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母國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七傢溪有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叫周喜,放排的功夫不錯。七八個月沒放排瞭,傢裡早就沒錢瞭,老爸老媽體弱多病,小孩還小,日子一點都不好過,正在著急,不知怎麼辦才好呢。

轉眼就到瞭農歷五月十三,漲瞭磨刀水瞭,大溪水都上坪瞭,正是放排的好機會。他準備瞭一點幹糧,駕著一掛大排,順著溪水放流而去,真是飛流直下呀,像這樣的流速兩天就可以到常德德山。木排在溪水裡有驚無險出瞭朱紅溪,進瞭沅水,在大河裡放排那真是無兇無險。那沅水要經過三澗九洞十八灘、四十八站,才能到德山。比山溪裡放排安全多瞭,但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危險。

天不知不覺地黑瞭,小雨還在不停地下,不時地還有雷電。要不是有雷電早就是伸手不見五指瞭。也不知到瞭哪裡,突然刮起大風,越刮越大,開始掌不穩舵瞭,後來人也沒辦法站穩瞭。沅水裡的大浪像小山一樣猛拍周喜的木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沒幾下就把上百根的大木排一根一根地拆散瞭,最後周喜隻好抱著一根獨木隨水而漂,根本就不知道漂到哪裡瞭,所幸的是巨浪把他送上瞭岸。

周喜又饑餓又疲勞,休息瞭好一陣才緩過神來,正想找個人傢住一晚上。他抬頭一望,隻見半山腰有一豆綠色燈光。他充滿瞭希望,精神瞭許多,一步一跌地向光亮處摸去。他跌跌撞撞費瞭好大的勁才摸到這有燈的人傢裡。他敲瞭敲破木板門,裡面有一位老媽輕輕地應瞭,叫他進屋。這是一棟小土坯房子,僅兩間,用茅草蓋的頂,房裡的擺設極其簡陋,裡面那間沒有門,掛著一張草簾。那一豆油燈隨時都會被風吹滅,老媽在燈下補衣。年紀不過四十左右,中等身材,面黃肌瘦,梳一盤龍鬏。

老媽見濕漉漉的周喜進瞭屋,有很大的吃驚,簡單問瞭一下情況,讓他先換下衣服,端出一點冷飯菜要他吃下,周喜吃瞭些東西,體力恢復瞭,問:“老媽,這是什麼地方?”老媽說“鬼母國”。周喜放排不知走瞭多少回,就是不知鬼母國在哪個地方。一夜無話,各自休息。

天好象亮瞭很久瞭,周喜還在睡就聽到外面老媽在和一個年輕女子講話,聽得很清就是聽不懂。周喜爬起來,走到外面看瞭看,那年輕女子像是老媽的女兒,不論臉蛋和身材都不錯,就是人太瘦瞭點。穿戴就能看出她傢裡生活極度困難。見瞭周喜有些害羞,忙躲到一旁去瞭。老媽把周喜叫到屋裡,很詭異地說:“等一會不論事情怎麼樣,你都不要出聲也不要出來。”不久,好像有不少人陸陸續續邊吵邊走來,來瞭幾十個人,不知是吵什麼,大約一頓飯的時間才慢慢散去。

老媽對周喜說道:“我們這鬼母國十分貧窮,年輕的男人極少,都是一些孤魂野鬼,更沒有像你這樣的生人,多數是女鬼,所以才叫鬼母國。剛才他們來就是為瞭你。有的說要大傢一起吸你的血,有的說要把你獻給女鬼王。我說你是我的親戚,要招做女婿的,堅持不同意,他們才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現在隻有一個辦法能救你,你就和嬌嬌快點成婚,這樣一來你安全瞭,我們在這裡也不會受別人的欺負。”周喜不加思索地答道:“老媽。我先謝謝你的好意。我上有父母下有兒女,有傢有室。我放排遇到天災,過幾天我就回去瞭。和嬌嬌成婚的事是萬萬不行的。”老媽說道:“你到瞭鬼母國,已經是陰陽兩隔瞭,你的傢鄉不知道在什麼地方,我們都沒有聽說過。”不管老媽怎麼說,周喜就是不答應。周喜心裡想:據自己放排的經驗判斷,現在就在桃源一帶,隻要出去問一下路,一天就能走回去。

周喜到處走走看看,奇怪的是怎麼也找不到昨晚上山的路,這裡白天陰森森的,自己不由自主的感到毛骨悚然,感覺到自己渾身冰涼涼的,走瞭很遠,看瞭很多人,個個都是面黃肌瘦。衣衫襤褸。而且,都是老弱病殘,婦女小孩居多。沒有一間瓦房,都是茅草小土房,也沒有炊煙飄起。在世上還沒有看到這樣貧窮的地方。這不是美麗富饒的桃源,這又是哪裡呢?

又到瞭夜裡,屋子裡點起燈,周喜這才發現,這燈光是七分藍綠色的,在人間叫鬼火。剛吃完冷飯冷菜,還沒有洗簌。就聽到外面有很多人走路的腳步聲。有個年輕女人高叫:“嬌嬌,某地有事幹(既:人間做大事),我們一起去趕場合(本地土話:就是吃大餐)啊。”老媽答道:“你們去吧,我傢裡有客人,去不成(瞭)。你們發瞭財就帶點給我們吧。”一群人說說笑笑地走遠瞭。

老媽給周喜講道:“我們這裡的人,都是安史之亂時避亂來的。青壯男人都去當兵打仗,我們這些老弱病殘在這裡躲避戰火,全都是病死餓死在這裡的。這裡幾乎都是女人,沒有親人來招魂,就連投胎的機會都沒有。”周喜心裡估算,安史之亂到現在已經超過千多年瞭,沒有人記得這些冤死鬼,真的可憐啊。快到半夜瞭,外面又有瞭輕微腳步聲從門前經過。還是那個年輕女人高喊:“老媽,給你帶的好東西啊,放在外面石板上的,自己來取啊。”周喜出去到處找,就是看不到有什麼東西,隻看見一塊很平的、有小桌子大的石板上,有七粒小米。嬌嬌出來,從石板上撿起的卻是一大包東西。周喜進瞭土房子,也能看清楚這些東西,都是人間的食物。

周喜在這裡住瞭三個月,沒有辦法找到回傢的路,就隻好和嬌嬌成婚。心裡無時不想傢裡的父母親人,每天都在尋找回傢的路。時間久瞭,心中的焦慮就不再表現在臉上,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傢。這裡不要耕田種地,每天晚上都到處趕場合,沒有煙火,吃的都是冷食。一年過瞭,嬌嬌生瞭個女兒,傢裡有瞭負擔,老媽和嬌嬌更忙碌。周喜主要是在傢裡帶女兒。

不知不覺過瞭三年。一天,來瞭很多鄉親,都說某地一連幾天有大場合吃,邀請老媽和嬌嬌一起去。周喜說道:“我一個大男人,常年都在傢裡吃現成的,今天我也去趕回(去一次)場合。”老媽想瞭很久,覺得周喜心早已經安定瞭,就從一個又舊又破的箱子裡取出一雙半新的鮮紅的繡花鞋,叫周喜穿上。周喜穿上這雙繡花鞋,頓覺自己輕飄飄的,就像一片雞毛,隻要有一絲風就會飛走。

周喜、嬌嬌和鬼母國的老鄉,共有三十多人,一起騰雲駕霧飛走瞭。周喜一幹人,來到一傢大木房樓門外。原來這裡老瞭(死)人,周喜覺得這裡很熟悉。見樓門外排著兩排人,很多人都是以前死去的老人,有的沒有頭、有的沒有手臂、有的肩上拖著長長的繩子、有的鮮血滿面不停的流,有幾個是應該還健在的老人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人。這個地方很像自己的傢,卻沒有一個人能看見自己。樓門內有人在準備(燒紙錢)錢,有個叫鐘月的男人和自己年紀還小兩歲,一個箭步沖上去,氣洶洶的搶走一大把錢跑瞭。周喜不敢去搶,就去堂屋找吃的(祭品),看見靈臺上的牌位是自己的父親,這才明白是自己的父親過世瞭,當即大哭。他能看清傢人來來去去,傢人怎麼都看不到他。才相信自己和傢人陰陽兩隔。嬌嬌見他傷心的以頭撞地。捶胸拍腿的哭,準備帶他回去。周喜執意不肯。

周喜哭瞭很久,自己記得穿瞭繡花鞋才能飛起來。於是,脫掉自己腳上的繡花鞋,自己突然站在自傢的堂屋中間,能看清楚自己的傢人,傢人也能看到自己回來瞭。嬌嬌和鬼母國的鄉親一個都看不到瞭。離傢數載的周喜終於回到自己的傢瞭。

《農村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