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譯文
人剛出生時,其稟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大,隻是由於後來所處環境和所受教育不同,習性才會千差萬別。如果對孩子不從小就進行教育,其原本善良的天性就會因外界的不良影響而發生改變。教育好一個人的方法,貴在教導他專心致志,持之以恒。
故事
小不不
有一隻小兔,別人叫他幹這幹那時,他總是連想都不想就搖著頭說:“不!”所以大傢都叫他“小不不”。
兔媽媽說:“到外頭去拔點嫩草尖兒回來做涼拌菜,好嗎?”
“不去!”“小不不”站著不動。
兔媽媽隻好說:“你站在這兒好瞭,我去拔!”
這時,“小不不”沖出去說:“不,我去拔!”
後來,兔媽媽抓到這個規律,當她想讓“小不不”做什麼的時候,總是反著說。
比如,兔媽媽想讓“小不不”去拾些玉米葉子,她就會說:“小不不,我們還有新鮮的玉米葉,你不用去拾瞭!”
“小不不”就說:“不,我就要去!”
可是有一天,這個辦法失效瞭。這天,兔媽媽要出門,得晚上才能回來。她希望“小不不”好好待在傢裡,因為晚上草原上會有狼出沒。於是,兔媽媽說:“小不不,你晚上一接媽媽吧,因為晚上草原上會有狼。”
“不,我才不去接你!”“小不不”說。
兔媽媽滿意地走瞭。
天黑瞭,“小不不”開始不安起來,他想,“媽媽會不會有危險呢?我要去接她……不,她讓我去,我偏不去。”
過瞭一會兒,“小不不”又想:“唉,草原上有狼出沒,媽媽怎麼可能讓我去接她呢?我一定是聽錯瞭,我要去接媽媽。”想到這兒,“小不不”沖出瞭傢門。
草原上真可怕啊,陰森森的,“小不不”走瞭沒多遠,就碰上瞭一隻大灰狼。
“小不不”拼命地跑啊,小鞋子跑丟瞭,衣服跑亂瞭,當他一頭撲到兔媽媽的懷裡時,已經抖成一團瞭。
兔媽媽拿著棍子嚇跑瞭大灰狼,再看“小不不”,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來瞭。
自從發生瞭這件事,“小不不”再也不那樣任性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