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恩夜待

明朝陳世恩,是明神宗萬歷年間的進士,他有兄弟三人。長兄是一個學問道德都很好的人,孝順廉潔,得到鄉裡的敬重。陳世恩是老二,當時還沒有成就。但是,他的德行也如兄長一樣為眾人所稱許,尤其是他那種謙遜有禮、平易近人的態度,更讓人敬佩。但他們的三弟整日無所事事,還結交瞭一幫不好的朋友,到處遊蕩,經常是一大早就不見瞭人影,深更半夜才回來。

俗話說:“長兄如父”。三弟的年少輕狂大哥看在眼裡,急在心頭,隻要有機會,就苦口婆心地勸他:“三弟呀!不要再在外面流蕩瞭!要早點回傢免得讓傢人擔心啊!”

三弟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大哥勸一次、兩次還罷,次數多瞭,他覺得十分反感。陳世恩見此情景,與大哥約定,由他來勸三弟。

當晚,陳世恩手裡拿著院子大門的鑰匙,在門前等弟弟回來。弟弟沒料到是二哥在等他,有點不知所措。“趕快進來吧!外面冷。”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又溜出去瞭,仍然是一整天也沒有回來,陳世恩和前一天一樣,晚上仍在院子門口等弟弟。還給他泡瞭茶,囑咐他早點歇息。這下弟弟可有些睡不著瞭!假如二哥也像大哥那樣罵自己幾句,自己倒覺得無所謂,但是二哥卻半點也沒責怪自己。回想起自己在外面花天酒地的情形,弟弟覺得臉上有些發燒。

此後連續幾天,弟弟在外面開始呆不住瞭,眼前盡是哥哥深夜翹首企盼自己歸傢的情形。他對朋友們提出要先告辭,朋友們嘲笑他說:“急什麼?難道怕傢裡的大棒槌嗎?”弟弟隻好又和他們玩到天黑,趕回傢時,二哥又是一臉關切地撫著他的肩頭,問他有沒有哪裡不舒服。弟弟不覺羞慚交加,心頭一酸,“哇”地一下哭出聲來,跪下去對二哥說:“我錯瞭,請二哥責罰!”

從此以後,弟弟像換瞭個人一樣,再也不和那一幫朋友一起混瞭。在兩位哥哥的精心教導下,他認真學習,發奮圖強,成瞭一位德才兼備的人。

智慧小語:傢是一個人最溫暖的港灣,兄弟之間互相扶持才能風雨同舟。一個人如果要勸勉對方,一定要懂得善巧。除瞭懂得善巧之外,還要讓對方能感動,在此基礎上曉以大義,才有辦法令他悔改。

《古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