嚴令我們限期捕捉,我們吃瞭幾次棍棒,也沒能捉到。今夜該我們上山,我們帶十多名民夫埋伏在這裡,附近下瞭伏弩,你卻大咧咧地從岡上過來瞭,到底是什麼人?”武松說:“我是清河縣的武二郎。剛才在岡上樹林旁,撞上老虎,被我一頓拳腳打死瞭。”獵戶怎肯相信?武松說:“你們看我這身血跡。”獵戶又驚又喜,把民夫叫過來。
眾人點燃火把,手持鋼叉,遠遠跟在武松身後,提心吊膽地上瞭岡子,來到青石旁,見老虎果然死做一堆。眾人大喜,派一人先下山去報知當地保正,然後把死虎抬下岡來。岡下早等瞭幾十個人,見到死虎,一陣歡呼。眾人用兜轎抬上武松,來到一傢大戶,保正和許多大戶已等在那裡。眾人把武松請進草堂,把死虎也抬進來。武松雖然打瞭幾十拳,踢瞭幾十腳,傷痕卻隻集中在幾處地方,眾人數數,隻有三個拳痕,兩個腳痕,便齊聲叫道:“好一位壯士,三拳兩腳就打死瞭老虎。”眾人問明武松的姓名籍貫,一面派人到縣衙報告,一面擺酒為武松慶功。
天明後,大戶讓木匠打一具虎床,放上死虎。附近的大戶又牽羊擔酒,來與武松賀功。武松吃瞭酒飯,知縣已派人來接他。眾人把他請上一乘涼轎,給他披紅掛花,把死虎抬在前面,前呼後擁地趕往縣城。
陽谷縣的百姓聽說岡上老虎被一壯士打死,萬人空巷,來看打虎英雄。眾人好不容易才從人縫裡擠過去,來到縣衙,知縣早在大堂上等候。眾人簇擁著武松與死虎來到大堂,知縣把武松打量一番,便問:“壯士,你是怎麼打死老虎的?”武松就把那“三拳兩腳”的架勢演練一遍。知縣大喜,當堂賞酒三杯,又命人搬出一千貫賞錢。武松說:“我是托老爺的福蔭,僥幸打死老虎,怎能領賞?這些獵戶為打虎吃盡瞭苦頭,就把賞錢給他們吧。”知縣對武松的義氣更加佩服,便依瞭他。他就把賞錢當場分給獵戶。知縣見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忠厚仁義,就說:“清河與陽谷搭界,本縣保你當個都頭如何?”武松謝瞭,知縣就命押司立瞭公文,當天就讓武松當瞭步兵都頭。眾大戶都來與武松賀喜,輪流請武松吃酒,直吃瞭三五天。
過瞭幾天,武松上街閑逛,身後有人說:“武都頭,你發跡瞭,就把我忘瞭。”武松轉身一看,叫聲:“你怎麼也在這裡?”跪倒就拜。那人正是武松的哥哥武大郎。武大郎攙起武松,說出來陽谷縣的經過。
武松與武大郎雖是一母所生,長相卻相差許多。武松身材高大,相貌堂堂,武大郎卻身材矮小,面目醜陋,清河縣百姓給他起個綽號,叫做“三寸丁谷樹皮”。武松自幼父母雙亡,是哥哥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所以武松對哥哥如同對父母一般敬重。武松性情剛烈,路見不平,揮拳就打,武大郎為此不知受瞭多少連累,幾乎每個月都要去幾趟縣衙。武松惹下大禍出逃,更使他終日提心吊膽。
清河縣有個潘大戶,潘傢有個丫鬟,名叫潘金蓮,生得面目姣好。大戶幾次糾纏她,她嫌大戶年老,不僅不從,還要告訴主人婆。主人大怒,情願倒賠嫁妝,要把她嫁給個最醜的人。那天,他見到賣炊餅的武大郎,認為武大郎是清河縣最醜的人,就把潘金蓮嫁給瞭武大郎。武大郎自娶瞭潘金蓮,就沒過上清靜日子,那些浮浪子弟整天在門前轉悠,大叫:“好一朵鮮花插到牛糞上。”武大郎常懷念兄弟,若是老二在傢,誰敢到門前胡鬧?沒辦法,他隻好搬到陽谷縣來。那天武松誇功遊街,武大郎就猜個八九不離十,清河縣的壯士,除瞭老二,誰能打死老虎?卻因他個子矮,擠不進人群,沒有看到武松,直到今天才見到。
武大郎欣喜非常,說:“今天不做買賣瞭,跟我回傢去。”武松問:“哥哥傢在哪裡?”武大郎說:“前面紫石街。”武松替哥哥挑瞭炊餅擔子,跟哥哥來到傢。武大郎叫開門,一個妖嬈嫵媚的女人迎出來,問:“這麼早便回來瞭?”武大郎說:“老二,來見過你嫂嫂。”武松讓潘金蓮坐瞭,拜瞭四拜。武大郎歡欣地說:“景陽岡上打虎的壯士,正是我這位兄弟。”潘金蓮說:“我也聽說瞭,想去看,卻遲瞭一步,想不到卻是叔叔。”
潘金蓮請武松上瞭樓,陪武松坐下,支使武大郎去打酒買菜。潘金蓮上上下下打量武松,越看越喜愛,尋思,我若嫁給這麼個好漢,也不枉當一世女人,可我那“三寸丁谷樹皮”……她眉開眼笑地問:“叔叔青春多少?”武松說:“虛度二十五歲。”“比奴大三歲。嬸嬸在哪裡?”“小弟還未成親。”“叔叔何不搬來住,也省得你哥哥受人欺負。”“哥哥從來本分,不似武二撒潑。”
二人正說著,武大郎買東西回來,喊潘金蓮到廚房收拾。潘金蓮不快地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我正陪叔叔說話,怎顧得上收拾?你去請隔壁王幹娘收拾吧。”武大郎去隔壁茶館請來王婆,收拾瞭酒菜,端上樓來。三人坐下吃酒,潘金蓮隻把兩眼在武松臉上掃來掃去。武大郎是老實人,看不出來,武松把哥哥當老爹敬重,也把嫂嫂當成娘,沒放在心上。潘金蓮邊殷勤地給武松斟酒佈菜,邊再三勸武松搬回傢住。武大郎不知妻子的本意,隻當成嫂嫂疼小叔,也慫恿武松搬來住。武松擋不住哥嫂的盛情,就答應下來。
武松回到衙門,向知縣說明已找到哥哥,要搬到哥哥傢住。知縣說:“這是孝悌行為,我不攔你。”武松謝瞭,收拾瞭行李,叫一個士兵挑到哥哥傢。武大郎請來個木匠,在樓上隔瞭一間房,讓弟弟住。潘金蓮比絆倒拾個金元寶還高興。武松要讓縣裡派一個士兵來服侍,潘金蓮卻說:“士兵醃醃臢臢,要他來幹什麼?自有我來服侍叔叔。”
自此,武松就住在哥哥傢。每天早起,有嫂嫂給他燒好洗臉水。到衙門應卯回來,嫂嫂已做好熱茶飯,把武松服侍得周周到到。武松感謝嫂嫂,買瞭疋彩緞給嫂子做衣裳。潘金蓮以為武松對她有意,常用風言*來挑逗武松,武松也沒留意。
轉眼間過去一個多月,已是十一月天氣。這天,彤雲密佈,雪花飛揚。武松從衙門應卯回傢,哥哥出門賣炊餅沒回來。潘金蓮買瞭些酒肉,讓王婆收拾瞭,升著火盆,等武松回來。武松一進門,潘金蓮忙過來幫他撣身上的雪。武松謝瞭嫂嫂,脫瞭油靴,換上暖鞋。潘金蓮請武松上樓烤火吃酒。
武松進瞭屋,潘金蓮把門一閂,借給武松敬酒之機,數次用語言挑逗武松。武松心中已猜知幾分,隻是裝呆。潘金蓮更加按不住心中的欲火,又動手動腳。武松一把推去,幾乎把潘金蓮推一跤,暴睜雙眼,說:“武二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是傷風敗俗的豬狗。嫂嫂如此不知廉恥,武二認識嫂嫂,拳頭卻不認識嫂嫂。”潘金蓮討瞭個沒趣,訕訕地說:“我跟你開玩笑,到當起真來,好不識人敬重。”
武松回到房裡,呆坐著生悶氣。半下午時,武大郎回來,見潘金蓮兩眼哭得紅溜溜的,問:“你怎麼瞭?”潘金蓮惡人先告狀,說:“你那好兄弟調戲我。”武大郎說:“我兄弟不是那種人。”就去問武松。武松也不吭聲,換瞭油靴,戴上鬥笠,徑自出門去瞭。潘金蓮撒開潑,把武大郎罵個狗血噴頭。不多時,武松領個士兵回來瞭,讓士兵挑起行李就走。武大郎趕上,說:“老二,你怎麼搬走瞭?”武松說:“哥哥別問,說出來丟你的人。”潘金蓮卻吵吵罵罵,武大郎不知說什麼好。
知縣到陽谷任上已二年多瞭,賺瞭些金銀,想送上京城打點一番,圖個好升遷。因為路上不太平,就把武松喚來,說:“你為我把禮物送到東京親戚傢,回來我重重賞你。”武松出瞭衙門,回到住處,叫一個士兵跟瞭,買瞭酒肉果品,來到哥哥傢,恰逢武大郎賣炊餅回來。武大郎把弟弟請進傢,武松吩咐士兵收拾瞭酒肉,端到樓上。潘金蓮竟想入非非,莫非武二又想我瞭?慌忙重新梳妝,換瞭身鮮艷的衣裳,來迎武松。
三人在樓上坐瞭,吃瞭五巡酒,武松讓士兵倒一碗酒,雙手捧上,敬給哥哥,說:“小弟蒙縣老爺差遣,要到東京辦事,明天起程,多則兩月,少則四五十天。哥哥為人懦弱,我不在傢,隻恐被人欺負。從明天起,哥哥每日遲出早歸,不要和人吃酒,以省口舌。若是有人欺負你,我回來自會跟他算賬。哥哥肯聽我的話,請飲瞭此杯。”武大郎說:“兄弟所言極是,我依你。”接過酒一飲而盡。士兵又斟第二杯酒,武松敬與嫂嫂,說:“嫂嫂是個精細人,不需小弟多說。哥哥老實厚道,全靠嫂嫂做主。嫂嫂要把好傢,豈不聞:‘籬笆牢固,鉆不進野狗’?”潘金蓮怎能不知武松話中有話?又羞又惱,指著武大郎罵:“都是你這個混混沌沌的賴漢子,跟外人胡言亂語,欺負老娘。老娘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跑得馬,什麼籬笆牢不牢的,別說野狗,就是隻螞蟻也鉆不進來!”武松說:“但願嫂嫂心口如一。”潘金蓮推開酒杯,嘟嘟囔囔哭著下樓去瞭。
武松和哥哥又吃瞭幾杯,拜別哥哥。武大流著淚說:“兄弟早去早回。”武松不禁心酸,說:“哥哥不做生意也罷,我會送錢來。”武大把弟弟送到門外,依依不舍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