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望陵毀觀
唐史紀:太宗葬文德皇後於昭陵,上念後不已,乃於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嘗引魏征同登,使視之,征熟視之曰:“臣昏毛,不能見。”上指示之,征曰:“以為陛下望獻陵,若昭陵,則臣故見之矣。”上泣,為之毀觀。
【解】唐史上記,太宗貞觀十年,皇後長孫氏崩,謚為文德皇後,葬於昭陵,太宗因後有賢德,思念不已,乃於禁苑中起一極高的臺觀,時常登之以望昭陵,以釋其思念之意,一日引宰相魏征同登這層觀,使他觀看昭陵,魏征思太宗此舉欠當,他的父親高祖葬於獻陵,未聞哀慕,今乃思念皇後不已,至於作臺觀以望之,是厚於後而薄於父也。欲進規諫,不就明言,先故意仔細觀看良久,對說臣年老眼目昏花看不能見,太宗因指昭陵所在,教征看,魏征乃對說,臣隻道陛下思慕太上皇,故作為此觀以望獻陵,若是皇後的昭陵,臣早已看見瞭。太宗一聞魏征說起父皇,心裡感動,不覺泣下,自知舉動差錯,遂命拆毀此觀,不復登焉。太宗本是英明之君,事高祖素盡孝道,偶有此一事之失,賴有直臣魏征能婉曲以進善言,太宗即時感悟,改過不吝,真盛德事也。
【註】本則出自《資治通鑒》卷194。層觀:多層的高臺。昏毛:眼花。故:原,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