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原文】

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明句讀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

【註釋】

訓:教育指導。

蒙:小孩剛開始讀書識字叫蒙。

訓詁:研究字的意義。

句讀:一句為句,半句為讀。

為學者:做學問的人。

小學:指研究字形、字音、字義的學問。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語譯】

凡是教導剛讀書識字的學童,必須正確的講解義理,考究實事,不可以馬虎從事。首先必須讓他們瞭解每個字的意義,接著再教他們瞭解句讀,使他們懂得如何斷點及朗誦。

研究學問,一定有起頭的地方,把小學讀完瞭,便可以開始念《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等四書瞭。

【故事】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好的開始,求學問也不例外,打好瞭基礎,才能追求其他更高深的知識。

研究字形及句讀可以說是研究學問的基矗

就句讀來說,雖然稱不上什麼高深的學問,但是如果不認真學習,把標點符號放錯瞭位置,可能會造成許多麻煩呢!

從前,在唐朝有個員外,有一天,他請瞭一位新的管傢,由於天性吝嗇,就和新管傢約定,限制他每日的夥食如下:“無雞鴨也可以,無魚肉也可以;青菜萬萬不可少,酒也不可。”

但是員外立下這個條約時,條紋中並沒有標點符號。

一年之後,管傢在辭職時,向員外要求補償他的夥食費。員外理直氣壯的把當年立的條約拿出來,而這個管傢立即拿筆將他改為:

“無雞,鴨也可以;無魚,肉也可以;青菜萬萬不可,少酒也不可。”

這下子,員外無話可說,隻好賠錢瞭,這故事充分說明瞭句讀的重要。

《三字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