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子》其書】
《抱樸子》是東晉道學傢葛洪寫的一本書。分為《內篇》和《外篇》。《抱樸子·內篇》主要講述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這些都是道傢的思想,直到後世,還有很多人根據這本書煉丹,希望長生不老。
《抱樸子·外篇》主要談論社會上的各種事情,包括人間的得失,譏刺世俗等,這些都屬於儒傢的思想。《抱樸子》將玄學與道教神學,方術與金丹、丹鼎與符、儒學與仙學融為一體之中,在這個基礎上,確立瞭道教神仙理論。後世的一些畫符驅鬼的道士,就是從中神仙思想中產生的。
《抱樸子》中繼承魏伯陽煉丹的理論,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是研究我國晉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寶貴材料。葛洪既是晉時學者和文學傢,也曾從傢鄉江蘇遠赴廣州,在羅浮山煉丹,他本人就是一個道士。
【《抱樸子》名言】
立言者貴於助教,而不以偶俗集譽為高。
解讀:寫文章表達觀點,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能幫助社會,而不是用文采來博得一個好名聲而已。一個真正的學者,不應該待在書齋裡面埋頭寫文章的人,而應該是一個關心天下大事的人。
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藉眾術之共成長生也。
解讀:讀書的時候要選擇眾多的門類,從中選出好的觀點,提煉和吸取精華部分,來幫助自己的思想成長不老。多多學習,從不同的領域中找生活靈感的人,人生會比隻鉆研一個領域的人更加豐富和立體。
白石似玉,奸佞似賢。
解讀:白色的石頭看起來像玉石,奸詐的小人看起來像賢臣。比喻人們很容易被表面迷惑,難辨真假。
播種有不收者矣,而稼檣不可廢。
解讀:有時播下種卻沒有收獲,但是不能因此而不再耕種。一時的失敗,不能阻擋一個人繼續前行。
彈鳥,則千金不如丸泥之用。
解讀:要打鳥的話,用金子還不如用泥丸好使。做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對的,而不是選擇看起來最好的。
虎尾不附貍身,象牙不出鼠口。
解讀:狐貍的身上不可能有老虎的尾巴,老鼠的口中不會長出象牙來,什麼樣的人作出什麼樣的事情,這是有根據的。
【抱樸子故事】
蛇銜草
《抱樸子》中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老農耕地的時候,遇見一條受瞭傷的蛇,躺在地上。另一條蛇銜來一棵草,放在蛇的傷口上。過瞭一天時間,蛇傷好瞭就溜走瞭。
老農拾起那棵草剩下的葉子,帶回村子裡給受傷的人、長瘡的人治病,結果竟然全都好瞭。由於村民們不知道這種靈草的名字,想到它的來歷獨特,就命名為“蛇銜草”。據說蛇銜草能把已經斷瞭的手指接起來,而且長好之後還能活動。
水上飛
《抱樸子》中有一個方子說: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皆浮水,赤光如火。取其血塗足,可步行水上不溺。
意思是丹水裡面有一種丹魚,等到夏至的晚上會浮出水面,它們的紅色如同火焰一樣。將它們的血塗在腳上,可以在水面上行走不會掉入水中。
早期的化學傢
葛洪喜歡煉丹,在當時,貴族們都想得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藥,所以有煉丹的風氣。煉丹的人把一些礦物放在密封的鼎裡,用火來燒煉。礦物在高溫高壓下就會發生化學變化,產生出新的物質來。在這個過程中,就容易產生化合物。
葛洪當時煉制出來的藥物有密陀僧(氧化鉛)、三仙丹(氧化汞)等,這些都是現在的外用藥物的原料。
在煉制水銀的過程中,葛洪發現瞭化學反應的可逆性,在著作中,還記載瞭雌黃和雄黃加熱後升華,直接成為結晶的現象。
此外,葛洪還提出瞭不少治療疾病的簡單藥物和方劑,其中有些已被證實是特效藥。如松節油治療關節炎,銅青(碳酸銅)治療皮膚病,雄黃、艾葉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