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之境

《莊子》中有一個故事說:有個普通的木匠叫梓慶,他平時幫人傢做的,就是祭祀時掛鐘的架子。雖然這是個很簡單的活,但他做出來的架子,人人見後驚為鬼斧神工,覺得那上面野獸的形狀,宛如真正的走獸一般栩栩如生。後來當地的國君知道他的手藝之後,專門喚他來問其中的竅訣。梓慶很謙虛,他說:“我一個木匠,哪有什麼竅訣埃如果你一定問,我就跟你說說:無非是我在做任何一個架子之前,首先要守齋戒,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在齋戒的過程中,到第三天的時候,我可以‘忘利’,把那些為自己得到功名利祿的念頭全部扔掉;到瞭第五天的時候,我可以‘忘名’,別人對我贊嘆也好、誹謗也罷,我都已經不在乎瞭;到瞭第七天的時候,可以達到‘忘我’之境。有瞭這樣的心態,我就拿上斧子進山。進山以後,因為我的心很清凈,哪些木頭天生長得像野獸,一眼就會看到,然後把木頭砍回來,隨手一加工,它就成為現在的樣子。我做的事情無非是以天合天,這就是我的竅訣。”

智慧小語:我們做事不成功,要麼是為名,要麼是為利,要麼是為自己的事情,有瞭這些障礙以後,心就靜不下來,言行舉止也跟著左右搖擺,甚至跟別人吵架爭執。但若行為如理如法,就像日月在空中自由運行一樣,我們可以逍遙自在地承辦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事業,不會遭遇任何違緣。

《古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