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平馮生年少而行為率意,還酗酒。凌晨時候偶然出行,遇見一個少女,穿著紅色衣服,相貌姣好。她帶著一個小奴仆,踩著露水趕路,鞋子和襪子都被露水沾濕瞭,馮生心底下很喜歡她。
到瞭傍晚,馮生喝醉瞭回傢。道旁原來有一座寺廟,是荒廢瞭很久的,忽然有女子從裡面出來,她就是早上的那個美人。她看見馮生走過來,立即轉身進廟。馮生暗地裡納悶:美人怎麼會在禪院裡?他把驢系在寺廟門口,進去窺探。進去就看到斷墻零落,路上的草長得像毯子一樣茂盛。正在走來走去的時候,一位頭發斑白、衣帽整潔的老翁出來,問:“客人來這裡做什麼?”馮生說:“偶然間經過古剎,想瞻仰瞻仰。”乘機問道:“老先生來這裡做什麼?”老翁說:“老夫我居無定所,暫時借這裡安頓傢小。既然蒙您光臨,我有粗茶可以代酒接待您。”於是請客人入內。
隻見大殿後有一院子,石頭路上很幹凈,不再有雜草。進瞭房間,就看見窗簾床帳等一系列傢具,香氣襲人。雙方坐下來介紹自己,老翁說:“鄙人姓辛。”馮生乘醉粗率地問道:“聽說令愛還沒有好的夫傢,在下不才,願意作您的女婿。”辛翁笑道:“請讓我和內人商量一下。”馮生就索要筆題詩,寫道:
千金覓玉杵,殷勤手自將。
雲英如有意,親為搗玄霜。
主人笑著把詩作給瞭仆人放好。不久,有婢女和辛翁耳語。辛翁起立請客稍坐,掀開簾幕就進去瞭,隱隱約約聽到他說瞭幾句話就快步走出。馮生想肯定會有好消息,但辛翁隻是坐著和他聊天,不再有別的話。馮生不能忍耐,問道:“在下不知道您對於婚事的意思,請您解開我的疑團。”辛翁說:“您是卓越的士人,我仰慕您已經很久瞭,隻是我有苦衷不敢明言而已。”馮生請之再三,辛翁說:“小女有十九人,已嫁出的有十二人。婚事是內人拿主意,老夫不參與。”馮生說:“小生隻要今天早上帶著小奴踏露而行的那位。”辛翁不回答,大傢相對沉默。聽到房內有女子嚶嚶的說話聲,馮生乘醉掀簾子說:“既不能成為夫妻,那應該看看本人,來消除我的遺憾。”裡面人聽到簾鉤動的聲音,一齊起立,愕然相看。果然有那位紅衣女子,寬衣大袖,發鬟傾側,站在那裡握住衣帶。看見馮生進來,滿屋子的人都驚慌。辛翁大怒,命幾個人拉馮生出去。馮生酒力愈加發作,倒在雜草中,瓦片石塊亂落下像下雨一樣,幸好沒打中。
馮生躺著過瞭些時候,聽見驢子還在路邊吃草。於是他爬起來騎上驢子,踉蹌著趕路。夜色迷離,他誤入澗谷,那裡狼到處跑,貓頭鷹在怪叫,使人毛骨悚然。他猶豫著到處看看,並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遠遠看見茂密的林子裡有燈火閃爍,心想那必定是村落,最後馳驢趕赴那裡。在那裡他看見高大的大門,於是用鞭子打門,裡面人問:“是什麼人半夜到這裡來?”馮生把迷路的事情告訴他。裡面的人說:“等我回稟主人。”馮生踮起腳等著。忽然聽見抽門閂開門的聲音,一個健壯的仆人走瞭出來,替客人牽著驢子。馮生進去,看見房間裝點得很華麗,堂上有人張羅著點燈。坐瞭一會,有婦人出來,詢問客人的姓氏,馮生告訴瞭她。過瞭不久,幾個丫鬟攙著一老太太出來,說:“郡君到瞭。”馮生起立,曲身想跪拜那老太太。老太太制止他並讓他坐下,對他說:“你不是馮雲子的孫子嗎?”馮生回答:“是的。”老太太說:“那你應該是我外甥孫子。老身風燭殘年,時日無多,骨肉之間真是不熟悉啊。”馮生說:“孩兒我年幼時就失去父親,和我祖父交好的十個裡認識不瞭一個。我素來沒有拜訪過您,請您明示您是誰。”老太太說:“你自己會知道的。”馮生不敢再問,和老太太坐著,冥想她的身份。
老太太問:“孩子你為什麼深夜到這裡?”馮生素來以膽量自誇,於是把自己所遭遇的事情說出。老太太笑道:“這是大好事啊。況且孩子你是名士,和你結親絲毫不會對名聲有玷污,這野狐精憑什麼強作清高?孩子不要憂慮,我能幫你達成親事。”馮生隻有“是是”地感謝。老太太看著侍女說:“我還不知道辛傢的姑娘有那麼漂亮的。”丫鬟說:“他有十九個女兒,都是很有風致的,不知官人所聘的排行多少?”生說:“年紀大約有十五歲啦。”丫鬟說:“這是十四娘。三月時,她曾和母親一起給郡君道賀,您怎麼會忘瞭呢?”老太太笑道:“不是那個穿刻著蓮花瓣的鞋,又在鞋裡放香料,鞋上還蒙著細紗來走路的人嗎?”丫鬟說:“是啊。”老太太說:“這丫頭很會做東西、玩弄媚巧這套。但真是美貌,孩子你的賞鑒不謬。”老太太立即對丫鬟說:“可派小貍奴把她叫來。”丫鬟答應後離開。
過瞭些時候,丫鬟進來稟告:“把辛傢十四娘叫來瞭。”不久,就看見紅衣女子進來,對著老太太俯身下拜。老太太說:“你以後就是我傢的外甥孫子媳婦瞭,不要再用丫頭的禮節。”女子娉娉地站起來,紅袖低垂。老太太為她整理頭發,撫弄她的耳環,說:“十四娘最近在閨中做什麼活計?”女子低聲對答:“閑來隻是刺繡。”回頭看見馮生,她害羞得局促不安。老太太說:“這是我外甥孫子。他非常想和你成為姻親,為什麼讓他迷路,深夜逃竄到這溪谷呢?”十四娘低頭無語。老太太說:“我叫你來非為別事,是想為我這孩子做媒。”她隻是沉默不語。老太太吩咐打掃床鋪、鋪好被褥,立即為他們成親。十四娘害羞地說:“還應該告訴我父母。”老太太說:“我替你做媒,有什麼錯誤?”十四娘說:“郡君的命令,我父母應該不敢違抗,但如此草率,我即使是死去,也不敢奉命!”老太太笑道:“小女子的志氣不能侵犯,真是我的外甥孫子媳婦啊!”於是拔下十四娘頭上金花一朵,給馮生收下,命他回傢查找黃歷,找個吉日來做親事;又派丫鬟送十四娘離開。老太太聽見遠方已經雞叫瞭,派人牽驢送馮生出去。馮生走出幾步,偶一回頭,卻看見村舍已經消失,隻見到松樹和楸樹濃密黑暗,遮蔽著一個破敗的墳墓而已。馮生安神下來回想瞭好一會,才明白這裡是薛尚書的墳墓。(鬼大爺:http:///轉載請保留!)
薛尚書是馮生已故祖母的弟弟,所以稱呼他為外甥孫子。馮生心知見鬼瞭,但還不知十四娘是什麼人,慨嘆瞭一陣就回去瞭。回到傢,馮生胡亂地翻檢黃歷來等待,但心裡怕鬼的約定很難靠得住。再到寺廟去,卻看到各房屋很荒涼,問別人,就聽到有寺中經常看到狐貍的傳聞。馮生暗想:“如果能得到美人,即使是狐貍也是很好的。”到瞭選定吉日的那天,馮生在房屋和路上搞大掃除,讓仆人輪流眺望,到瞭半夜還是沒有消息,馮生已不抱任何希望瞭。一會兒門外嘈雜起來,馮生鞋沒穿好就跑出來窺探,隻見花轎已經停在院子裡,兩個丫鬟攙著十四娘坐在青廬裡,嫁妝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隻有兩個長鬣的仆人扛著一個撲滿,大得像甕,在院子的一個角落裡把它放下。馮生為得到美麗的妻子而高興,並不猜疑他是妖怪。,問十四娘:“一個死鬼,你們傢為什麼對她這樣帖服?”十四娘說:“薛尚書如今擔任五都巡環使,數百裡的鬼狐都是他手下,所以回墳墓的時候很少。”馮生不忘做媒的恩德,第二天就去祭祀他的墳墓。回來時看見兩個丫鬟拿著貝錦作為賀禮,直接放到桌面上就走瞭。馮生把這事告訴十四娘,她說:“這是郡君的東西啊。”
縣裡有個人叫楚銀臺,他的兒子年少時和馮生是同學,聽說馮生娶到瞭狐妻,送些東西作賀禮就進馮生傢裡喝酒瞭。過瞭幾天,又下請貼來請馮生到他傢去喝酒。十四娘聽說瞭,對馮生說:“那天公子來,我在墻上開瞭個小洞觀察他,那個人猴子似的眼睛裡有鷹似的兇光,不可以和他長久相處啊。最好不要去。”馮生答應瞭。第二天公子造訪,追究馮生的失約之罪,並送來新的禮物。馮生說笑間有嘲笑公子的言語,公子非常羞慚,不歡而散。馮生回到內室笑著對十四娘說剛才的事情,十四娘面帶淒慘之色,說:“楚公子是豺狼一樣的人,不可以和他親近啊!您不聽我的話,將會陷入災難啊。”馮生笑著向十四娘道歉。後來他和公子又互相開玩笑,原來的梁子慢慢解開瞭。
恰逢考試之年,公子考瞭第一,馮生第二。公子沾沾自喜,讓人過來請馮生去喝酒,馮生推辭瞭;公子頻頻相邀他才去。到瞭才知道這天是公子生日,賓客和隨從滿堂,開出的筵席很豐盛。公子拿試卷給馮生看,親友擠著看試卷並大聲喝彩。酒過三巡,堂上奏起瞭音樂,樂聲悠揚,賓主都很高興。公子忽然對馮生說:“諺語說:‘場中莫論文’,我如今才知道這是錯誤的。小生名次之所以能比老兄高,隻因為‘起’這裡有幾句話略微比老兄你高明罷瞭。”公子說完,滿座嘖嘖贊嘆。馮生喝醉瞭,不能忍下這口氣,大笑道:“老兄,你到瞭現在,還以為你的文章高明才得第一的嗎!”馮生說完,滿座失色。公子羞怒交加,喘不過氣來,客人們漸漸離開瞭。酒醒後馮生開始後悔,於是把這事告訴瞭十四娘。十四娘不高興地說:“您還真是鄉巴佬裡的浪蕩子弟!輕薄的態度,施加給君子,就會損害我的德行;施加給小人,就會帶來殺身之禍。您的禍患不遠瞭!我不忍心看見您流落的樣子,我還是離開吧。”馮生害怕得哭瞭,並告訴她後悔瞭。十四娘說:“如果要我留下來,你就和我作個約定:從今以後閉門不出,不要和別人去玩,不要多喝酒。”馮生認真地接受瞭教誨。
十四娘做人勤儉節約,終日紡織,有時回娘傢探親,沒有過夜不歸的。她又經常拿錢財做些謀生的事情,每日有剩下的錢,就把它放進撲滿裡,關閉門戶時,有來訪的就讓老仆人出來接待送走。
一日,楚公子讓人送請貼來,十四娘把它燒瞭不讓馮生知道。第二天,馮生在城外吊喪,正好在喪傢見到瞭公子。公子拉著他的手臂苦苦相邀,馮生借口有事推搪。公子讓仆人拉著馮生馬的轡頭,又拉又推地把馮生請到傢。到傢之後,公子命令立刻排上筵席。馮生想早些回去,公子百般阻攔,又讓傢裡蓄養的女樂師出來彈箏為樂。馮生素來豪放不羈又向來被關在傢裡,很覺得煩悶,突然間喝瞭很多酒,興致更高,不再把老婆的話放在心上。於是馮生喝得大醉,在席位上睡著瞭。
公子的老婆阮氏非常厲害,丫鬟和小妾都不敢化妝打扮。幾日前,有丫鬟進瞭公子的書齋,被阮氏捉住瞭,用棍子打那丫鬟,打得頭破而死。公子因為馮生嘲諷過他,恨馮生入骨,每天都想報復他,於是計劃灌醉他來誣告他殺瞭那個丫鬟。乘馮生喝醉睡著,公子命人把屍體扛到馮生的身邊,關上門就走瞭。馮生五更的時候酒醒,才發覺自己睡在桌子上,起來找枕頭和床,卻發現有東西很軟,絆到瞭他。摸瞭一下,原來是人,心想這是主人派來伴睡的仆人,但又踢她不動,抬起來發覺這已經僵硬瞭。他非常害怕,出門大叫。公子傢仆人全都起來,舉火來看,發現屍體,捉住馮生,大聲叫罵。公子出來認屍,誣告馮生奸殺丫鬟,捉起來送到廣平衙門裡。隔日,十四娘才知道這事,淚如雨下,哭著說:“我早知道會有今天的事情瞭!”於是按日給馮生送錢。馮生見到府尹,不能伸冤,早晚被打,皮肉盡脫。十四娘親自去探監詢問,馮生看到她,非常悲哀,說不出話來。十四娘知道這陷阱公子挖得很深瞭,勸他招認,以免皮肉之苦。馮生哭著答應瞭。
十四娘斡旋的時候,即使是相隔很近的鄰居都不來慰問。回到傢後她嘆息不已,於是派丫鬟出去辦事。獨自居住幾天後,請媒婆買到良傢女子。那女子叫祿兒,才十五歲,長得很漂亮。十四娘和她一起吃一起住,對她的好處不同於普通下人。馮生招認是誤殺,被判絞刑。老仆人得到這消息回來,哭得說不出話。十四娘聽說瞭,坦然自若像不介意。不久就是秋天行刑的日期瞭,十四娘才忙得不可開交,早出晚歸,腳都不停過,經常在僻靜的角落和監獄裡悲傷,到瞭吃睡不香的地步。一天天剛亮,狐貍丫鬟忽然回來瞭。十四娘立刻起來,和她在一旁說悄悄話,出來時卻笑容滿面,料理傢務像平時一樣。第二天,老仆人去探監,馮生讓他帶話給十四娘,讓她來這裡作訣別,老仆人回來轉述,十四娘漫不經心地答應瞭,也不傷心,隻是不去理會;傢裡人私下裡議論她太狠心瞭。忽然路上眾人傳得紛紛揚揚:楚銀臺被撤職,平陽觀察使奉皇帝特旨來審理這個案子。老仆人聽說瞭這個消息,高興地稟告十四娘。十四娘也很高興,立即派人到衙門去打探,卻看見馮生已經出獄,大傢見到是又悲又喜。不久把公子抓住帶上堂,一訊問就知道瞭案子的全部情況。馮生當堂釋放回傢。馮生回來看見十四娘,淚流滿面,十四娘也看著他哭瞭。悲傷過後是歡喜,但馮生還是不知道怎樣讓皇帝知道瞭這事。十四娘笑著指著狐貍丫鬟說:“這是您的功臣啊。”馮生愕然詢問。
原來,十四娘派丫鬟到京城去,想到宮裡去為馮生講述冤屈。丫鬟前去,卻發現宮裡有神守護,她徘徊在護城河附近,幾個月都不能進去。丫鬟怕誤事,想回鄉再圖計策,忽然聽說皇上要到大同去,丫鬟於是先到那裡,假作流浪的妓女。皇帝到妓院去時,丫鬟很受他的寵愛,皇帝疑心她不像是妓女,丫鬟大哭。皇帝問:“你有什麼冤屈?”她回答說:“我原籍直隸廣平,是生員馮某的女兒。父親因為冤獄將要被處死,所以把我賣到妓院裡。”皇帝面露淒慘,賞賜她黃金百兩。臨走時,詳細地詢問瞭事情經過,用紙筆記錄下姓名,還說想和那丫鬟共享富貴。丫鬟說:“我隻想父女團聚,不願富貴。”皇帝點瞭點頭,才離開。丫鬟把這事告訴馮生。馮生急忙起來拜謝,淚流滿面。
過瞭不久,十四娘忽然對馮生說:“不是因為和您的情意和緣分,我哪裡會惹上那麼多煩惱?您被捉去時,我在親戚間奔走請求幫助,沒有一人幫忙,那時的心情真是不能說出。如今看俗世越加討厭,我已經為您準備瞭一個好妻子,我們可以分手瞭。”馮生聽瞭,趴在地上哭著不起,十四娘才不走。夜裡讓祿兒去陪馮生睡覺,馮生拒絕瞭。早上看十四娘,她容光頓減;又過瞭一月多,她慢慢衰老;半年後,她臉色黑得像村姑;馮生敬重她,對她的愛始終不變。十四娘某日忽然又說要走,而且說:“您自有好妻子,還要我這個醜怪得像鬼的人幹嘛?”馮生哭得像從前要留下她時的那樣。又過瞭一月,十四娘生急病,不吃不喝,虛弱地躺在臥室裡。馮生侍奉她吃藥,像侍奉父母一樣。巫師和醫生都沒有用,十四娘最終還是病死瞭。馮生悲哀到瞭極點。馬上給狐貍丫鬟錢,給十四娘辦白事。幾天後,狐貍丫鬟也離開瞭,於是他立祿兒為妻子。過瞭一年,生瞭一個兒子。但連年歉收,傢境愈加敗落。夫妻沒有辦法,對著影子發愁。忽然想起十四娘經常在大堂角落裡的那個撲滿裡放錢,不知那些錢還在不在。到瞭那個地方,發現各種容器裡錢裝得滿滿的。錢一個疊著一個,用筷子探那個撲滿,堅硬得刺不下去,打破撲滿,金錢滿出。從此他傢變得非常豐裕。
後來馮傢老仆人到太華山,看到十四娘騎著一匹青色的騾子,狐貍丫鬟騎著驢跟著她。十四娘問:“馮郎還好嗎?”並且說:“向主人致意,我已經成仙瞭。”說完就不見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