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有個叫楊黼(fǔ)的人,一心想要修行,要得到解脫。他辭別瞭母親到四川去拜訪禪宗一位很有名的祖師──無際大師。
走到瞭半路上,楊黼遇到一位老和尚,老和尚問他要到哪裡去?楊黼說:“我要去拜訪無際大師。”
老和尚說:“你要去拜訪無際?那不如去見活佛呀!”
楊黼說:“見活佛?佛在哪裡呢?”
和尚說:“你隻要向東方回去,到時候,看見一個披著棉被、倒穿拖鞋的人,就是活佛瞭。”
楊黼聽瞭和尚的話,於是就回去瞭。正在半夜的時候,走到瞭自傢門口,去敲門:“開門哪!我回來啦!”他的母親在屋內一聽兒子回來瞭,高興得不得瞭,來不及穿衣著襪,隨手抓起棉被披在身上、套著拖鞋就出來開門瞭,在匆忙中,連鞋子穿反瞭都不知道。
楊黼一看這位“披著棉被、倒穿拖鞋的人”,竟然是自己的母親,當下就感悟修行應該從何處下手瞭,曉得傢裡的爹娘,就是活佛呀!從此以後,他竭力孝順母親,並且註釋瞭一部幾萬字的《孝經》。他活到八十歲,誦念經偈而逝世。
智慧小語:人在寒夜遠歸,敲別人傢的門很少有回應。隻有慈母聽到孩子回來心生歡喜,甚至來不及系扣子,等不及把鞋穿好,就趕忙開門。這樣的慈悲心,與活佛有什麼不同呢?其實每一個傢裡都有活佛,而我們卻總是舍近求遠,到處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