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稱為“丹青神化”的唐代畫傢閻立本。出生在雍州萬年(今西安市)一個繪畫藝術之傢。他在父親和哥哥的培養下,十六七歲就已落筆不俗,名噪鄉裡。但閻立本卻總覺得自己的水平還比不上一些古代的名畫傢。
有一天,有人告訴他,在長江之濱的荊州,新近發現瞭一塊張僧繇(yáo)的繪畫石刻。閻立本一聽,喜形於色,暗想,張僧繇是南北朝時代的“畫聖”之一,尤其是他畫的龍,栩栩如生,令人叫絕。我何不前往荊州,一飽眼福啊!
於是,他毅然帶上筆墨紙硯,踏上瞭千裡行程。
經過兩個多月的跋山涉水,閻立本終於平安到達瞭荊州。他住進旅店,風塵未洗,就請店傢領他去看繪畫石刻。繪畫石刻是在一傢菜園的角落裡,上面已被塗上瞭許多污泥,不少地方難以辨認。石刻周圍,荒草叢生,烏鴉鼓噪,陰森森的。
閻立本打眼一看,大失所望:“原來不過如此,我白來一趟瞭。”可回店之後,他又覺得自己有點太輕率瞭。第二天一早,他回到原處,擦掉污泥,細看一番,才發現畫中果然有不少妙處。
第三天,他提來一桶水,把石刻認真沖刷瞭幾遍,再細心端詳,反復揣摩,更覺得張僧繇的技藝高人一籌。他越看越入迷,白天看不夠,晚上又打起燈籠繼續觀賞。
就這樣,閻立本在石刻前竟一坐就是十幾天。
智慧小語:牛頓曾說:“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隻有謙虛地吸取各傢之長,才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