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凡四訓”,是袁瞭凡先生,一生奉行“太上感應篇”的精華所得。
開頭所以先談“立命之學”,是為瞭勉勵世人奮發向上,不要自暴自棄,因為人生的氣數,雖由前生造因而定,但命運的好壞,卻隨著此生心性之狀態而改變,因此以立命之說開宗明義。
第二篇接著講“改過之法”,是因為一般人,都自認自己是無過失之人,而不知改過行善,試想不知改過之人,就像漏瞭底的容器,行善也收不到效果。
為人若諸惡不改,眾善奉行,則功過相抵,等於沒作。若諸惡不改,隻略行數善,則就隻見禍不見福。因此說:改過是立命的下手工夫,所以第二篇奠上“改過之法”。
人若知過能改,但不曉得行善的道理,也是徒勞無益,因此第三篇接著談“積善之方”,淋漓盡致的分析行善的道理與方法。
初學行善之人,難免會像窮小子忽然變成暴發戶,會有傲慢天下,藐視一切的驕傲作風,因此末篇以“謙德之效”,叮嚀“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人能謙虛為懷,則行善惟恐不足,才能使“立命”收到效果,而達致改造命運的目的。
總而言之,“瞭凡四訓”,雖曰“四訓”,其實是一氣呵成的一篇“立命道理”,確確實實是人生之“至理名言”。
各位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傢好,末學首先要恭喜您,能夠聽完‘瞭凡四訓有聲書’。這是很不簡單的,如果您沒有具足相當的善根、福德、因緣,就可能沒機會聽到,甚至聽瞭也不能聽到心裡,內心的震動、感受,自然也不強烈;相信諸位聽完的感受一定很深、而且是法喜充滿,所以向各位祝賀。
如果您想要繼續研究‘瞭凡四訓’,末學向各位建議,最好能夠聽‘瞭凡四訓文教基金會’制作的當代佛門高僧,凈空法師演述的‘瞭凡四訓講記廣播劇’錄音帶,共有十八卷,相當的精彩,並應熟讀瞭凡四訓原文三百遍,而且要依教奉行,如此,您對自己的命運,就有相當的把握。
中國人常講到積德,‘瞭凡四訓’也強調行善積德,而中國最會積德的人是誰呢?就是孔子,孔子積瞭百代之德,所以他的子孫,七十三代的孔德成先生,以前是考試院院長;現在是總統府資政。
中國第二位會積德的就是宋朝的宰相范仲淹,范仲淹積瞭千年之德,所以范氏的子孫,到現在還是很興旺。所以‘德’相當的重要,所謂:‘有德者保之,無德者失之。’小至個人的身傢性命財產,大至國傢乃至全世界的存亡興廢,跟這個‘德’字有相當大的因果關系,可惜一般人多未能深入的瞭解,而秦始皇若是知道這個道理,就不會焚書坑儒。他也想使子孫萬世而為皇,隻要積德,秦朝的基業,一樣也可以保持相當的長遠;但是他不瞭解這個道理,所以十五年就垮瞭。而且子孫都很慘。這是歷史的經驗教訓,相當的發人深剩
一般人,對命運多是感到很迷茫,論語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所以要知命,也不簡單。因為這個學問很深,如果對命運真正的瞭解,自然就理得心安,不可能怨天尤人瞭。我們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亂象,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而瞭凡四訓這本書,對於人心來講,有相當大的穩定作用和凈化效果。所以,希望社會賢達、zheng府官員,都能提倡。
這個對國傢社會的安定,必然會產生很大的力量,如果瞭凡四訓這套錄音帶,能夠有三百萬套在臺灣流通,相信我們的社會風氣會為之一變,人心道德會為之一振,這是可以預估的。
而且這套錄音帶並沒有版權,歡迎大傢助錄、弘揚;我們學會成立的目的,就是希望把這本改造命運的寶典,推薦給世界上每一個人,所以已經有瞭英文的翻譯和英文有聲書的出版。這對促進世界和平、人類幸福,必定會有相當深廣的影響。
另外,瞭凡四訓講到佈施,我們的錢財要舍,確實不容易,俗話說:‘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韓愈講過:‘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所以我們贊助瞭凡四訓等於是財佈施,而這種財施,還有兩種的效果在裡面;就是法施和無畏施;法施是使人聞到正法,聞到正法能使人心安法喜;而遠離煩惱,心無恐怖就是無畏施也具足瞭。所以我們在‘瞭凡四訓’行財佈施,法施和無畏施,也都圓滿具足瞭!
最後希望大傢給我們指教、支持、與贊助,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