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狡和尚看相論銀精  冶丫環調情鬧花徑

第十二回 狡和尚看相論銀精 冶丫環調情鬧花徑

話說馬氏太太和潘傢的朱氏、陳傢李氏三人結瞭姊妹,正在交杯共飲的時候,忽見四房的丫環彩鳳和流傭六姐到來,報告回房錦霞的喪事。馬氏聽瞭,好生不悅,因正在結義之時,說瞭許多吉祥的話兒,一旦聞報兇耗,那馬氏又是個最多忌諱的人,聽瞭登時罵道:“這算什麼事,卻到來大驚小怪?自古道:‘有子方為妾,無子便算婢。’由他死去,幹我什麼事?況這裡不是錦霞丫頭的外傢,到來報什麼喪事?快些爬去罷!”

當下彩鳳和六姐聽罷,好似一盤冷水從頭頂澆下來。彩鳳更慌做一團,沒一句說話。還是六姐心中不眼,便答道:“可不是傢有千口,主事一人。傢內人沒瞭,不告太太,還告誰去?”馬氏道:“府裡還有管傢,既然是沒瞭,就買副吉祥板,把他殮葬瞭就是。他沒有一男半女,又不是七老八大,自然不消張皇做好事,對我說什麼?你們且回去,叫馮、駱兩管傢依著辦去罷。”彩鳳便與六姐一同跑回去,把馬氏這些話,對駱子棠說知,隻得著人草草辦理。但府上一個姨太太沒瞭,門前掛白,堂上供靈,這兩件事,是斷斷少不得的。隻怕馬氏還不喜歡,究竟不敢作主。

傢裡上下人等,看見錦霞死得這般冷淡,枉嫁著如此人傢。況且錦霞生前,與太太又沒有過不去,尚且如此。各人想到此層,都為傷感。便是朱氏和李氏,聽得馬氏這番說話,都嫌他太過。還虧朱氏多長兩歲年紀,看不過,就勸道:“四房雖是個侍妾,仍是姊妹行。他平生沒有十分失德,且如此門戶,倒要體面體面,免落得外人說笑。”馬氏心裡,本甚不以此說為然;奈是新結義的姐姐,怎好拂他?隻得勉強點頭稱是。便與丫環辭出潘宅,打轎子回來。駱管傢再復向他請示,馬氏便著循例開喪,命丫環們上孝,三七二十一天之內,造三次好事,買瞭一副百把銀子的長生板,越日就殮他去瞭。各親串朋友,倒見馬氏素性不喜歡侍妾的,也不敢到來祭奠。各房姬妾與各房丫環,想起人死無仇,錦霞既沒有十分失德,馬氏縱然憎惡侍妾,但既然死瞭,也不該如此冷落,因此觸景生憐,不免為之哀哭。那彩鳳想錦霞是自己的主人,越哭得淒楚。馬氏看瞭,心上自然不自在。

過瞭三句,就是喪事完滿,馬氏想起現時建築戲臺的事,周老爺也說過,本年不合方向,果然興工未久,就沒瞭錦霞。縱然把自己夫妻母女的年慶,交星士算過,斷然沒有沖犯,隻究竟心裡疑懼。那日就對丫環寶蟬說起此事,言下似因起做不合方向,仍恐自己將來有些不妥的意思。寶蟬道:“太太休多心,這會子四姨太沒瞭,也不關什麼沖犯,倒是他命裡註定的瞭。”馬氏道:“胡說!你哪裡得知?這話是人人會說的,休來瞞我。”寶蟬道:“哪敢來瞞太太?實在說,前月奴婢與瑞香,隨著四姨太到華林寺參拜羅漢,志在數羅漢卜兒女。遇瞭一個法師,喚做志存,是寺裡一個知客,向他問各位羅漢的名字。說瞭幾句話兒,就知他是個善看相的,就到他房子裡看相。那志存和尚說他本年氣色不佳,必有大大的災險。四姨太登時慌瞭,就請他實在說。他還指著四姨太的鼻兒,說他準頭暗晦,且額上黑氣遮蓋天庭,恐防三兩月之內,不容易得吉星救護。除是誠心供事神佛,或者能免大禍。故四姨太就在寺裡許下血盆經,又順道往各廟堂作福。誰想靈神難救,竟是沒瞭,可不是命裡註定的嗎?”馬氏道:“原來如此,這和尚真是本領,能知過去未來,不如我請他到來看看也好。”寶蟬道:“那有什麼不好?若是太太請他到來,奴婢也要順便看看。”馬氏道:“這可使得。”便著人到華林寺裡,要請志存和尚到來看相。

這志存聽得周府上馬太太請他看相,自然沒有不來。暗忖從前看他四姨太太,不過無意中說得湊巧;這會馬氏他如何出身,如何情性,及夫婿何人,已統通知得的。縱然不能十分靈驗,準有八九妥當。更加幾句贊語,不由他不喜歡。便放著膽子到來。先由駱管傢接待,即報知馬氏說:“相士到瞭。”馬氏就扶丫環寶蟬出來,到廂廳裡坐定,隨請相士進來。那志存身穿一件元青杭綢袈裟,足登一雙烏緞子鞋,年紀三十上下。生得眉清目秀,舉動溫柔,看瞭自不動人憎厭。手搖紙扇,進到廂廳上,喚一聲“太太”,隨見一個禮。馬氏回過瞭,就讓他坐下。寶蟬代說道:“前兒大師與四姨太太看相。實在靈驗,因此上太太也請大師到來看看。”

志存謙讓一番,先索馬氏右掌一看,志存先贊道:“掌軟如綿,食祿萬千,便不是尋常的。看掌紋深細,主為人聰明伶俐。中間明堂深聚,天地人三紋清楚,財帛豐盈,不消說瞭。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即八卦,獨惜乾、坎兩宮,略為低陷,恐少年已克父母,即祖業根基,仍防中落。餘外良、震、巽、離、坤、兌各宮,豐滿異常,更有佳者。看巽宮則配夫必巨富,看離位則誥命至夫人,實是萬中無一。況指中賓主相對,貧僧閱人千萬,未有這般好掌。”馬氏笑說道:“大師休過獎,實些兒說罷。”志存道:“貧僧是不懂奉承的,太太休得思疑。”說瞭又看面部,更搖頭伸舌,贊不絕口。即請馬氏用金釵兒挑起髻翼一看,隨道:“少年十四載俱行耳運,是為采聽官,惜兩耳輪廓欠分,少運就差些瞭。自十五入額運,正是一路光明。且保壽宮眉分八彩,鼻如懸膽,可知大富由天定。眼中清亮藏神,自然福壽人也。且人中深長,子息無憂。惟先女後男,恐帶虛花耳。至於地角圓滿,雙顴得佩,萬人中好容易有如此相格。且發如潤絲,頸項圓長,活是一個鳳形。依相書說,問壽在神,求全在聲。今太太精神清越,聲音嬌亮,貧僧拚斷一句,此金形成局,直是銀精,所到則富。所以周老爺自得太太回來,一年發一年,就是這個緣故。”馬氏道:“既是所到則富,怎麼未出閣時,父母早過去瞭?”志存道:“女生外向,故不能旺父母,隻能旺夫傢。”馬氏道:“是瞭。隻依大師說,問壽在神,怎麼我常常見精神困倦,近來多吸瞭洋膏子,還沒有十分功效,究竟壽元怎地?”志存道:“此是後天過勞所致,畢竟元神藏在裡面。壽元嗎,盡在花甲以外,是斷然的。”馬氏又問道:“雖是這樣,隻現在精神困得慌,卻又怎好?”志存答道:“這樣盡可培補,既是太太要吸洋膏子,若用人參熬煎洋膏,然後吸下,自沒有不能復元的瞭。”

馬氏聽得這一席話,心上好不歡喜。可惜周老爺不在這裡,若還在時,給他聽聽,豈不甚妙?忽又轉念道:不如叫那大師依樣把全相批出來,寄到周老爺那裡一看,自己定然加倍體面。想瞭,就喚志存批相。志存早會此意,便應允下日批妥送來。馬氏道:“大師若是回去,然後批妥送來,怕方才這番說話就忘卻瞭。”志存說道:“哪裡話?大凡大貴大賤的相,自然一望而知。像太太的相格,是從不多見的,哪有忘卻的道理?”馬氏點頭說聲“是”,就令傢人引志存到大廳上談天,管待茶點。先備瞭二百兩銀子作賞封,送將出來。志存還作謙讓一回,才肯收下。

少頃,志存辭瞭出來,越日即著人把相本送到。推馬氏自得志存說他是銀精,心上就常掛著這兩個字,又恐他批時漏瞭銀精兩個字,即把這相本喚馮少伍從頭讀過一遍,果然較看相時有加多贊詞,沒有減少獎語,就滿心歡喜。正自得意,隻見三房香屏姨太轉過來,馬氏即笑著說道:“三丫頭來得遲瞭,那志存大師看相,好生瞭得!若是昨兒過來,順便看看也好。”香屏道:“妾不看也罷瞭。這般薄命人,看時怕要失禮相士。”說罷,笑瞭一聲,即轉進二姨太房裡去,忽見伍氏正睡在床上,香屏搖他說道:“鎮日睡昏昏,昨夜裡往哪裡來?竟夜沒有睡過不成?” 伍氏還未醒來,香屏即在他耳邊轟的叫瞭一聲,嚇得伍氏一跳,即扭轉身來一瞧,見是香屏,香屏就笑個不住,即啐一口道:“鎮日裡睡什麼?”伍氏道:“我若還不睡,怕見瞭銀精,就相形見絀的瞭。”香屏料知此話有些來歷,就問伍氏怎地說這話。伍氏即把昨兒馬氏看相,志存和尚怎麼贊他,說個透亮。香屏即罵道:“相士說他進門來旺夫益婿,難道我們進來,就累老爺丐食不成?”伍氏道:“妹妹休多說,你若還看相時,恐相士又是一般贊賞,也未可定。”說瞭,大傢都笑起來。

香屏道:“休再睡瞭,現時已是晚膳的時候,築戲臺的工匠也放工去瞭,我們到花園裡看看晚景,散散悶兒罷。”伍氏答個“是”,就喚梳傭容姐進來輕輕挽過髻兒,即攜著丫環巧桃,直進花園裡去。隻見戲臺四面墻壁,也築得一半,各處樓閣,早已升梁。一路行來,棚上夜香,芳氣撲鼻。轉過一旁,就是一所荼薇架,香屏就順手摘瞭一朵,插在髻上,即轉過蓮花池上的亭子坐下。丫環巧桃,把水煙角遞上,即潛出亭子,往別處遊玩去。

伍氏兩人抽一回煙,就在亭畔對著鸚鵡,和他說笑。不覺失手,把一持金面象牙柄的扇子,墜在池上去。池水響瞭一聲,把樹上的雀兒驚得亂鳴。就聽得那一旁花徑,露些聲息,似是人聲細語。香屏也聽得奇異,正向花徑四圍張望,隻見巧桃額上流著一把汗,跑回亭子來。伍氏即接著,問他什麼事,巧桃還不敢說,伍氏罵瞭一聲,巧桃即說道:“奴婢說出來沒打緊,但求二姨太三姨太休泄出來是奴婢說的。”伍氏道:“我自有主意,你隻管說來。”巧桃道:“方才二太太在這裡,奴婢轉進前面去,志在摘些茉莉回來。不料到花徑這一旁……”巧桃說到這一句,往下又不說瞭。香屏又罵道:“臭丫頭!有話隻管說,鬼鬼祟祟幹什麼?”巧桃才再說道:“到花徑那旁,隻見瑞香姐姐赤著身兒,在花下和那玉哥兒相戲,奴婢就問在一旁看。不提防水上有點聲兒,那玉哥兒就一溜煙的跑瞭,現時瑞香姐還詐在那裡摘花呢。”

伍氏聽瞭,面上就飛紅起來,即攜香屏,令巧桃引路,直闖進花徑來。到時,還見瑞香呆立花下,見瞭伍氏三人,臉上就像抹瞭胭脂的,已通紅一片,口戰戰的喚瞭一聲:“二姨太,三姨太。”’伍氏道:“天時晚瞭,你在這裡怎麼?我方才見阿玉在這裡,這會他又往哪裡去?”瑞香聽到這裡,好似頭上起瞭一個轟天雷的一般。原來那姓李的阿玉,是周庸祐的體己傢童,年約二十上下,生得白凈的臉兒,常在馬氏房裡穿房人室,與瑞香眉來眼去,已非一日。故窺著空兒,就約同到花徑裡,幹這些無恥的事。當下瑞香聽得伍氏一問,哪有不慌?料然方才的事,早被他們看破,隻得勉強答道:“姨太太說什麼話?玉哥兒沒有到這裡來。”伍氏道:“我是明明見的,故擲個石子到池上去,他就跑瞭。沒廉恥的行貨子:好好實在說,老爺傢聲是緊要的。若還不認,我就太太那裡,問一聲是什麼規矩?”

瑞香聽罷,料然此事瞞不去,不覺眼中掉淚,跪在伍氏和香屏跟前,哭著說道:“兩位姨太太與奴婢這瞞遮瞞則個,奴婢此後是斷不敢幹的瞭。”說瞭又哭。伍氏暗忖道:就把此事揚出來,反於傢聲有礙。且料馬氏必然不認,反致生氣,不如隱過為妙。但恐丫環們更無忌憚,隻得著實責他道:“你若知悔,我就罷休。但此後你不得和玉哥說一句話,若是不然,我就要說出來,這時怕太太要打下你半截來,你也死瞭逃不去的,你可省得?”瑞香聽瞭,像個囚犯遇大赦一般,千恩萬謝的說道:“奴婢知道瞭,奴婢的命,是姨太太挽回的,這點事此後死也不敢再幹瞭。”伍氏即罵道:“快滾下去!”瑞香就拭淚跑出來,伍氏三人,即同回轉大堂上,並囑香屏姨太和巧桃休要聲張,竟把此事隱過不提。正是:

門庭茍長驕淫習,閨閣先聞穢德腥。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廿載繁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