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兵權

原文

夫兵權者,是三軍之司命,主將之威勢。將能執兵之權,操兵之要勢,而臨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隨所遇而施之。若將失權,不操其勢,亦如魚龍脫於江湖,欲求遊洋之勢,奔濤戲浪,何可得也。

譯文

所謂兵權,就是將帥統率三軍的權力,它是將帥建立自己的威信的關鍵。將帥掌握瞭兵權,就抓住瞭統領軍隊的要點,好象一隻猛虎,插上瞭雙翼一般,不僅有威勢而且能翱翔四海,遇到任何情況都能靈活應變,占據主動。反之,將帥如果失去瞭這個權力,不能指揮軍隊,就好象魚、龍離開瞭江湖,想要求得在海洋中遨遊的自由,在浪濤中奔馳嬉戲,也是不可能的。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瞭為將當帥的首要問題——帶兵用兵的權威。

文章首先給兵權下瞭定義:“將帥統率三軍的權力”。接著指出掌握這個權力的重要:“這是將帥建立自己指揮權威的關鍵。”文章論點鮮明,論述突出,單刀直入,一下子抓住瞭要害問題,十分突出地擺出瞭為將統兵的根本問題、必要前提——權威。

文章接著從正反兩方面,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有力地加以論證。諸葛亮先用瞭這樣一個比喻:“掌握瞭兵權,就好象一隻猛虎,插上瞭雙翅,可以翱翔於四海,應變自如。”言簡意明地論述瞭兵權對於將帥的重要。接著,諸葛亮又用“魚龍離開江河湖泊”,比喻失去權威的將領,非常準確精彩地說明瞭沒有權威的將領的窘困。誰都知道,魚龍在水中可以自由遨遊,能夠搏擊風浪,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但是,魚龍一旦離開瞭河湖,失去瞭水,就隻能成為任人宰割的對象,還能有什麼作為呢?一員將領,如果失去瞭按自己意志指揮軍隊的權威,上受種種挾制,自己隻有虛名,或者下面不聽指揮,命令不能下達貫徹,指揮不動,那不就和離開河湖的魚龍一樣瞭嗎!任你有多麼高的才能,也無從施展,也隻能毫無作為。

文章僅用七十九個字,就準確、生動、形象地闡明瞭為將當帥的根本問題。

《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