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唐金鑒接著書包一看,為什麼大喊不好,原來這唐金鑒的行醫,專靠的一部《醫宗金鑒》,平時出門都是寸步不離的。這番臨走的時候,和那轎班上拌瞭幾句嘴,有些張惶瞭,便把往年帶進場裡的書包,錯拿瞭出來。冷竹江站在旁邊一瞧,問道:“老世伯,怎樣?”唐金鑒搖首道:“並不怎樣,隻是書包錯瞭,這個包裡,原是些《四書味根錄》和那《文料觸機》等類的書,雖然和醫道有些相通的地方,究竟總隔膜著一層。
我另外有個書包,是我們祖太爺留傳下來的一部《醫宗金鑒》。
聽說還是宋版初印,所以異常的珍重。我的先父在日,曾經用過一番苦工夫,手錄著許多的經驗良方,用朱筆恭楷,補在上面。就是令郎的這個病癥,也有個對癥良方。於今年老健忘,一時卻想他不出,還須貴價去一遭兒才妥呢。”冷竹江連忙吩咐傢丁,取瞭那個書包來。唐金鑒查瞭一刻,果然查出一個藥方來,即便照本宣揚,用恭楷謄瞭一張。謄到著末的幾個字,忽然把腳一跺,說道:“錯瞭,錯瞭,我真的老胡塗瞭。”說著另換瞭一張白紙,重新謄起。冷竹江側著眼睛望去,和第一次開的藥單,並沒什麼兩樣,隻有藥引上寫的萬寶靈丹第一次寫的是方字少一點的小萬字,第二次寫的是正楷,不由得撲嗤一笑道:“老世伯,這萬字小寫有什麼大出入呢?”唐金鑒把臉一沉,放下筆來,咳瞭好一陣的嗽,喘得上氣接不住下氣。這裡冷竹江將藥單一拿,早吩咐傢丁去贖藥瞭。唐金鑒氣得白眉倒豎,枯眼雙睜,向冷竹江大聲說道:“老世侄,你知道“惟口啟羞”一句的古書麼?當初令尊大人和我同窗的時候,沒一天不拿這句話兒朝思暮想,才免得流落下去,做瞭下流種子。
現今令尊大人去瞭世,我的年紀也老瞭,算來這世界,也是你們的世界瞭。但是老夫為著世交上面,顧不得你們怪我,我還要瞬叨幾句。老世侄你既是讀書人,難道《論語》上的“執事敬”三個字都忘記瞭麼?不說是我們這班人,就是宋朝第一個理學朱紫陽先生,也說過寫字要端莊,不然,便非居敬之道。
你看我多寫幾個字,隻當我是多事,你可知道星星之火,能燒萬裡長城,一件事不謹慎,件件事都做不好麼?不講別樣,單講令尊大人,那年殿試的一節,本來擬定瞭是個狀元,為何狀元卻被人傢奪去呢?仔細想來,也不過一時大意,把那策上的“當塗典午”的一句話,寫做“當塗典牛”。湊巧那年的大總裁,門庭微賤,他封翁是個牛經紀出身,隻當這句話是有意嘲笑他,就把這本卷子打到歸班的進士裡面去瞭。你想這寫字是輕易錯得的麼?況且我的祖父,兩代都是杭州城裡有名的孝廉。我雖然頭發白瞭,明年科場還不免進去走走。好歹我進學的那年,是報的八十七歲,明年便是九十歲瞭,照著國傢的定例,也好博一個恩榜回傢,榮宗耀祖,才不孤負我讀瞭一輩子書的辛苦呢。”說罷氣昂昂的向那炕上一躺。冷竹江怕他有些尷尬,不敢做聲。廚房裡早把酒席備齊,便請唐金鑒到中廳,用個酒肴。唐金鑒起身告辭,冷竹江趕到賬房裡,拿到五塊洋錢,封瞭一個席敬,另外又賞瞭一塊洋錢的轎班,恭恭敬敬的送在唐金鑒手裡。唐金鑒用手一捏,笑逐顏開的說道:“我與令尊系道義之交,這錢財本是公共之物,何用這般的客氣。”
話雖這般說,那隻手早已縮到袖口裡,捏緊瞭拳頭,道瞭一聲奉擾,走出頭門。正要跨上轎板,忽然記起一事,道:“我說我是老胡塗瞭,連贖來的藥,都沒查點呢?”踅轉腳步,到中廳坐下。冷竹江趕緊把那藥捧上。唐金鑒看那藥包上的招牌,是個慶餘堂,便道:“老世侄,你們紳衿人傢,隻顧招牌的好看,全不講究這藥中的道理。慶餘堂雖說是遠近馳名的藥店,但是今不比往,用的一班新同事,都是些獐頭鼠腦,點起藥來,件件大意得很,非多即少,實在是靠不住的。倒不如我那小親傢開的同仁堂,雖然門面不及他傢的闊綽,卻反精細瞭好幾倍呢?”一面說,一面打開藥包,逐件挑剔,大聲罵道:“混帳混帳,這慶餘堂兄真正是豈有此理,連萬寶靈丹都沒有瞭麼?”
冷竹江近前一望,果然藥方上批瞭自備兩個字。唐金鑒接著講道:“萬寶靈丹,是藥方上第一位要藥,少瞭這個,如何使得?
慶餘堂尚且沒有,其餘城裡城外的大小藥店,就是同仁堂,一定也沒有的瞭,這便如何是好?”冷竹江為著兒子的病,聽他這般一說,自然是十分著急,立請唐金鑒設法。唐金鑒沉吟瞭許久,忽然跳起來說道:“人到年紀老,便不中用瞭,前番我查藥庫,還查得半小瓶呢,這原是傢先父親手制配的。配這藥的時候,是京城裡一位老翰林,在四川做官,和傢先父至好,送來的一錢真馬寶,足足的值一千多兩銀子。傢先父把這馬寶,供在至聖先師的面前,供瞭七七四十九天,虔心禱告,另外加上些珍珠、玻拍之類,配成瞭三錢五分,裝成兩小瓶,醫治瞭十多個人,都是藥到病除的。偏偏令郎今天的病癥,又要用得這個靈丹,偏偏我又忘記瞭,你道胡塗不胡塗?”冷竹江聽他說得十分鄭重,便求他回去取來,唐金鑒道:“論起理來,我與令尊既系道義之交,便應送上兩分才好,但是古人說過的,君子周急不濟富,這一服靈丹,也不過值得一百多兩銀子,照府上現在的光景,雖然不比從前,也還算省城裡數一數二的富戶,犯不著破費老夫。老夫的棺材本全靠在半瓶靈丹上面,也沒有從井救人的道理。老世侄,你說是不是呢?”冷竹江不等他話講完,耐不住他的酸氣,連忙答應道:“世伯怎樣吩咐怎樣好,不管一百二百銀子,小侄準數送來便瞭。”唐金鑒道:“既是老世侄這般爽快,本來要一百八十兩才到本,看著通傢分上,作二百塊洋錢好麼?”冷竹江走到賬房,支出二百塊洋錢,吩咐傢丁跟著送去。送到醫室,唐金鑒掏出一塊洋錢,著他孫子兌瞭十角零三十個錢,數瞭三十個錢賞傢丁,轎班上開銷瞭四角,其餘六角,便向佈袋裡一兜。走到內室裡,查點藥瓶,無奈藥瓶都是空的,隻有一瓶紅靈丹,是前兩天在他小親傢店裡討的。倒出一看,嫌他顏色太紅,拖開抽屜,想找些白顏色的藥料,配在裡面。眼光不好,抽屜不知是哪日開的堆瞭一攤白雞糞,幹在裡邊。便把它用玻璃瓶向棹上揉碎,剛要攙入紅靈丹,哪知道紅靈丹的藥性甚烈,竄入鼻孔,登時打瞭三五個噴嚏,將紅靈丹打得滿案,急得渾身冷汗。用雞毛慢慢地掃起,湊和瞭一半,足足裝成半小瓶,交那傢丁去瞭。到瞭明日,外面碰碰磅磅的不住的打門。唐金鑒正在牀上,數那二百塊整封的洋錢,嚇瞭一驚。莫非冷傢小孩子變卦麼?叫他孫子快些出去,把門抵祝他孫子睡得兩眼朦朧的,聽不十分清楚,隻當是叫他開門,便趿著拖鞋,披著衣裳,把門開瞭,也不問那打門人的道理,踅到牀上,依舊的躺瞭。這裡打門的人,攆瞭進來,一直到瞭唐金鑒的臥室,把唐金鑒嚇得慌瞭,兩手抓著洋錢向被窩裡亂藏;搖著頭說道:“不好不好,我的老毛病又要發作瞭。”連衣倒下,裝做呻吟不絕的樣子。來人見得奇怪,便喊道:“唐先生,你為什麼瞭,我傢少爺正要請你復診呢。”唐金鑒聽說什麼少爺要復診,心上一穩,知道大事無妨,止住瞭哼聲,問你們是冷府來的麼?少爺服下藥去怎樣?來人道:“病是退去瞭,隻是精神還不十分復原。”唐金鑒聽得這句話,好比窮秀才得瞭個開科發甲的好夢一般,從被窩裡一躍而起,喊他孫子起去沖茶。他孫子睡還沒醒。當是祖太爺要撒,忙把一個馬桶,送到牀前。
唐金鑒罵道:“胡塗王八羔子,這般的懵懂。我說你不是我養的,真是一點兒不錯呢。”說得把來人都引動瞭撲嗤的一笑,祖太爺如何養起孫子來呢?唐金鑒自知失言,紅著臉罵一聲走開。他孫子才拔起腳步走瞭。唐金鑒定睛一看,知道來人便是昨日的門丁,問道:“你傢老爺起來麼?”傢丁道:“我傢老爺和大太,昨天一夜都沒有睡,整整陪瞭俺少爺一夜,俺少爺服下藥後,覺得那靈丹的氣味,有些骯臟,胸部裡作惡瞭好幾陣。
到瞭三更多天,鬥然嘔吐大作,吐出來的東西,又酸又辣,怪觸人的頭腦。一吐之後,俺少爺倒清松瞭許多,出瞭一身透汗,心也安瞭,胸部裡也寬瞭。所以我傢老爺,特地把自己的官轎,來接先生,請先生即便起身,省得我傢老爺等得心焦。”唐金鑒收起瞭整封的洋錢,另外掏瞭三塊,帶在身邊,進到冷府,診瞭脈,開瞭個清補的藥方。冷竹江問道:“世伯的萬寶靈丹,果然名不虛傳,隻是裡面紅的很像紅靈丹,白的很像金雞納,這就奇怪瞭。”唐金鑒道:“老世侄休得多疑,配這靈丹,曾經對天發咒,神明都知道的,明明是馬寶,什麼金雞納呢。況且湯頭歌訣,我也算讀得熟瞭,隻有雞肫皮,是入藥的,並沒什麼金雞納。”冷竹江畢竟也是個讀書人,有些書氣,偏喜歡和人辯駁,一個字都要咬出汁漿來。當下接著唐金鑒這一說,便要顯出自己的文明來,答道:“世伯看的是中國藥書,這金雞納並不是動物,原是從植物裡煉出來的。”說著打衣袋裡掏出一瓶來,給唐金鑒看。唐金鑒見是上海華英大藥房制的,便道:“這個藥房的名字,便不通,那會有什麼好藥!中國書上隻有英華兩字,是常用的,怎樣顛倒轉來叫做華英呢?”冷竹江忍不住笑聲,答道:“這華字是指中華大國,那英字是指英吉利國,先華後英,和那文法上,卻沒什麼關系。”唐金鑒皺眉道:“英吉利三個字的國名,從沒有見過經傳,一定是個外洋的國名瞭。既然如此,老世侄,我還有一言奉勸,從古以來,隻有用夏變夷的,沒有用夷變夏的道理。這華英大藥房的藥,倘然是中華出的,可以治病,若是英吉利出的,就怕不妥。所以《春秋》上面,沒一處不嚴那夷夏之防呀。我與令尊系道義之交,才肯說到這裡呢。”冷竹江怕他惱羞成怒,便收住話頭,封瞭席敬,送他出門。唐金鑒用手一捏,臉色鬥變,怪他少瞭轎班的一塊賞錢。仔細一想,這轎子原系冷府自備的,怪不得他,才把臉色轉瞭過來,掏出三塊洋錢,向桌上一放。冷竹江道:“這裡傢人等小侄自己賞罷,世伯不必客氣。”唐金鑒道:“不是呢,這是昨天二百塊裡面的呀!我拿到大街上裕豐錢莊上兌的,據莊上的夥計說,洋錢不好,所以交還瞭老世侄,還望老世侄吩咐賬房,以後遇著不好的洋錢,不準亂攙,免得壞瞭書香門第的聲名。”冷竹江答應瞭一聲是,告知賬房,賬房裡接著洋錢一敲,說這三塊都是好的為甚要換?況且洋錢上的印,也不是我傢的,這就奇怪瞭。冷竹江仔細一看,卻是三塊龍洋,明白唐金鑒的用意。龍洋的市價,隻換得九百七十文,比起英洋來,欠少瞭二十文,這位老世伯,難道是養在銅盆裡的麼?連這區區六十文銅錢,也值得撒個謊?虧他和我談起開口也是道義之交,閉口也是道義之交,隻準用夏變夷,不準用夷變夏,為什麼用起洋錢來,卻變成瞭一個反比例呢?想到這裡,不免落下淚來,替中國讀書人傷心一番。還是那同事做事爽快,換瞭三塊英洋,送與唐先生道:“老先生,洋錢上是有印的呀?”唐金鑒也不覺得這話的輕重,接著去瞭。過瞭幾天,冷鏡微身體痊愈瞭,傢丁拿進瞭一張名片,送與冷鏡微。冷竹江瞧見名片上的字,就有些不願意。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