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匠遇鬼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對於身處丘陵區的邢臺縣董傢溝村來說,因為靠著南山和茅山,祖上出瞭許多以鍛石為生的石匠。他們除瞭留下可貴的手藝,也留下許多他們中間發生的故事,成為茶餘飯後的嚼料。其中就有咱們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

清朝初期,政通人和,民眾富裕。為瞭企求國泰民安,人們都求助於神靈,故而修廟之風盛行。

一天,地方來到王傢,讓王心正、王心泰二人去皇寺玉泉寺刻功德碑。感到價格合適,他二人便答應下來。

為什麼要請他二人呢,因為在眾多石匠中,他倆的手藝最高,再加上有些文化,所以象墻碑、井碑、墓碑和石柱等一些難度大的活兒,都非他二人莫屬。

這一天,王心泰有事,隻有王心正一人出工。因為寺廟管飯,他晚上多飲瞭幾杯,踉踉蹌蹌的往回走。

走到八裡橋,酒勁上湧,便躺在橋面的石欄板上睡瞭起來。

涼風習習,他一個激凌醒瞭過來。發現月明星稀,已是半夜時分,貓頭鷹的幾

聲淒厲的叫聲,嚇出他一身冷汗。好險,在這荒山野道,要是被狼遇到瞭,那可是必死無疑。

他站起身,急急忙忙向回走去。

這時,他發現前邊有一個人,便緊走瞭幾步,趕上與他同行。

“你往哪裡去呀?”他搭訕道。

“去董傢溝。”

一聽說是同路,總算找到瞭伴,一路走一路攀談起來:

“你傢裡有幾口人呀?”

“連活人嗎?”

“當然得連。難不成還隻算死人!”

“是的,我們這裡隻算死人,不算活人的。”

“你們是那裡的人呀?”

“當然是陰間的人呀!你看看我們的身子有影子嗎?”

他看瞭一下,果然在明光光的月光下,那個人沒有一絲影子。而自己的影子卻格外分明。心裡一格登,罵道:媽的,碰見鬼瞭。雙腿不由瑟瑟發抖,剛想逃跑,又見那個人把頭從脖子上拿下,向前一扔,說:你看我們能把頭拿下來玩兒,你們活人能嗎?

趁著那人頭身分離的當兒,說時遲,那時快,王心正如同驚馬,撒腿就跑。急的那人一邊拾頭一邊追著喊道:別跑啊,做個伴兒,說說話。

王心正哪裡敢答話,隻是沒命的奔跑。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好傢夥,那個人健步如飛,而且腳下一點聲音都沒有。不由得更加加快瞭腳步。

盡管他跑的很快,可是那鬼如影隨形,緊追不放。眼看就要追上瞭。隻見前面一個趕大馬車的,就一個箭步,躥瞭上去。那鬼見瞭,就停步不追瞭。

驚魂初定,他對趕車人說:“謝謝你瞭,要不是你的車,我現在還指不定死活呢?”

“沒什麼,隻是你千萬別在車上尿,這些紙做的玩意兒最怕水泡瞭,一泡就散駕子。”

“怎麼會呢?這麼結實的一個車子,怎麼會被一泡尿澆壞呢!”

“你可別不信,上次碰見一個拐腿,我好心讓他騎著我的馬走,可是一看到我這個樣子,就嚇的尿褲子瞭,把好端端的一個馬給我弄壞瞭。”

是什麼樣子能把人嚇尿呢?王心正仔細一看,那個人的頭上根本就沒有後腦勺,而是前後兩個臉。這一看果然心驚肉跳,一泡尿順著褲腿澆瞭下來。這一下不要緊,那輛馬車立刻變成瞭紙漿,趕車人也掉到瞭地上。

“你們這些活人真的不懂事,好心管管你們吧,還凈弄壞人傢的東西。這車是我借別人的,你一定要賠。”一邊說,一邊過來要抓他。

見勢不妙,王心正一躍而起,沒命的狂奔起來。車把式一邊追一邊喊:“你們這些人啊真不講理,弄壞瞭人傢的東西不說賠吧,還撒腿就跑。我今天就不放過你,不賠車跟你沒完。”一邊喊一邊朝著王心正追去。

不知過瞭多久,終於看到瞭村西頭的土地廟。那裡燈火通明,土地爺爺正在那裡搖扇休息哩。王心正跑到他跟前一跪,氣喘籲籲的說:“土地爺爺救我。”

車把式隨後趕到,雙膝著地:“土地爺爺求主公道。”

聽瞭二人敘說,土地爺爺拈須一笑,說:“損壞東西理應賠償,著王心正明日白天剪紙車一輛,燒於土地廟前,以做賠償;趕車鬼嚇到凡人,立即送其回傢。”說完,悠乎不見。王心正心內一驚,倒地昏迷。

一覺醒來,已日上三竿。想起昨晚之事,仍然心有餘悸。急忙翻身起床,買好紙馬所需,找一個最好的糊馬能手糊瞭一個高大威猛的棗紅馬,連同金紙銀錁,一並燒在土地廟前。從那以後,他再也不搭黑瞭。

《鬼打墻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