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其人】
從一個進士,十年之間連升十級,變身朝廷要員;既保住自己的權位,又能對朝廷提出尖銳的改革方案;承受同僚的排擠,“屢敗屢戰”,在生生死死中感悟聖賢之理……曾國藩的經歷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獨特的一段,被後人說道和議論。
曾國藩有政治傢、軍事傢、文人和兄長的諸多身份,他對每一個身份的把握,都恰到好處、拿捏得當。而每一重身份,也都為他的做人原則增加瞭一重含金量。
曾國藩出生在一個普通傢庭,從小好學,希望將來能有所有成就,光耀傢族。後來他科舉成功,成瞭翰林,並且當瞭大官。他年輕時就立志要嚴格自我要求,每天堅持寫修身日記,從29歲時起,直至病逝的前一天止,33年來從不間斷。
太平天國運動是曾國藩平定的,他和太平天國作戰的時候,多次面臨險境,但是他不管遭到多大的失敗,都會再整旗鼓,卷土重來。結果,他領導的湘軍越打越頑強,太平天國內部卻奢侈腐化起來,最終被他消滅瞭。
曾國藩留給後人的,有他的《曾氏》傢書,其中有很多他為人處世的感悟和道理,是青少年值得讀一讀的一本好書。
【曾國藩故事】
屢敗屢戰
有一次,曾國藩在長沙附近攻打太平軍,連連吃敗仗,他又惱又氣,甚至起瞭自殺的念頭。可是他想:無論什麼困難,都拗不過人的頑強堅持,所以,一定要和太平軍作戰到底。想到這裡,他站瞭起來,命令手下人:“去,給我買口棺材。”
手下人以為曾國藩真的要自殺,嚇得不敢動彈。曾國藩大笑著說:“敵人沒破,我怎能輕易自殺呢,我買棺材的意思是,除非我死瞭,否則我就血戰到底,決不服輸。”
這個時候,一個幕僚走瞭進來,手裡拿著一封剛起草好的奏折,曾國藩拿來一看,裡面寫到湘軍“屢戰屢敗”,就提筆把這幾個字改成“屢敗屢戰”。
旁邊的人看瞭,紛紛叫好,曾國藩於是重新振作起來,廣納人才,接收青年才俊,增加訓練科目。終於,湘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強,一度強大的太平軍再也不是其對手瞭。
急壞小偷
曾國藩小時候的天賦並不高,讀書總是記不祝有一天晚上,他在傢讀書,對一篇文章重復瞭不知多少遍,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傢來瞭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簷下,希望等他睡覺之後撈點好處。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曾國藩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而且讀得津津有味,沒有一點倦意。賊終於等不瞭瞭,從梁上跳下來說:“你這種水平讀什麼書?我都聽會瞭,你還是趁早改行吧。”然後將那文章從頭到尾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做夢也要有紀律
“昨天夜裡夢到有人得到好處,很是羨慕。醒後狠狠地批評自己,可見好利之心竟已跟隨到夢中去瞭,怎能卑鄙到這種程度呢?真是下流啊!”原來,曾國藩前一天晚上夢到一位同僚得到肥差和賞賜,不禁暗暗羨慕。醒來,他回憶起自己的夢境,想到自己這樣容易為利所動,日後能不見利而忘義嗎?怎麼對得起恩師的教誨!怎麼對得起自己!父母給自己起名“國藩”,就是希望自己將來能夠為國盡忠,自己又怎麼對得起飽含著父母期待的“國藩”二字!不行,得好好罵罵自己,務必使自己去除好利之心。於是,一邊痛責自己,一邊把這件事記在瞭修身日記中,隨後又拿著日記到唐鑒老師那裡認錯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