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自悔

昭公自悔

魯昭公流亡到齊國,齊景公問道:“你年齡很輕,何至於如此呢?”

昭公悔恨地回答道:“在我年少的時候,人多愛護我,我不能夠體察感恩;人多諫諍我,我又不能采納改進。因此,內無輔助之士,外無輔佐之臣。內外真正能輔助我的沒有一個人,諂媚阿諛的卻又很多。這種情形,就像秋天的蓬草一樣,其根孤立,枝葉雖美,秋風一到,就根拔葉脫瞭。”

齊景公聽瞭也很感慨,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於是轉告瞭晏子,並且說:“假使能讓他再返回自己的國傢,豈不就成為像古代賢君一樣的人瞭嗎?”

晏子聽後,卻回答說:“不是這個說法。愚昧的人多懊悔,不肖的人自以為賢德。這就等於溺於水中不問深淺,迷失道途卻不問路徑。一旦陷溺水中不能自拔,然後再探問深淺。迷失道途已不知方向,過後再問路徑。這就好像國難臨頭瞭,才急著鑄造兵器;喉嚨噎著瞭,才急著掘井取水。縱然是疾力從事,但為時已晚,已經來不及瞭。”

《古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