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借宿

話說安史之亂剛剛平息,到處是白骨成堆,餓殍滿野。中原一帶更是十室九空,人蹤絕跡,鬼哭狼嚎。

某地,有一個窮秀才,年過三十,自恃滿腹經綸,文可以安邦,武可以定國。恰逢大亂初評,國傢正是用人之際,自己正是大顯身手的時候瞭。朝中有一重臣是自己的恩師,決定投奔他,先謀一官半職為國傢效力。

秋後,他打點行囊,不辭萬裡,徒步日夜兼程趕往長安。

一天,他走到河南邊境,想多趕幾步路程,就沒有提早投宿。已是掌燈時分瞭,他走進一個被戰亂破壞狼藉的大村莊,隻見眼前有像人的影子飄來飄去,確實很累,就坐在村尾路邊的石頭上小憩,見從半空飄下一個男人影子,頭戴員外帽,身穿長衣衫,兩邊有約三寸寬的幾條淡紅飄帶,落到自己的身邊,剛著地就不見瞭。秀才頓覺身上發冷,立即起雞皮疙瘩,有一種害怕的感覺,想盡快找到人傢借宿。進村見幾戶人傢,門開著就是沒有人。秀才不敢越過禮數,沒有主人不敢擅入。他繼續往前走,見房子就去看,同樣都是沒有主人,天色已經定更,沒有見到一戶點燈,心裡一直納悶。隻好借微弱星光跌跌撞撞往前走。走瞭約五裡,見一傢很破舊的小茅舍,透出一豆微弱燈光,心想:有燈光就有人。滿懷信心前去借宿。

當他叩開柴門時,出來的是一位面黃肌瘦、年過六旬的老婦。秀才說明來意,央求老婦借宿一晚。老婦說道;“我傢破敗不堪,沒有隔夜之糧。更為甚傢中沒有成年男丁,請原諒不便留宿,煩請秀才另投別傢吧”。秀才想;走千傢不如住一傢。央求道;“大嬸啊,我一路走來,不見幾個人。何況夜已定更,難辨路途。大廈千間夜宿一床。我一個出門人,沒有露宿荒野就不勝榮幸瞭。”兩人說瞭好久,老婦最後還是答應瞭。

秀才跟著老婦進瞭茅舍,抬眼一看,隻見破床上睡著一個不到七歲的小男孩,他是老婦的孫子。瘦得黃皮包骨,就好像是一隻瘦猴,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老婦燒好熱水,讓秀才洗抹。秀才問及老婦一傢的情況時,老婦哽咽的說道;“戰亂是我那五十多歲的老伴和不滿三十的兒子都抓去當兵打仗瞭,不久都相繼戰死。後來,叛賊來瞭,孩子她娘也死瞭,就剩下我們這半死的婆孫瞭”。未等說完早就泣不成聲瞭。秀才取出自己的幹糧給老婦一點,自己已經沒有多少瞭。老婦感激萬分,馬上用開水泡一點點喂孫子吃。

夜深瞭,老婦讓秀才到裡屋休息。秀才一路勞頓,倒下就睡著瞭。不久,秀才在朦朧中感覺房間裡有瞭紅光,能看清裡面的一切。有一個二十幾歲的婦女披著烏黑的長頭發,不知是怎麼出現在房間裡瞭。她個子比一般婦女高,身材適中,相貌清秀。在房間裡翻這翻那,還不時的到床邊看看,也不知是忙些什麼,很久才離開,紅光也消失瞭。秀才睡的木床,有舊蚊帳遮著,見婦人到房間來不敢驚擾,隻是側著身子睡,不聲不響地看著,見婦人離開,才知道婦人是鬼魂。隻是自己很疲勞,很快就睡著瞭。

天亮好久,秀才起來瞭,洗簌完畢。他問道;“大嬸啊,那個很漂亮的夫人是你兒媳嗎?”。老婦聽瞭,一下嚎啕大哭道;“是的啊,叛賊來瞭,見我兒媳有幾分姿色就要強行侮辱,兒媳不從,為保清白就撞柱而死瞭”。秀才聽後深表同情,心裡灼痛,別瞭老婦繼續趕路。

秀才又趕瞭一天的路,從早到晚不見一個人。傍晚時分,他來到一個鎮上,冷清清的,聽不到雞啼狗吠,看不見一婁炊煙。隻見一片狼藉,冷森森令人毛骨悚然。到瞭一更天,秀才見街道快要盡頭的舊木屋,從破窗戶裡透出微弱的燈光。秀才想;有燈光就有人傢。他就不由自主的走向舊木屋。

秀才到門外先敲瞭幾下門,好久不見有人來開門。秀才用手輕輕推開虛掩的門走進去,隻見裡面一間舊床上睡著兩個男人,大概是父子倆。頭前點著一盞桐油燈,“燈鏟”的油快要見底瞭,白“燈草”燈芯不到兩寸長。秀才沒有經過主人同意就徑直走進屋裡,也許的動靜大瞭一點,猛然驚醒瞭床上的中年人。中年人四十幾歲,面黃肌瘦,風吹要倒。他連忙下床,招呼秀才坐下休息。過瞭一會兒,中年人發出很微弱的聲音對秀才說道;“我爹早就睡著瞭,我去找點吃的來,恕我不能款待你,你累瞭就和我爹一起睡吧”。說完,中年人走出門外。秀才發現中年人走路輕飄飄的,好像兩腳根本沒有著地。

半夜早就過瞭,不見中年人回來,秀才又累又餓,沒有洗漱就和他爹睡在一頭。 起初,秀才睡在床邊上,覺得被窩裡很涼,就往裡挪動一點,這時他爹也挪動一點瞭。秀才還是覺得冰涼的,有點帶疑,又往裡挪動一點,他爹也挪動一點瞭。兩人緊挨在一起瞭,秀才覺得更涼,就用手很小心的摸摸他爹,他爹也用手摸秀才。秀才感覺到他爹身上又冷又硬,猛然心撲撲隻跳,非常害怕,秀才知道他爹早就死瞭,已經成瞭僵屍。他連忙豎身爬起來,一股風跑向門外逃命。驚慌之餘,扭頭向後看,見他爹也風也似的追來瞭,比自己還快呢。秀才快要魂飛魄散瞭,沒命的跑啊跑啊,眼見他爹就要抓走自己瞭,見前面有一棵大樹,就機智地圍著大樹轉瞭一圈,他爹不知道拐彎,一下抱住大樹不動瞭。

驚魂未定的秀才,見他爹抱住大樹不追瞭,才癱倒在地上緩口氣。他不敢亂動,就戰戰兢兢的躺在地上等天亮。不久,秀才看見中年人從半空中飄來,落到秀才跟前說道:“客官啊,你怎麼把我爹領到這裡來瞭,我哪有能力把他老人傢弄回去啊”。繼而用十分哀婉的口氣央求秀才道:“客官,讓您受驚瞭,我也是孤魂野鬼,隻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來陪我爹,沒有能力將他安葬,現在隻能求您將他老人傢入土為安瞭,求求您瞭”。說完,倒地行跪拜大禮。過後,中年人到大樹下去陪他爹,直到天快亮時中年人才消失。

天亮以後,秀才找來鋤頭大鏟,就在大樹旁邊挖瞭個坑,讓死者安息。這個鎮上依然陰森恐怖,不見一人走動,也聽不到雞啼狗吠。秀才那裡知道這裡方圓百裡早就沒有生命瞭,隻有沒人超度的陰魂眷念著自己的傢。秀才想:戰亂受害的就是平民百姓,隻有國傢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生命才有保障。

1988年9月15日搜集整理

講述;李淑湘女 農民72歲

流傳;火七大

簡介;李淑湘,文盲,有很強的記憶力,講故事是她的怪癖。冬天,隻要有人聽她“講古 ”火塘裡的火早就滅瞭,她一雙凍得發痛的腳,伸進灰坑裡繼續講。她有很多故事別人搜集整理好瞭,在縣文化館出瞭書。

《鬼打墻鬼故事》