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采藥

商朝末年的時候,有個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諸侯周太王的長子。他有兩個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歷。季歷的兒子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文王生下來的時候,有一雙赤色的雀子嘴裡銜瞭丹書,停在門戶上,表示聖人出世的祥瑞。

周太王看到瞭季歷生兒子時有瑞相,再看到這個小孫子姬昌的確有不凡之才,所以太王有意將王位傳給季歷,再由季歷傳位給姬昌。泰伯知道父親的意思,就和大弟仲雍商量約定,應該如何順從親意。這時,剛好周太王生病瞭,於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藥為名離開周國,到南方荊蠻之地,一是逃避父王派人追查;二是表示自己希望把周國的王位讓給季歷。

他父親去世的時候,兩個長兄也沒有回去奔喪,順理成章讓季歷繼承王位。當時,有許多人到荊蠻尋找泰伯,泰伯為瞭不被認出來,就披發文身。

季歷也是非常仁慈厚道,他看到兩個哥哥如此禮讓他,就不負眾望,把國傢治理得非常好,最後把王位傳給姬昌,這就是歷史上很聞名的周文王。

“泰伯三以天下讓”,他成全瞭父母的心願;成全瞭周朝八百年的盛世;成全瞭整個社會的風氣。後來,孔子表揚泰伯,說他已經到瞭至德的地步。

智慧小語:泰伯之所以偉大,在於他對父母的孝順,對兄弟的友愛。為瞭不讓父親為難,他找借口離開傢裡。而對兄弟的禮讓,讓他贏得瞭世人的尊重。

《古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