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境脫身

清朝光緒年間,因為朝廷腐敗,山東五蓮縣爆發瞭駝兒山農民起義,首領名叫厲應九,他的軍師兼教頭名叫林永芳。

林永芳原本在五蓮山光明寺當武術教頭,厲應九和他是舊識,知道他武功高強且足智多謀,就派人去光明寺,請林永芳前來駝兒山聚義。

林永芳瞭解並喜歡厲應九的為人:豪爽義氣,喜歡接濟窮人。而且林永芳也憎恨朝廷的腐敗,所以在接到厲應九的書函後,第二天就收拾好行李辭別眾僧去瞭駝兒山。

林永芳到山寨後,厲應九很高興,擺下宴席與林永芳痛飲一頓,就帶著他視察山寨,林永芳看到山前用巨石壘成高大的墻壁,隻留下窄窄的通道,隻要一個人拿著一桿槍就能守住,正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於是贊許地點瞭點頭。

兩個人轉到山後,林永芳發現山後是懸崖峭壁,不由得吃瞭一驚,說:“厲兄,這營寨不能紮在這裡呀!”

厲應九問:“為什麼?這地方多好,前邊有巨石圍墻,後面是百丈懸崖,清兵來瞭,我們隻要守住前邊,不怕腹背受敵……”

林永芳打斷他的話,說:“這一點我沒有疑問,可厲兄想過沒有,萬一清兵打上來,面對懸崖峭壁,咱們弟兄也沒有後路呀!”

厲應九哈哈一笑,說:“林老弟過慮瞭,哥哥經營的這銅墻鐵壁,咱還有幾十架秘密武器,清兵要想打上來,除非長出翅膀!”

“秘密武器?”林永芳疑惑地問。

原來,這厲應九是個能工巧匠,木匠、鐵匠、泥水匠……無所不通,他還喜歡鼓搗各種機械。上山寨之後,他利用駝兒山樹多石頭多的優勢,發明瞭一種小型投石機,專門對付來犯的敵人。

林永芳還想說些什麼,忽然,一名手下急匆匆趕來,報告道:“寨主,清兵來犯……”厲應九問:“有多少人?”手下說:“大約五六百人!”

厲應九一拍林永芳的肩膀,說:“哥哥就讓你看看我投石機的威力!”

兩人到瞭山寨圍墻的一個垛口處,往下看去,但見數百名手持刀槍的清兵正殺氣騰騰地往山寨奔襲而來。

大約還有一裡多地時,厲應九命令手下:“裝石,給我狠狠地打!”

一百多名弟兄操作著四十多架投石機,發射出數不清的石頭呼嘯著向清兵砸去,清兵手中的盾牌隻能擋弓箭,卻不能擋石頭,他們被打得殘肢斷腿,哀號遍野,最後留下一百多具屍體狼狽而去。

打瞭一個勝仗,厲應九更加得意瞭,對林永芳說:“兄弟看到瞭沒,有瞭投石機,我駝兒山就是鐵板一塊,清狗就是長出翅膀,我也給他打下來!”一聽這話,林永芳知道自己勸不瞭,暗地裡卻在想主意。

駝兒山山寨前邊有一片空地,原本長滿荊棘,林永芳就命人將那些荊棘砍掉,整理出數十畝山地,在上面種上瞭高粱。厲應九以為他是為瞭山寨的後勤補給,很是高興,但又有些不解,說:“林老弟,這高粱產量不高,也不好吃,還不如種玉米合算呢!”

林永芳隻是笑笑,卻不為所動,地幹瞭,就從半山腰的清泉挑水為高粱澆灌,苗黃瞭,就到處搜集肥料為高粱施肥。

在林永芳的悉心侍弄下,這一片高粱長勢很好,秋天到瞭,高粱籽粒飽滿,都垂下瞭頭,林永芳就和弟兄們一起將高粱砍倒,收獲瞭上萬斤高粱米,還將高粱的秸稈收集起來,從山下請來幾十名老大娘,讓她們用這些高粱秸稈編起瞭大“蓋頂”,一共編瞭上千頂。

“蓋頂”是一種圓形的物件,主要的功能就是當鍋蓋,還有的可以盛煎餅、饅頭,小一點的盛水餃,因其方便實用,在魯南一帶,高粱收獲後,每傢每戶都會編上幾頂,這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厲應九見高粱豐收,很是高興,因為山寨的糧食問題可以解決瞭,但是他對於林永芳找人編“蓋頂”很有意見,就問林永芳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林永芳笑笑說:“厲兄,請相信我做的一切都是為瞭山寨!”厲應九也就不問瞭。

駝兒山義軍占山紮寨,五蓮縣令帶人幾次攻打,都被義軍打得落花流水,這使得山東巡撫周馥大為震驚,急命沂州知府胡建樞率兵三千,分兩路攻打。對於此,山上義軍並不害怕,像以前一樣做好瞭準備,將石頭準備得足足的。

清兵來瞭,和以前不一樣,他們沒有上山,而是在山下就停住瞭腳步,而且推來瞭十幾個用紅佈包裹的物體。圍墻上,厲應九問林永芳:“兄弟,你說這次清狗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他那紅佈裡邊藏的是什麼東西?”

林永芳眉頭緊鎖,說:“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但我有一種不祥的預兆!”他命令弟兄們多加註意。

清兵拉開瞭紅佈,厲應九這才發現,那是一門門黑黝黝的大炮,厲應九笑瞭,林永芳問:“厲兄,你笑什麼?”

厲應九說:“我還以為是什麼利器呢,原來是幾門大炮。實不相瞞,在林老弟上山前,他們也用大炮進攻過山寨……”

林永芳問:“結果如何?”

厲應九說:“他們把大炮放在山下,射程不夠,想走近山寨來打,那大炮又太笨重,上不瞭山……”

厲應九的話音未落,一發炮彈就呼嘯而至,在他不遠處爆炸瞭,幾個弟兄立時倒在瞭血泊中,厲應九彈瞭彈身上的土,說:“這……這是咋回事?”

原來,這一次清兵運來的大炮不是以前的土炮,而是從青島德國軍營借來的紅衣大炮,這種大炮射程遠,威力巨大,是當時最先進的大炮。

緊接著,山下的炮彈一枚枚朝山寨襲來,炮彈打在石頭上,將石頭擊得粉碎,那些四處亂飛的碎石頭就像一枚枚匕首,擊穿瞭義軍的身體,他們一個個倒下瞭,鮮血染紅瞭身下的土地,還有很多義軍被炮彈擊中,粉身碎骨。

炮擊足足進行瞭一個時辰,山上義軍死傷瞭一多半,厲應九紅瞭眼,想要帶領剩餘的弟兄沖下山拼命,卻被林永芳攔住瞭,他說:“咱們的兄弟傷亡慘重,清兵卻毫發無傷,咱們這麼沖下去,隻有死路一條,倒不如先撤下山去,保留實力,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厲應九說:“可是你也知道,山前是清兵,山後是懸崖峭壁,咱們往哪裡撤呀!”

林永芳打開山寨的庫門,讓每個人都取兩隻蓋頂,厲應九等人不解,但在林永芳的催促下,隻好照著他的話做瞭。

林永芳帶領眾人到瞭山後面的懸崖峭壁那裡,用麻繩將一對蓋頂牢牢地綁在兩隻胳膊上,然後扭頭對眾人說:“我們就這樣跳下去,還有一線生機!”說完縱身往下一躍,他就像一隻鳥兒一樣翩翩地往山下墜去。

過瞭一會兒,眾人看到林永芳落到瞭山崖下邊,他爬起身,拍瞭拍身上的塵土,往上喊道:“我沒事,大傢快點往下跳!”眾人這才明白林永芳的一片苦心,紛紛學著林永芳的樣子,將蓋頂綁在胳膊上,向山下跳去。

事後統計,除瞭十幾個人或因蓋頂沒綁結實,或因落地位置不對跌死外,其他人都隻是受瞭崴傷或者輕微骨折,並無大礙。清兵沖上山寨之後,除瞭被炮彈炸死的義軍屍體之外,並沒有發現“匪首”厲應九、林永芳,還以為他們會異術,土遁逃走瞭呢!

《999個短篇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